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彤
【摘 要】預設理論從屬于語用學學科范疇,如今已被廣泛應用于英語學科教學、翻譯等各個領(lǐng)域。本文將預設理論與英語閱讀教學相結(jié)合,從詞匯及句法預設,段落布局預設,篇章背景信息預設這三個方面將預設理論應用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旨在提高大學英語教師對于閱讀模塊的教學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關(guān)鍵詞】預設理論;預設定義及分類;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一、引言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預設理論被逐漸引入語言學領(lǐng)域,目前,它已經(jīng)成為了語用學研究的重點對象之一。首先,本文研究了預設理論的定義及不同學者對預設理論的理解和闡述。其次,本文分析了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相關(guān)問題,并從詞匯及句法預設,段落布局預設,篇章背景信息預設這三個方面來分析如何將預設理論合理地應用于閱讀教學實踐。最后,本文對相關(guān)研究成果進行總結(jié)。
二、預設理論
預設理論最早由德國哲學家和邏輯學家Frege提出,指的是人們在用句子表達語義時,必須存在一個顯而易見的前提,進而提出了“預設”這一概念。之后,Strawson指出自然語句中有任何意義的語句都能推導出一個“背景預設”,該預設可表現(xiàn)為另一個語句。此后,眾多學者對預設理論進行了發(fā)展,把預設關(guān)系視作為兩個語義命題之間的關(guān)系。
而何兆熊等學者從語用學的角度對預設理論進行了闡述,指出了語用預設三種理解角度:一、說話者對語境的預設;二、說話必須有合適的前提條件;三、說話者和聽話者必須有共有的背景知識。從語用預設的角度理解,言語交際需要具有的幾大特征就是“話語前提的合適性”以及“背景知識的共知性”。
近年來,預設理論的研究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英語學科教學的各個領(lǐng)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學生英語閱讀的過程也就是讀者與作者進行言語交際的過程。對于英語閱讀的正確理解也就是通過預設對于作者意圖的正確理解,學會透過文字表面去獲取真正含義。
三、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和水平是影響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在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大學生們所存在的問題除了詞匯、語法知識積累不夠?qū)е麻喿x能力低下外,還有以下幾點問題制約了其閱讀水平的提高:
1.在閱讀過程中,大學生們很難在看到某個單詞、某句話時,對其進行合理的推理,很難去通過關(guān)鍵的信息推測文章作者的意圖。因此,大部分同學會經(jīng)常在“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is sentence?”這樣的問題上失分,推理題似乎也成為了閱讀過程中較為困難的一環(huán)。
2.在閱讀過程中,大部分同學也很難去弄清楚文章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銜接,以及整篇文章的脈絡和結(jié)構(gòu)。這導致他們不僅在一些涉及段落銜接的問題上失分,例如“W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paragraph and the last paragraph in this text?”還會直接影響對整篇文章邏輯結(jié)構(gòu)的把握。因此,如何推導段落之間的銜接結(jié)構(gòu),也是閱讀中需要把握的重點。
3.在閱讀過程中,有些同學還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文章的單詞、句法都懂,但是就是不知道整篇文章論文為何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讀者本身的詞匯、句法能力不存在任何問題,可是難以讀懂整篇文章的大意,難以將一系列代碼在腦海中組合成有意義的信息。此時,也就意味著作者對文章相關(guān)背景知識的理解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對背景知識的理解相對較為困難。因此,這也是阻礙閱讀能力的一大重要因素。
針對上述大學生英語閱讀學習中存在的三大問題,本文將會采取預設理論的相關(guān)知識作為解決方案,分別闡述應該如何將預設理論運用到詞匯和句法閱讀、段落閱讀、以及篇章閱讀中,以解決上述大學英語閱讀學習中所遇到的相關(guān)困難。
四、預設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閱讀是從一系列文字中獲取相關(guān)信息,并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恰當解釋的能力。在讀者進行解碼的過程中,需要讀者發(fā)揮語用預設的作用,利用其特征對文本進行閱讀和解釋。
4.1 從詞匯語法角度探究
在一篇英語閱讀理解中,很多句子中都會包含“預設觸發(fā)語”。“預設觸發(fā)語”蘊含著作者沒有明說的信息和意圖,因此識別作者意圖的最有效途徑便是掌握預設觸發(fā)語。在《語用學》一書中,Levision就提出了13種預設觸發(fā)語,并分別進行了歸類和闡述。Levision指出,在一句話中,使用不同的預設觸發(fā)語,得到的語義和語用效果完全不同。也就是說,不同的預設觸發(fā)語可以引出不同的預設。例如,在“Mary regreted drinking Johns home drew. ”這句話中,從“regret”這個預設觸發(fā)語中,我們就能有兩層合理的推理:第一,“Johin made home drew.”第二,“Mary has drunk the home drew.”這對于文章的推理有很大的幫助。其次,語法方面也可以用來進行預設。例如,“Before Strawson was even born, Frege noticed presuppositions.”通過表達時間從句的運用,我們可以推理出兩個信息:“Frege was older than Strawson.”“Presupposition was noticed before Strawson was born.”
因此,掌握預設觸發(fā)語,有助于理解英語文章的詞匯、句法中所蘊含的語用預設。通過了解語用預設再去推斷文章作者的意圖,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去理解文章。
4.2 從段落角度探究
理解段落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邏輯結(jié)構(gòu)是閱讀理解的必要一環(huán)。而提前對段落布局進行預設,便能夠加深讀者對文章的理解。例如,在分析文章時,我們要根據(jù)文章體裁的不同,對文章的段落之間的銜接和結(jié)構(gòu)進行預設:記敘文段落結(jié)構(gòu)排序為事件的發(fā)生、過程、結(jié)果、影響;議論文段落結(jié)構(gòu)排序為:提出某一觀點、對某一觀點的正反論述、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等等。因此,在讀閱讀過程中,我們就要帶著相對應的預設對文章每一段的段落布局進行預設和推理,預設其段落之間的邏輯性。
通過這種預設,我們能很好地捋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脈絡,分析閱讀理解文章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邏輯,以此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領(lǐng)悟。
4.3 從篇章角度探究
在英語閱讀理解文章中,語用預設表現(xiàn)為作者與語篇之間的關(guān)系,很明顯,語用預設是組織語篇的有效手段。作者在對語篇進行創(chuàng)作時,會假定未來的讀者跟自己有著相同的知識和對背景信息的理解程度。因此,作者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便建立在這種假定的基礎(chǔ)上。而對于讀者來說,對于作者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的預設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對文章的整體寫作思路有一個更加清晰的判斷。例如,在專八模擬題中有一篇閱讀理解文章是關(guān)于養(yǎng)老金退休計劃,其中涉及很多專業(yè)的詞匯以及財務、養(yǎng)老金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在講授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只講授詞匯、語法、段落結(jié)構(gòu)等知識,仍然很難將這篇文章真正地為學生講解清楚。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適當補充相關(guān)的金融知識,提高學生對背景知識的預設能力,讓學生真正理解這篇文章。
此外,兩種語言間的文化差異也能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對目的語文化了解的有限性也成為了阻礙理解文章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另一篇專八模擬題的閱讀文章中提到了美國好萊塢對人類金錢觀的貶義刻畫和描述,其中涉及非常多的美國電影和文化知識。如果教師沒有很好地為學生補充相關(guān)文化背景知識,也很難讓學生真正去理解和掌握這篇文章的大意。
五、總結(jié)
本文通過對預設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進行深刻分析,從而得出結(jié)論:教師要將該理論運用在詞匯句法、段落、篇章三個方面的閱讀教學中,將預設理論和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相結(jié)合,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Levision, S. Pragma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孫立梅.預設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探析[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0(11).
[4]張晶,楊晶,王軍.語用預設與大學英語教學[J].世界橋,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