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華
【摘 要】該文通過查閱核行業相關法律法規,調研國內核電廠反應堆操縱人員的培養工作,并結合國核示范電站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情況,從多方面提出國內操縱員培養廣泛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適當的改進措施。該文從核電廠操縱人員的崗位特殊性與能力要求出發,指出了核電廠主控室操縱人員培養的重要性,將系統化培訓方法(SAT)應用于操縱員的培養體系中,簡述了培訓機構的組織與管理和操縱員逐級培訓的流程。
【關鍵詞】新建核電廠;反應堆;操作人員;培養工作
核電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也是各種技術路線、組織結構和經濟利益的矛盾結合體。當前核電行業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核電新項目的上馬,新技術、新廠址、新人員構成給企業的發展和穩定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核電站的“掌舵人”——核電站操縱員,在電站安全、穩定、經濟運行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國家對核電站主控室操縱員的素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經歷了日本福島事故后,中國核電已進入調整后的復蘇時期,年初以來,能源局及國家部委相繼表態,將適時重啟沿海核電,推進核電項目的工程進度;2014年6月1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進一步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提出在采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緊啟動東部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核電重啟已經是當前中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但核電人才的不足是制約核電發展的瓶頸之一。核電廠操縱人員是操縱員和高級操縱員的集合。該文圍繞操縱人員的培養工作展開,詳細論述我國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對核電站操縱人員培養工作的要求,針對當前形勢下核電站操縱人員培養現狀,提出新
建核電站操縱人員培養解決方案。
一、核電廠操縱人員來源及培養方式
(1)新建核電廠應屆畢業生及其他類型電廠人員培養成首批操縱員。新建核電廠根據《核動力廠人員的招聘、培訓和授權》(核安全導則 HAD 103/05-2013)要求反應堆操縱員(RO)應有3年運行部門的工作經驗,其中2年是在核動力廠工作,并有6個月是在所在核電廠工作。根據新建核電廠經驗,在本廠不具備培訓條件的前提下(如全范圍模擬機可用) 可委托運行核電廠按照該廠《操縱員培訓大綱》進行委托培訓。返回本廠后,對可等效課程進行等效,完成本廠《操縱員培訓大綱》規定的其他培訓內容,方可參加本廠操縱員取照考試。因此引進或招生人員的時間與培養電廠的類型也有很大關系,類型差異較大,補充的培訓內容也相對增加,需引進或招生的時間也相應提前。這種培養方式周期為3年左右,其中至少6個月在所在核電廠。
(2)新建核電廠從運行核電廠引進操縱員培養成本廠操縱員。對于從相同規模、相同設計核電廠引進的操縱員,根據能源行業標準《核電廠操縱人員執照考核》(NB/T20257-2013),至少在操縱員取照考試前提前半年引入,通過差異性考試后成為本廠操縱員。
對于從不同規模、不同設計核電廠引進的操縱員,其情況等同于委托運行電廠培養的預備操縱員返廠后情況,按照本廠《操縱員培訓大綱》 規定培訓內容進行補充培訓后參加操縱員取照考試。因為要參加運行電廠取照考試,因此這種方式培養周期要比委托培養時間長一些。
二、核電廠操縱人員培養
培養這一系列優秀素質,是操縱人員培訓的重點工作。核電站反應堆操縱員經過初步選拔,要在兩年左右的時間中完成110多門課程的學習,并且通過國家能源局組織的操縱員筆試、口試、模擬機考核,全部通過后向國家核安全局申請,批準后方能取得反應堆操縱員執照。取得反應堆操縱員執照后滿兩年,并在相應崗位上業績優秀,經過選拔后參加通過國家能源局組織的高級操縱員筆試、口試、模擬機考核,全部通過后向國家核安全局申請,批準后方能取得反應堆高級操縱員執照。
1.操縱人員的培養體系
運行人才培養體系的目標是使運行部的培訓管理程序化,培訓內容規范化,考核授權制度化,崗位晉升透明化,適合國核示范運行特點,塑造運行部學習型團隊的精神特征。
2.系統化培訓方法(SAT)
系統化培訓方法SAT(SystematicApproachtoTraining)是一種工作方法,它是針對某個工作崗位,從提出人員的全面能力要求,到編制和實施培訓大綱,從而達到這些全面能力要求,最后對整個培訓過程進行評價的一個邏輯過程。這種方法比傳統的課程表式的培訓方法有明顯優點。利用SAT方法在核電廠培訓體系建設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過對核電站運行、維修和技術支持這些關鍵崗位培訓體系的設計、培訓設施建設、培訓實施,使之可以在要求時間內達到崗位及工作要求。這樣就可以滿足核電項目建設快速發展時候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為核電廠順利建成和安全運行打下良好的基礎。
3.操縱人員的培訓流程
按照SAT方法,操縱人員的培養分為三個部分。
(1)理論培訓:新入廠員工的核電廠核電基礎理論培訓和本廠系統理論培訓。核電基礎理論培訓主要有傳熱學、反應堆物理熱工水力、汽輪機、基本電氣設備、核電廠儀表與控制等;本廠系統理論培訓包括核電廠初級、中級、高級運行和專項培訓等。
(2)在崗培訓:操縱員培訓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一名操縱員技能、素養的系統化培訓的基礎,是指核電廠崗位值班要求而進行的培訓。
(3)復訓:對已經取得崗位工作授權人員的鞏固性再培訓和定期培訓制度。
三、操縱人員培養的難點及改進措施建議
1.委托培養的培訓質量問題
新建核電廠操縱員的培養通常都是在外電廠進行的,由于堆型差異問題,自身電廠很可能沒有相關的技術知識相關總結,處于培訓的操縱員沒有可借鑒的經驗總結,使培訓中的學習效果打一定折扣。培訓所在電廠的許多技術參數甚至堆型跟自身電廠不同,這就需要在培訓的操縱員多關注培訓電廠與自身電廠的相關技術不同點,一來通過對比可以在學習時加深學習印象,加深對系統運行的理解;二來可以盡早接觸自身電廠的系統設計特點,在回到本單位電廠時可以盡早度過磨合期。
2.新建電廠的運行人才融合問題
隨著核工業第二次春天的到來,新的核電技術要求、新的核電廠建設廠址,對于新建核電廠人才現狀提出了挑戰。新建核電廠運行人員多來自國內各運行核電廠曾持主控室操縱員執照或不持執照人員、大型火電廠控制室值班員、迎接大學畢業生等。不同的文化、知識背景給新建核電廠運行人員培養帶來了困難。新建核電廠運行人員培養要遵循客觀規律,依靠長時間的知識培訓、安全文化素養培養等實現運行人才的融合問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家核電大發展的今天,隨著投產核電廠數量的增加,控制運行風險的壓力逐年增大。新建核電廠運行人才的培養關系著核電廠運行安全和業績,確保核電廠安全、穩定、經濟運行。本文的一些觀點,希望給核電廠管理者和同行帶來思考和建議。
【參考文獻】
[1]楊蘭和,戚屯鋒,宋家玉.核電運行人才的培養[J].核電運營,2010(3):200-205.
[2] 胡海,楊泰波,李翔,劉才學,崔璨,張楊.核電站反應堆松脫件模擬撞擊技術研究[J].電子測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