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22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為樣本,通過統計分析發現煤炭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披露內容不充分、披露形式不統一、定量信息披露不足、可信度較低等問題,有針對性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煤炭行業;上司公司;社會責任信息
一、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
截止2017年12月30日,我國煤炭行業上市公司已有28家,其中發行B股的公司1家,2016年采用年度報告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有11家,發布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的有12家,公司官網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有5家。本文選取剔除股上市公司和官網發布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公司,選擇22家公司作為樣本進行研究。
1.披露的詳細程度
將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按披露的詳細程度,分為三類,即“詳細披露”、“簡單披露”、“未披露”。詳細披露即企業對社會責任信息通過文字敘述結合圖片或表格等來進行披露;簡單披露即企業進行披露自身社會責任信息時僅有簡單的文字敘述;未披露即對社會責任信息沒有進行任何敘述。樣本企業有11家詳細披露社會責任信息,占比為50%,另外11家企業僅僅只是對社會責任信息進行了簡單的文字性敘述,缺少定量方面的信息。
2.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審驗情況
統計結果顯示,沒有一家企業的獨立社會責任報告經過專家評價或者獨立于企業之外的第三方機構審驗,原因在于我國現行社會責任報告缺少強制性的獨立第三方審計制度,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審驗仍屬于自愿性質。
3.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內容
本文將社會責任信息內容分為客戶、員工、供應商、環境、社區、股東、其他相關方七類。通過統計分析發現,22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有比較大的差距,發布了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的信息披露方面更加全面、完整,內容更豐富,在企業年度報告中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內容信息量小且分散。從具體披露的內容來看,七方面的披露程度從高到低一次排列分別為股東、環境、員工、其他相關方、客戶、供應方和社區,其中對股東的責任披露最為充分,比較差的是對客戶、供應商和社區的責任,也可能企業對客戶、供應商和社區履行的社會責任本身就少。
二、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1.信息披露意識較差,披露內容不充分
統計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公司沒有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披露信息的質量參差不齊,信息披露的水平不一致。由此可見整個行業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情況不太理想。這和我國整體的社會責任意識比較差有關,社會責任理念引入我國的時間比較短,很多企業只看到了承擔社會責任給自身帶來的短期內成本的加大,卻沒有見到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對保持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巨大作用。
2.信息披露形式不統一,可比性較差
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形式不統一,22家樣本公司,只有一半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另外一半在年報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信息披露形式不統一導致了煤炭企業信息披露的隨意性,規范性較差,不利于企業信息使用者分析、比較煤炭企業積極履行以及披露社會責任的情況。
3.信息披露主觀性較強,定量信息披露不足
通過分析發現,上市公司往往使用“增強某某意識”、“持續改善”、“經過某某努力,取得積極效果”等文字描述社會責任信息履行情況,定量信息卻很少,信息的可讀性較低,不能讓信息使用者真正深入了解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狀況。從披露的內容來看,一般都是正面信息,企業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看作為一次自我宣揚,而不是客觀地評價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
4.信息披露缺乏獨立第三方審驗監督,可信度較低
煤炭行業11家發布了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沒有經過獨立的第三方審驗,且缺少具有權威性并符合煤炭行業特點的驗證標準]。企業所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不可避免地存有自利性動機,缺乏獨立的第三方審驗必然會導致其粉飾信息,其所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可信度大大降低。
三、完善煤炭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建議
1.加強政策引導與規范,完善外部監督
首先政府應結合煤炭行業特征在已出臺法律的基礎之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推動煤炭企業積極披露自身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其次充分發揮新聞媒體、消費者協會、各類環保組織等社會組織的監督作用,創造一個社會廣泛關注煤炭企業社會責任的氛圍,給煤炭企業施以壓力,調動其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性,自覺披露社會責任信息。
2.建立具有行業特色的社會責任報告規范體系
當建立一套具備煤炭行業特色的社會責任報告規范體系,可以探索與構建會計基礎型披露模式,激勵企業更多地用數據形式確認、計量相關社會責任信息;也可以強化企業年度報告之外的獨立社會責任報告形式,從而激勵企業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此外還要看到的是,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成為信息傳遞的重要媒介,激勵企業利用網站發布社會責任信息,促進和利益相關方的交流也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方式。
3.建立社會責任審計制度
政府相關部門應抓緊實行并完善社會責任審計制度,建立一套具有煤炭行業特色并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責任審計標準;培養社會責任審計人才,引導會計師事務所積極拓展企業社會責任審計業務。
4.增強企業內部社會責任意識
引導企業增強自身社會責任意識,將社會責任理念融入到企業文化之中,使社會責任成為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價值理念,只有整個企業認同了社會責任理念,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履行且披露社會責任信息。
5.構建利益相關者互相制衡的治理模式
良好的企業治理模式才是企業積極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基于煤炭行業自身的特征,煤炭企業對員工、環境、資源以及社區等方面的責任應格外關注,可以通過企業內部制度安排與組織機構的設置,構建一種員工、社區、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方都能夠參與的監事制度,賦予他們更廣泛的知情權與更有效的監督建議權,只有在企業內部形成強有效的原動力,煤炭企業才會真正積極主動地去履行社會責任并披露相關信息。
參考文獻:
[1]王青云,王建玲.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研究—基于滬市2008—2009 年年報的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12,(3)
[2]謝建,邵芬芳,孫素俠.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9)
[3]楊新利,楊玉鳳.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研究[J].商業會計,2012,(12)
[4]陳哲亮,曾瓊芳.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與協同治理[J].財會月刊,2014,(12)
[5]顧楓,張瑞.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市場論壇,2014,(11)
作者簡介:陳容,1974年6月,攀枝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