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銳懿
摘要:民用航空系統工作的繁雜性對于民航部門的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民用航空需沉著應對各式各樣災害和威脅的產生,所以需加強自身的應急管理能力。本文就我國民用航空應急管理工作進行深入地研究。
關鍵詞:民用航空;威脅;災害;應急管理
1 引言
應急管理所指的是為了能夠有效應對或許會發生的突發性事件,盡可能的降低其所產生的影響,實現優化決策的目標,針對突發性事件的成因、形成過程及其后果所實施的有一定組織性、計劃性的管理。
2 我國民用航空應急管理現狀分析
第一,應急預案制定水平較低,急需增強對于應急預案的管理。我們國家民用航空應對突發性事件的應急預案大都是參考《國家處置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預案》進行編制的,然而此預案依然還有著非常多的不足,比如:制定的計劃覆蓋面不夠、執行流程過于籠統、運用的設計程序缺少科學驗證、缺少相應的預案演練等等。第二,缺少合理有效的應急協調指揮體系。因為民用航空應急管理機制往往是由三個不同層級的部門所組成,此便導致了在發生突發性事件的時候,或許會發生信息傳播的延誤、各個部門間相互推諉無法調節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應急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劇了事件的負面影響。第三,應急管理方式亟待改變。當前,我們國家的民用航空大多運用傳統的應急管理理念,也就是在處置突發性事件的過程中主要按照預先所設置的最優計劃以及臨時作出改變。然而突發性事件最主要的特點便是不可預知性,以往的應急管理運用的是被動的防范,缺少靈活性,導致應急管理工作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
3 加強民用航空應急管理的對策
3.1 建立有效的應急管理體系
為了全面貫徹有關應急管理政策,在綜合創建與干預環節需以應急管理體系為具體目標,達到運用方式的科學調控。應急管理所代表的是在出現突發性事件的環節,當前所具備的應急管理體系可以及時確定威脅產生的條件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全面運用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針對突發性事件實施科學高效地處理。在體系創建與控制過程中,需產生相應的有機聯合體,充分發揮出控制方式的根本性作用,在體系創建與運用過程需確定核心運用要素與相應的管理指標,從而達到設計模式的高效調控。在關鍵控制階段,需要工作者全面分析當前的設計模式,以降低不良因素的負面影響,其次需完成好各個階段的準備工作,完成好情況分析、預案執行以及事態控制等工作,高度關注回復階段的具體干擾方式,實現高效控制的目標。
3.2 創建完善空管指揮平臺
在突發性事件出現的時候,空管應急管理工作具備非常強的保障性、時效性以及針對性等。航空管理部門需要創建起較為完善的應急管理支持體系,唯有健全此體系,才可以在突發性事件發生時獲得相應的保障。按照空中管理應急處理需求,此體系需具備一定的多樣性,推動民用航空應急管理不斷加強空防安全保障能力、地面安全保障能力、設施裝備保障能力、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以及應急救援保障能力等等,進而實現在不一樣環境、不同程度的突發性事件空管應急管理的要求。在空管指揮支持系統創建過程中,需要由空中機動式、地面固定式以及機動式等三個層面出發一同創建。針對地面空管體系來說,其是一類較為普通的管理指揮體系,經過此類系統形式能夠加強對于飛機的飛行活動進行指揮與監管。
3.3 加強各部門間的協作
目前,所有航空領域均需要具有迅速反應的協調能力。特別是在面對緊急突性發事件的時候,管制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附近環境以及空間狀況,根據任務的需求和特性,針對飛行高度和航線作出合理的選擇,同時經過和地面工作者以及空中管理指揮系統工作者實施交流,互相協作,進而舒緩因為飛行較為頻繁所導致的航線相同,最后造成誤撞事件。在飛機日常飛行過程中同樣需要沖突、威脅等狀況進行相應的準備,同時軍航管治工作者需要了解民用航空內部的組織架構,掌握其管制流程,民用航空管制工作者需要了解軍航的運行流程、指揮特征、空域體系以及調配形式等相關內容。經過此種形式,不但有助于協調處理突發性事件同時還有助于日常向應急狀態的快速轉變。在創建互動協作體制的時候,需要達到立體機動、信息分享以及智能互補,無時不刻保證飛行設施處于相應的監控范疇內。在面對緊急狀態之時需要確保參加各類應急的飛機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務,其次便是需對其它飛機實施統一性管理的時候,需要創建指揮聯合協作中心,負責各個不同部門間的溝通與協作。并且,還需盡可能的增加具備較強機動性的小型協調組織,進而加強在飛行高峰時針對飛行人員和地面實施科學的控制。除此之外,還需創建各式各樣的空中通聯信息體系,以保障地面和空中的聯系,進而確保能夠對應急飛行實施合理高效的管理和指揮。
3.4 加強應急培訓與宣傳教育
增強應急培訓與宣教工作,現階段最為重要的任務便是所有的民航企事業單位需要盡早組織應急管理普法教育活動,以使得企事業單位的高層、中層、普通員工以及應急管理工作者都能夠充分掌握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與需求,防止在具體工作環節出現違規操作。除此之外,各企事業單位還需要創建起滿足本身需求的培訓機制,針對單位所有人員實施多層次、全方位、持續性的應急培訓。
4 結論
綜上所述,應急管理工作對于確保民航安全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需各部門間相互協作,如果基礎不夠扎實、機制不完善,便無法完成應急保障任務,在執行民用航空應急管理工作過程中需以改革需求與基礎,創建完善應急管理保障機制,優化管理流程,進而加強民用航空應急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曹海峰,王文俊,張向暉.淺談如何全面提升民航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水平[J].交通企業管理,2012(07).
[2]王文俊,熊康昊.基于"情景-任務-能力"的民航應急管理體系建設[J].交通企業管理,2015(01).
[3]王紅,楊璇,王靜,等.基于本體的民航應急決策知識表達與推理方法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