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素萍
摘要:全面二孩政策遇冷的制約因素之一是孩子出生之后無人照料的問題,由此引發(fā)了人們對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的討論。托幼體系應該采取積極措施來應對幼兒入托人數激增的局面;政府部門要加大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資金投入,提高幼師待遇;要鼓勵有能力的社會力量、企事業(yè)單位以及成熟的社區(qū)組織參與到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來,讓孩子能有更多的機構可托付。
關鍵詞:二孩政策;服務體系;采取措施;機構托付
1研究背景
2016年1月1日起,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了全面二孩政策。然而,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并沒有引起人口出生的集中爆發(fā)。就當今中國的實際來看,“全面二孩”政策的細化存在滯后的問題,與生育相關的衛(wèi)生、教育等公共服務體系供給不足成為適齡群體二孩生育意愿的影響因素,導致了人們不敢生、不想生。針對孩子生出來以后誰來照看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呼吁健全成熟的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期待著將托幼體系納入社會保障體系的范疇。
2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國內外對于嬰幼兒社區(qū)早期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研究內容比較豐富。從國外來看,典型的如德國的社區(qū)早期教育服務已經形成了兩種方案,一種是家庭助手方案,是指社區(qū)青年服務部和慈善機構把經過培訓的社會工作者組織起來,分派到一些特殊家庭里去工作,每周義務為家庭服務5-10小時幫助父母掌握教養(yǎng)孩子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另一種是家庭互助方案,即社區(qū)把家庭聯(lián)合起來,讓家庭之間結成對子,互相幫助,交流育兒經驗,共同提高教育孩子的藝術。這種形式的早期教育服務主要是利用了社區(qū)服務的群眾性和互助性特點,發(fā)揮了志愿者和社區(qū)居民在社區(qū)早期教育中的作用。英國政府推出了“早期兒童優(yōu)質服務中心”計劃。該中心為5歲以下學前兒童提供全面高質量的保育教育服務、嬰幼兒健康咨詢,給予家庭支持,提供成人教育服務、健康服務、保教服務者的培訓和推廣成功經驗,服務內容隨著社區(qū)家庭需要的變化而調整,服務方式也相當人性化。澳大利亞政府實施了兒童保教機構支持計劃,旨在資助保教機構來支持和促進兒童發(fā)展、家庭和社區(qū)獲得高質量的保教服務
從國內看,2011年北京教育委員會要求以社區(qū)場地資源為主開展親子班、游戲小組、教育講座等各項早教活動。上海自1999年著手建立0-6歲托幼一體化管理,形成了區(qū)-街道-社區(qū)三級嬰幼兒學前教育網絡。青島市自2013年1月啟動嬰幼兒早期教育試點工作,探索構建面向社區(qū)、指導家長(看護人)的嬰幼兒早期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初見成效。
3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構建嬰幼兒社區(qū)早期公共服務體系是推動早期教育事業(yè)持續(xù)科學發(fā)展的基礎工程,然而目前早期教育還存在著早教機構與所在社區(qū)的雙向互動合作機制尚未很好形成,總體普及率低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從根本上構建有效的嬰幼兒社區(qū)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對于提升新生人口質量、培育人力資本,并最終貫徹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
4研究對策
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需要政府、社區(qū)、家庭和個人的全面參與和廣泛認同。
首先,必須明確政府職責部門,加強政府的監(jiān)管力度在當前國情下,政府仍是各種社會活動的主體,是市場經濟的管理者和領導者,任何一項政策措施的貫徹執(zhí)行都離不開政府部門的領導和監(jiān)督。政府應當認識到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僅僅是幼兒園和家庭內部的事情,更需要政府部門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扶持。為促進“全面二孩”政策的深入貫徹落實,政府要承擔主要責任,出臺必要的配套措施。如,明確托幼體系的監(jiān)管部門和建設主體,擴大公立幼兒園的招生規(guī)模,制定統(tǒng)一的入托入園標準,提高幼師待遇,鼓勵一些高素質的人才去從事幼師工作。此外,政府應加大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投入,從根本上改善托幼機構的辦學資質,提高托幼機構的軟硬件建設。
其次,政府職能部門應出臺一定的優(yōu)惠政策,積極鼓勵社會資本介入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要鼓勵有能力的社會力量、企事業(yè)單位以及成熟的社區(qū)組織參與到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大軍中來,讓孩子能有更多的機構可托付,有效緩解公辦幼兒園的辦學壓力。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需要投入更大的場地、更多的資金、更強的師資力量等,單純的依靠政府幫扶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早期的一些企事業(yè)單位,為方便本單位職工自主開辦了內部托幼機構,后來由于歷史原因關閉退出。政府可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有能力的部門建設或重建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一些民辦幼兒園,盡管辦學場地充足、辦學資本雄厚、師資力量達標,可是受辦學資質的限制,也被迫關閉。政府職能部門可放寬民辦托幼機構的辦學資質,加強民間辦學的監(jiān)管力度,擴大民辦機構的幼師培訓范圍,縮小私立幼兒園和公立幼兒園的差距。
再次,托幼體系應該積極應對和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之后所面臨的入托人數激增的局面,保障每一個幼兒都有園可上。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是人們美好生活的發(fā)展需要。在構建兒童照料服務體系的過程中,應該以社區(qū)居民的切身需要為第一要素,對于大家廣泛關注的入園標準問題、兒童安全問題、收費問題、幼師素質問題以及飲食安全等問題要有明確的標準和規(guī)范,盡可能做到透明化,使每一個孩子舒心,每一個家長放心。
5結束語
嬰幼兒時期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優(yōu)質的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有利于兒童在情感認知、社會情緒等方面的良性發(fā)展,為其終身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生開端。同時,健全成熟的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能夠把把職場女性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之中解放出來,緩解母職焦慮,促進家庭和睦,推動男女平等的社會進程。通過本研究成果社會化,將提升嬰幼兒早期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競爭力,通過該體系的傳播將幫助、傳承、提升嬰幼兒早期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體公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積極參加到嬰幼兒早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來,對社會文化的發(fā)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并最終促進“全面二孩”政策的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付延風.0~3歲嬰幼兒社區(qū)早期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國際比較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3,(6):109-117.
[2]胡曉剛.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對學前教育的影響分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23):102-103.
[3]李桂燕.父職缺席與母職焦慮——全面二孩政策下男性參與家庭照料的策略研究[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8,(6):41-44.
[4]劉小平,廖小東.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對學前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2):93-94.
[5]劉宇.上不起的幼兒園——以青島市“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幼兒園入園難的現(xiàn)狀調查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7):27-29.
[6]孫蕾,劉莉,劉品彤.“全面二孩”來了,北京還缺啥[J].決策探索(上半月),201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