張志勇 蔣磊 程華龍
【摘 要】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隨著“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為確保資金安全,充分發揮資金效益,國家電網公司不斷拓展資金監控覆蓋范圍,完善監控平臺功能,推進監控平臺建設,資金保障能力、風險防范能力和資金管理效益顯著提升。
【關鍵詞】資金;監控;立體化
近年來,資金結算方式和手段的多樣化、多元化暴露出公司資金管理薄弱,公司系統發生多起資金安全事件,急需建立更加精益、高效、安全的資金監控體系,為此,我們以點成線,以線構面,以面立體,“點”上各個擊破、“線”上層層推進、“面”上統籌兼顧,構建“點線面”立體化資金管理監控體系,實現資金均衡流動,從“保障供應、提升效率、防范風險”三個維度,打造“大集中、低備付、高周轉”的資金管理新體系。
一、“面”上統籌兼顧,優化頂層設計
從“面”上將資金管理監控體系分解資金預算控制、資金結算控制、資金全程預警、資金分析評價等四個控制模塊,實施“預測規劃-收支運營-全程預警-分析評價”閉環管控。
1、資金預算控制模塊
在總結經驗、找差距的基礎上,一是通過培訓火炬手(關鍵用戶)、網站宣貫、會議強調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現金預算控制理念,形成自上而下的輿論氛圍;二是重點在流程梳理配置、系統集成、預算執行控制、執行結果考核等方面大力推進信息系統建設;三是實現現金流量預算與年度預算、經法系統中的合同信息、SAP系統中的項目、采購訂單、員工報銷系統等實現全面集成,實現信息共享,多渠道業務控制。
2、資金結算控制模塊
一是全面梳理資金支付申請、審批流程,結合管理要求、崗位設置進行標準配置,將資金支付延伸至業務前端崗位;二是對員工報銷系統無法關聯現金預算、SAP成本控制與現金預算控制脫節、管控模塊無法對應WBS元素等問題,創新核算方式,增設資金支付專用供應商,解決現金預算控制盲點;三是針對原資金支付標準流程冗長,嚴重影響工作效率且對支付風險管控也起不到實質作用,進一步優化流程,核減冗余流程。
3、資金全過程在線預警模塊
一是結合歷年內外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在預算、資金、電價、工程等財務管理方面增補34條本地化稽核規則,并廣泛推廣運用。二是定期開展風控內控評價,督促各單位完成在線風險評估,按月開展流程監控,對于發現的問題及風險點及時動態跟蹤,協同完成整改。
4、資金分析評價模塊
一是結合公司企業負責人、同業對標考評指標、公司年度重點工作、財務重點工作,建立財務管理工作評價體系,實行月分析,季通報,年考核。二是結合財務專項工作推進開展情況,不定期進行現場督促、開展通報。
二、“線”上層層推進,實現縱橫互通
橫向實現資金流、業務流、信息流互聯互通,實現業財融合,推動企財銀強力合作,通過資金流反映和控制業務;縱向實現上下聯動,由下到上實現信息有效傳遞和反映,由上到下通過指標傳導實現對資金有效管控,提升資金周轉效率,防范資金風險。
1、橫向融合
一是遵循“誰主管業務誰編制預算”的原則,管理業務必需管理現金預算,在訂立合同時,應充分考慮資金支付的時間、方式,在業務發生時,需考慮編制現金預算,在業務分析時,要對應分析現金預算執行情況,并對差異進行比較,查找差異原因,制定相應措施。二是建立往來賬管理辦法,按照“誰主管業務、誰負債清理”的原則,明確管理責任人,從源頭上嚴控新增不規范往來掛賬,建立業務部門主動清賬工作機制,實施清理閉環管理。三是強化企財銀合作,與中電財簽訂《資金管理共建協議》,建立月度例會工作機制,達成廣泛合作意向,并就資金管理的難點、疑點進行共同探索和合作,實現企財資金信息流有效互通共享。
2、縱向推進
一是制定縱向傳導考評指標體系,將資金管理目標、管理要求細化成指標,層層傳導至各級單位,實行月度考評、季度排名通報、年度通報嘉獎,獎勤罰懶。二是通過如子改分研討會、總會座談會、基層工作動態簡報等形式,及時了解各單位資金管理的難點、疑點以及工作開展情況等信息,并對遇到的困難及時給予指導解決。三是通過不定期的財務綜合調研、審計、財務稽核等專項調研和檢查,及時發現資金安全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堵塞漏洞、強固薄弱環節,將資金安全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防范資金風險。
三、“點”上各個擊破,強化關鍵點監控
1、加強財務業務協同,深入排查風險源
抽調精干人員,組成課題組,從資金收支的全業務鏈出發,分類梳理出三大類28項具體業務,針對每項業務的每個管理節點,查找可能發生風險的關鍵環節或流程,劃分不同安全等級,制定優化措施,堵塞安全漏洞,頒布《資金安全管理風險提示及規避要點》,提示具體業務人員關鍵風險點,提出風險防控措施及要求,促進資金安全管理的常態化、標準化、流程化和科學化,建立資金安全管理長效機制,防范資金風險。
2、深入開展專項清理,強固資金監控關鍵點
一是針對賬戶類型繁雜,賬戶數量超標嚴重的狀況,經“摸底、整頓、清查”三輪清理,多部門聯手,多措并舉,賬戶管控標準得到全面落實。二是全面排查備用金等流動資產占用情況,重點對三個月以上及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備用金等進行清理,進一步完善個人借款審批流程,規范限額及期限等管理要求,規避個人長期占用公款可能引發的資金管理風險。三是針對諸如CA證書應持有與實際持有不相符的等問題,編發《規范資金結算系統CA證書管理操作指引》,明確CA證書新增、保管、變更、使用、交接等管理要求,規范CA證書持有人相關職責、權限等,確保資CA證書安全可控。
3、加強資金來源管控,實現電費繳費模式標準化。
一是將電費資金收繳方式歸納為“收繳客戶銀行柜臺或網上銀行轉賬(對公)、銀行委托收款、負控購電、營業廳坐收及POS機刷卡收費、金融機構代收(對私)、非金融機構代收、電費充值卡、翼支付和淘寶支付寶轉賬”等九種,并歸納分類,對每類方式制作標準化流程圖,實現標準化流程化管理,防范繳費風險;二是將電費管理流程、關鍵控制點和處理規則嵌入系統程序,業務數據進入信息系統后,通過業務和處理規則生成集成化信息,實現信息實時嵌入業務處理過程中,實現信息有效互通共享;三是針對無法銷賬到戶長期掛賬電費資金,建立清理長效機制,由電費收繳部門建立電費不明款清理表和銀行回單備查簿,逐月對照清理,并清理詳細情況反饋財務部,由財務部進一步審核備案,提升了電費資金風險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