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王海軍
摘要:目前國家對創新型人才培養和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工程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待改進和完善。以哈爾濱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從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畢業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通過對存在問題的分析和培養模式的探討,提出了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對策。
關鍵詞:土木工程;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
0引言
土木工程學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學科,其涵蓋面廣,分支多,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土木工程專業方向主要包括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鐵道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等多個方向,涉及的行業范圍主要是工程施工、工程設計與研究、監理與咨詢等。目前,高校中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模式明顯滯后于國家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也不能滿足各個行業科技進步和創新的發展需求。本文將以哈爾濱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為背景,探討個性化的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1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
(1)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不夠豐富。多數課堂上以傳統教學為主,一些專業課的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對獨立。由于“教”與“學”沒能有機的結合成共同體,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不利于培養有個性化、有創新力的人才。
(2)課程考核較為單一,絕大多數課程采用的考核形式為期末考試,評分標準有一定的嚴格性和局限性。學生答卷主要以教師課堂講授內容為標準,學生機械性的做作答,沒有空間可以發揮。這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3)畢業設計考核方式單一,以最終提交的畢業設計文本和圖紙為依據,結合答辯給出成績。雖然選題上采用了指導教師與學生的雙向選擇,但畢業設計選目主要是由指導教師提供,沒能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 個性化人才培養的對策
2.1組建有個性化人才培養理念的教師隊伍
教師的個性會構成其特有的教學氛圍,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若要培養出有個性化的人才,就必須要有具有個性化人才培養理念的教師,個性化人才培養也就需要高水平的教師隊伍。這是個性化人才培養的前提。
首先,學校應根據土木工程專業特點組建教學團隊,由于土木工程專業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按教師的研究方向劃分為教學研究型團隊和工程實踐型團隊;其次,一門專業課須由上述兩個教學團隊中的教師承擔,且應至少由兩名及以上的教師承擔;最后,學校應鼓勵教學團隊的發展,強化教師的人才培養理念,不斷加強教師團隊的綜合素質。
2.2 改革專業課課堂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法在理論教學中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且不可否定的,但是其不能完全的適應專業課程中信息多元化、信息量大、涉及面廣的特點,也不能有效的適應“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就是強調以人為本,課堂教學也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改革教學方法是個性化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
首先,專業課程的教學應該有專業的教學設計,教師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的方案應該側重與學生的互動和探討,讓學生的思維緊緊跟住教師的節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其次,專業課程的教學應基于工程實際,教師應該有能力通過具體的教學手段將抽象的理論形象化、具體化、實際化,根據學生特點可采用案例式教學法、探討法等。最后,鼓勵教師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和網絡資源,豐富專業課課堂,目的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2.3 改進專業課程考核方式
專業課程的考核關系到學生的學業成果,應能夠正確的評價學生的創新能力。多數工程類問題的解決方法、方案與結論往往是不唯一的,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與土木工程專業特點相結合。改進專業課程考核方式是個性化人才培養的有效措施。
首先,專業課程的考核不應該以一次期末考試的成績判定學生的學業成果,應該增設階段性考核與測試。平時成績的構成可以是課堂測試、小論文、問題的討論和課后作業所組成。平時成績要體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查閱專業資料的技能,總結專業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其次,調整試卷內容與結構。試卷的試題類型不少于五種,客觀試題比例不大于30%,主觀題中應融入工程實際問題,盡量避免機械記憶。例如主觀題中設置工程案例題,教師在試題設計時將考點納入的工程問題中,重點考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另外,試卷評分標準的答案要真正做到為參考性答案,答案多樣化。
2.4改進畢業設計選題和考核方式
畢業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學業的最終成果,是大學四年以來所學知識的運用和總結。基于個性化培養的土木工程類畢業設計,應滿足科技發展進步的要求和社會生產需求,因此畢業設計的選題和考核應該與時俱進。
首先,畢業設計選題建立在導師學生雙向選擇的基礎上,導師熟悉或精通涉及的內容,學生對選題也感興趣。其次,畢業設計選題不應僅僅依賴教師指定的題目,應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長、興趣、未來的工作崗位等因素自我擬題,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商定設計內容或研究內容,保證所作的設計或論文達到本科畢業要求。
畢業設計的考核形式應根據個性化培養要求進行改進。常規的畢業設計的考核仍應沿用,但例如實驗研究、工程生產工藝(施工法)研究、施工組織設計(概預算)等選題的考核形式應該改進。實驗研究的考核可以將學生所作的試驗工作量、數據處理、數據分析、試驗成果或發表的論文等納入考核;工程生產工藝(施工法)研究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考核應該注重其應用價值。
結語
本文針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探討了個性化人才培養的對策。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個性化人才培養更應受到重視。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必須具備個性化人才培養的先進理念,不斷提升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學校要不斷進行教學管理改革,調整和改進課程考核和畢業設計考核方式。通過教師自身素質提升和學校的管理改革,最大限度的滿足社會對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陸天煒,張文桂,陳燕靈,吳鹿鳴.構建個性化實驗教學平臺,促進創新能力及工程實踐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8
[2]吳瑾,張麗芳,唐 敢,程曄,毛利軍. 共性要求和個性化發展并重,培養學生工程實踐創新能力[J]. 教育教學論壇. 2018.4
[3]朱玉杰,馮國紅,王 巍. 基于個性化的工業工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森林工程. 2016.7
[4]蔡有杰,王雪峰,李 明,吳志東,夏金海,巨勇智. 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化工時刊. 2017.1
[5]謝飛鴻,關惠平. 土木工程畢業設計中的學生素質與個性化培養[J]. 理工高教研究. 2007.6
作者簡介:陳宇(1979.02-),男,漢族,黑龍江省哈爾濱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16G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