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龍
【摘 要】在現代玉石雕刻設計中,中國傳統紋樣的廣泛應用,已經成為凸顯中國文化特征的一種重要視覺傳達措施。本文嘗試研究中國傳統紋樣在現代玉雕設計領域中的應用,分析傳統文化對現代玉石雕刻設計的影響,并探討風格的變化,以及文化內涵的繼承與發揚,促進中國傳統紋樣與現代玉石雕刻設計之間的融合與創新。
【關鍵詞】傳統紋樣;玉石雕刻;現代設計
我國存在極為悠久的玉石文化,考古學家證明,早在數千年前的商周時期,就已經有匠人開始從事玉石雕刻加工活動。同時我國古代的君子們也熱衷于在自己腰間佩戴玉飾,以達到體現自身清高品格的目的。由于玉石具有美好象征,同時外表柔潤,所以千百年來一直受到我國人民的喜愛。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開始重新對玉石雕刻作品開展追求,促進了玉石行業的發展復興。但當前玉石雕刻行業依然沿用傳統的祥瑞的圖案,其造型缺乏創新和時代感。玉石雕刻文化作為我國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環境下,應當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才能夠促進玉石雕刻行業重新煥發生機。
一、我國玉石雕刻的發展趨勢
玉石雕刻本身屬于我國勞動人民所創造的一種藝術形式,其屬于美的載體,玉石雕刻作為我國傳統民族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藝術文化中地位不可動搖。同時千百年的技術發展使得我國的玉石雕刻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工業風格,在此基礎上還創造了璀璨的玉文化。當前,玉器已經由傳統的嚴肅、莊重的儀式器物轉變為世俗化的護身符;由原本皇家御用的身份象征轉變為尋常百姓喜愛的吉祥物。由于玉器的用途在逐漸發生轉變,所以其所擁有的紋飾圖案也在不斷的演變中。由于千百年來傳統文化的積淀,人們已經習慣了玉器上裝飾有吉祥的傳統紋樣,并接受了該項藝術。這些傳統紋樣本身屬于一種視覺的表現形式,但由于我國深厚的文化和歷史積淀,使得傳統紋樣不再是簡單的線條和圖形,而升華為一種傳統的價值觀和文化取向的物質載體。
二、中國傳統紋樣在現代玉石雕刻設計中的價值
中國傳統紋樣由于蘊含著吉祥的內涵,所以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并且在玉石雕刻設計中廣泛應用。例如“蝙蝠”、“壁虎”,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分別代表著幸福和避禍,而且這兩者的形象通過適當的處理,也都更為時尚和可愛,其都是中國傳統紋樣在玉石雕刻設計中的應用典范,吉祥紋樣與玉石雕刻設計象征了我國數千年傳統文化,其在傳播本民族文化的同時,也昭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志向。由此可以認識到將中國傳統紋樣應用于現代玉石雕刻設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所以現代玉石雕刻設計對于傳統紋樣的應用需要與時代充分結合,要積極融入時代元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才能夠提升自身的生命力。現代玉石雕刻設計中,通過對中國傳統紋樣的創新應用,能夠賦予玉石更深層次的文化底蘊,不斷的創造出美的形態,使得人們不僅能夠從玉石作品中感受到傳統文化所給予的享受和涌現出的自豪感,同時還能夠充分體會到時代文化和審美意識所產生的沖動與激情。
以中國傳統紋樣中的祥云紋樣為例。藝術價值角度而言,祥云紋樣在現代玉石雕刻設計中藝術價值的體現就是設計作品給人的視覺美感。現代玉石雕刻設計應用過程中,設計師借助巧妙的構思與先進的措施,把祥云紋樣和傳統寓意有機結合,使得所設計的作品形態更為美觀,且富有變化,造型較為新穎,具有更強的裝飾性。使得祥云紋樣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底蘊都充分體現在現代玉雕設計中,祥云紋樣的造型和寓意歷經幾千年中國歷史文化的熏陶,凝聚了華夏五千年文明的智慧與經驗,象征了人們對于幸福和美好的向往與追求;社會價值角度而言,人類的生活過程中,除了需要物質層面的滿足,還需要精神層面的撫慰,不僅會存在內在的主觀追求,更向往外在的客觀時代精神。特定的歷史時期會產生與之對應的、特定的時代精神,這種時代精神會成為社會中人們個體的思想支柱,同時還能夠將當時的社會意識形態集中反映出來,在各個層面上體現出這一時代的人生觀、價值觀與審美觀念。而祥云紋樣的社會價值就是傳播人類情感、表達社會思想潮流。紋樣作為中國傳統紋樣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繁星碩果之一,其經歷了無數的社會發展與變遷,不僅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同時也將民族文化的特質延續下來,在社會風俗習慣與價值觀念的影響下,將先人社會的意識形態的存在與發展充分的體現出來;人文價值角度而言,祥云紋樣在現代的人文價值中繼續延續著傳統的人文智慧與精神,并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和進步。由此可見祥云紋樣實質上是人們精神世界的具體體現,在現代玉雕設計中,通過對祥云紋樣的合理利用,能夠有效的激發人們的民族情結。祥云紋樣作為中國傳統紋樣之一,獨具民族特色其文化內涵,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見證了每一個時代的人文風貌,是我國傳統紋樣中極具人文價值的藝術象征。
三、總結
中國傳統紋樣數千年的發展,期間不斷被豐富、演變和完善,無論是從審美角度還是歷史文化角度而言,都具有極強的傳承性和歷史性。中國傳統紋樣蘊含著無限發展與變幻的可能,將其與現代玉石雕刻設計有機結合,可以將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歷史有效的體現出來,同時還能夠更具有時代氣息,更符合當前時代發展的審美標準和需求,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形式的創新和延伸。
【參考文獻】
[1]唐建磊,杜中文,董鋆.淺談珠寶玉石文化[J].科技視界,2018(03).
[2]曲丹.寶玉石琢型款式的設計與開發[J].設計,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