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偉祥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教育事業,在實踐中就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維新觀點,即“九個堅持”,并以此為原則,提出了貫徹落實教育工作的“九個觀”,本文重點就做“四有好老師”,成“四個引路人”的教師觀闡明教師的職業素養與教育責任。
【關鍵詞】“九個堅持”;“九個觀”;“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
眾所諸知,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教育事業,在實踐中就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維新觀點,即“九個堅持”:1、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2、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3、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4、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5、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6、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7、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8、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9、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程。并以“九個堅持”為原則,提出了貫徹落實教育工作的“九個觀”:1、建設教育強國是民族復興基礎工程的戰略觀;2、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宗旨觀;3、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道路觀;4、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的目的觀;5、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現代教育體系觀;6、“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的教師觀;7、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觀;8、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教育對外開放觀;9、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領導的保障觀。
下面本人結合從事遠程開放教育的工作實際,重點就做“四有好老師”,成“四個引路人”的教師觀談談自己的看法?!八挠泻美蠋煛笔侵赣欣硐胄拍?、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老師;“四個引路人”是指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一、要有利國利民的理想信念,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2012年教育部同意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基礎上建立國家開放大學,開放大學成為教育部直屬的,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面向成人開展遠程開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學校;堅持非學歷繼續教育和學歷繼續教育并舉;可獨立設置本科專業,可授予學士學位。按照教育部的批復,開放大學承接遠程開放教育,涵蓋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開放教育利國利民。對國家而言,重點解決了教育資源不均衡、教育發展不充分、教育不公平、教育低效能等問題,有利于國家的大教育;對人民而言,解決了走“獨木橋”、“走名牌學校”、“單條腿走路”、“瘸腿走路”、“限時空走路”等問題,著眼于人民,著眼于基層、著眼于時空、著眼于全民、著眼于終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創學習型社會,建終身學習體系,有利于人民大眾。所以,我們從事的開放教育雖是業余成人教育,但我們肩負的教育使命與全日制一樣神圣、偉大。
對于開放教育的學生,我們要引導他們正確認識開放教育業余學習的目的、意義和重要性,摒棄低人一等、妄自菲薄的思想和觀念,堅定有教無類的理想信念,端正學習態度,積極主動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和工作能力,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努力,引導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二、要有立德樹人的道德情操,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
對教師本身而言,立德樹人就是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要求老師要有教書育人、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職業操守,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做學生的楷模。
對教育對象而言,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通過老師得教育影響學生,讓學生的品格得到不斷的錘煉和升華。一句話,就是我們教育學生要成為一個熱愛國家、熱愛社會、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有用之人。
三、要有教書解惑的扎實學識,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得有一桶水”,就是說老師要教好學生,自己必須有比學生更豐富淵博的文化知識、專業知識和社會知識,這樣才不致于道聽途說、胡言亂語、誤人子弟。在當今科技飛躍發展的新形勢下,教師既要學習掌握真才實學,而且還要不斷地更新教育思想理念、文化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形式與技能,要成為教學相長,邊教學邊學習,教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型教師。
在目前互聯網時代,知識和信息爆炸性擴展,科技、文化、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學生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取大量的知識和信息,很多是教師不知曉和沒有掌握的。作為一個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方法,才能成為源源不斷的“活水”。也就是說“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得有一桶水”必須轉變為“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得有長流水”。只要這樣,才能更多更好地傳授知識,才能讓學生學有所成,才能讓學生佩服崇拜。對于我們開放大學而言,老師就是要吃透教材內容,明確課程考核方式、方法和要求,認真備好課、上好課,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提供優質的教學支持服務,做學生自主學習的引路人,讓開放教育學生成為社會和單位用得上、留得住的實用性人才。
四、要有尊重關愛的仁愛之心,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
學生是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我們教書育人的載體,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以仁愛為核心,尊重、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
首先,仁愛體現在尊重學生人格方面。特別是是對于我們開放大學業余學習的成人學生,他們絕大多數都有一定的工作閱歷,有一定的社會經歷,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人格取向,都希望尋求一定的存在感,這就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一言一行和興趣愛好,心里想著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與成長。
其次,仁愛體現在關注學生學習方面。我們開放大學的學生面臨工作與學習、學習與生活之間的矛盾,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專門用于學習,很多學習、管理事項都有可能疏忽。因此,我們作為教師和班主任就要有強烈的服務意識,遵循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宗旨,經常關注學生的學習、考核、管理事項,及時督促學生完成各階段的學習、考核任務,盡量不落下一個學生,減少學生流失率。
第三,仁愛體現在關心學生工作生活方面。對于較少參與自主學習和面授輔導的學生,我們教師和班主任可以進行個別訪談或私聊,了解學生的工作、生活情況以及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提供一些建議、做法和幫助,比如,有些學生沒有工作或沒有合適的工作,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脈或者班級學生的人脈進行介紹、引薦。有些學生對于網上學習、網上考核滿頭霧水,我們可以指導他們學習方法和考核技巧。此外,可以不定期組織主題班會或班級文體活動,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平臺,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班主任和班集體的仁愛,讓學生融入團結協作、互助互愛的班集體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才干,成為“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獨立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第五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講話,2018年9月10日。
2. 習近平:《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全國宣傳工作會議講話,2018年8月21日。
3.王贏杰:《新時代新教育新開大》,廣東梅州開大2018年教職工專題培訓,2018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