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亮 辛永明 張振科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軍事裝備也得到不斷的優化和完善,與以往相比來看,結構方面逐漸復雜繁瑣,在無形中增加了維修難度,裝備保障問題顯得十分重要。現階段,隨著裝備綜合保障工程的實施不斷深入,維修保障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基于此,本文將對裝甲裝備維修保障能力評估的相關概念進行分析,并在云理論的基礎上構建評估模型,使評估結果更加全面真實。
關鍵詞:裝甲裝備;維修保障;能力評估
引言:
對于一場戰役來說,后勤保障雖然不能直接決定戰爭的勝利,但卻能對其產生間接影響,如若沒有后勤保障或者保障不當,都將導致戰爭的失敗,而維修保障作為后勤工作的重要內容,能夠借助相應的維修技術使設備的各項功能得以保持或恢復,保障的效果通過保障能力評估的方式體現出來,貫穿裝甲裝備生產到使用的全過程。
1.裝甲裝備維修保障能力評估分析
1.1含義
對于裝甲裝備來說,對其維修保障能力的評估主要是指對設備滿足維修要求的程度進行評估,通常采用一系列定性和定量指標進行判斷。良好的保障能力評估應在特定的裝甲裝備使用環境下,在配套維修保障系統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保障工作,對其是否能夠符合規定的保障要求進行衡量。但是,上述條件的實現十分困難,這是由于在綜合保障工作中,裝備壽命費用在方案結束后已經花費了85%,當裝備研制結束后已經花費95%,而上述情況需要在裝備使用階段實施,而此時裝備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與資源才得以調整,因此需要在裝備壽命早期便著手開展維修保障能力評估工作。
1.2評估內容
對于裝甲裝備維修保障能力的評估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以研制期間為依據進行評估,二是以使用區間為依據進行評估。前者主要的評估工作是對待選維修保障方案進行評估,為后續保障系統建立、保障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后者主要的評估內容為:(1)對裝備維修保障能力的評估,判斷其是否符合裝備維修要求,為保障方案的完善與優化提供參考標準;(2)整理評估中的數據,為新裝備、類似裝備的研發提供評估的數據參考[1]。
2.裝備維修保障能力評估的模型構建
2.1構建原則
評估的意義在于是否具有針對性,通過對指標體系的分析能夠為裝備維修能力的評估提供關鍵的參考,從而科學全面的體現出真正的保障能力,將部隊裝備保障的特點與優勢充分體現出來。對此,在構建保障能力評估體系時應遵循以下幾方面原則。
(1)日常與戰時相結合
在對保障能力進行分析時,不但要確保保障系統日常平穩運行,還應考慮到戰時情況下,維修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使后勤部隊在裝備維修保障能力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2)靜態與動態相結合
不但要對保障機構進行靜態狀態的考察,還應對系統在實際運行時體現的能力與特性進行研究,從而更加全面真實的將系統的實際情況體現出來,做到動靜結合。
(3)指標具有相關性
在評估指標體系中,任意指標均應與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有所關聯,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在以往對部隊維修能力的評估中,存在許多與維修保障能力不相關的因素,嚴重影響了評估結果的準確性,阻礙了評估效率的提高,由此可見指標相關性原則的重要性。
(4)與部隊實際相結合
要想對裝備維修保障能力進行評估,則需要立足于部隊本身,并非是針對某個裝備。在以往的能力評估過程中,將評估重心傾向于某類裝備,而非執行部隊,因此在評估結果上往往無法體現出該部隊自身的裝備維修保障能力。
2.2指標體系
在本文的研究中,構建了多層次、全方位、多任務條件下的維修保障能力評估指標,采用動靜結合的方式,其中動態指標主要包括能夠體現出保障系統完成任務的各項效能水平;而靜態指標則包括系統編制、管理能力、資源分配、訓練程度等。在評估指標系統中,以內涵與作用為依據劃分為四個層面,依次為綜合評估指標、動靜態評估指標、動靜態評估的子級指標,包括保障訓練程度、資源分配情況、維修工作量、保障成本投入、資源利用效率等。最后一個層次為評估參數的細化,如技術、資源完好率、返修率等等[2]。
2.3基于云模型的評估模型構建
2.3.1云模型
云模型一般可分為正態云、梯形云,其生產算法為云發生器,云變換的數學表達式為:
式中,ai代表的是幅度系數;n代表的是云變化后的概念數量;當EX1與EX2相同時,則云模型為正態云;當EX1小于EX2時,云模型為梯形云。
2.3.2能力評估云模型
(1)綜合評判
采用云重心法對各指標進行加權綜合,獲得n維綜合云,對裝備保障能力進行反映。當指標出現變動時,云形狀也發生改變,綜合云重心T通過n維向量表示為:
T=(T1,T2,……,Tn)
Ti=ai×bi
式中,ai代表的是云重心位置向量;bi代表的是指標的權重量。
(2)偏離度分析
從上文中可知指標云模型與指標權重向量,由此可以計算出保障能力評估綜合云為A。云模型為Ai(EXi1,EXi2,Hei),權重向量為b(b1,b2……bn),云重心為F=(F1,F2,……,Fn),由此可計算出偏離度為:
式中,θ代表的是偏離度,取值范圍為1到9之間,wj代表的第j個指標的權重值。
(3)隸屬度
通過上文的計算可知,將評估指標體系中的綜合云期望值引入到特定環境下的云發生器當中,能夠對評估綜合云A的隸屬度進行計算,通過求出最大隸屬度的方式,對系統的保障能力進行定性評估。
(4)評估結果
由指標體系的偏離度、隸屬度能夠對得出最終的評估結果,完成對裝備維修保障能力的全部評估。從評估結果能夠看出裝備的保障能力,還能夠對評估指標進行定性描述,為后續決策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導與參考。
結論:
綜上所述,裝備維修屬于綜合維修的主要內容,對軍事設備的正常運行與功能保證具有重要作用,保障的效果通過保障能力評估的方式體現出來,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對評估的含義與內容進行簡單的介紹,并在云理論思想的指導下,構建維修保障評估模型,遵循科學的評估原則,對維修保障的各項指標體系進行確定與描述,使裝備維修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為后續決策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王玉泉,韓朝帥,張楊,等.基于云理論的裝備維修保障能力評估方法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14(6):94-97.
[2]胡端,張東升,張同振.基于FCA-DEA方法的裝備維修保障能力評價[J].國防科技,2015,30(2):1-4.
作者簡介:孟亮,男,1991年3月出生,籍貫:遼寧大石橋,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裝甲底盤維修。
辛永明,男,1993年8月出,籍貫:內蒙古鄂爾多斯,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
研究方向:裝甲底盤維修。
張振科,男,1982年7月出生,籍貫:河南南樂,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裝甲底盤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