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小波 楊歆宇 袁希龍
摘要: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生產的常用地點是車站,乘客在車站內進行客運的檢票、乘降或者換乘,車站客運設施是否完備決定了旅客的舒適度的高低,車站還要對旅客的安全問題負責,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可以對旅客進行有效的疏散,為了在整體上提高客運組織水平,所以要合理對客運組織形式和合理性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客運組織中的不足,從而改善客運車站的整體布局。
關鍵詞:城市軌道;客運組織;評價
引言:
一個城市客流集散的重要地點是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在車站內,乘客可以在終點和起點接受軌道交通服務,車站客運運營期間有大量的列車運行,并且在此基礎上客運車站還承載著乘客的購票換票和乘車等活動,所以軌道交通車站的客運不僅要提高乘客的出行舒適度,還要對軌道交通系統的運營體系進行高效管理。
一、車站評價指標
要對軌道交通車站內的客運組織和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進行合理的評價,一定要客觀全面,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對軌道交通車站的情況進行評析,因此,對客運組織水平的評價可以分為三級,根據每一級的指標來對客運組織情況進行評定,軌道客運車站要對組織方案進行對比,并且不斷對組織方案進行優化和改進。
二、安全評價
1.客流密度方面
對客流密度進行評價時,主要看兩個方面,首先是對客流密度空間分布進行分析,主要根據的是車站內平均客流密度分布,平均客流密度分布是指在高峰時間內,車站的某一個定點所聚集的人數,這個數據主要反映了在高峰期內,車站每一個地點并且要精確到每一平方米中的旅客數量,第二個要看車站內高客流密度分布,要選擇在車站的高峰時間,對車站一個地點所聚集的最多人數,并且計算密度值即每平方米所能承載的最大的人數值,由于旅客是活動性的,并且分布于車站站廳層和站臺。在車站站廳層的人群是運動型的,在站臺上的人群則是等待狀態,所以當分析站廳層的客流密度時,要注意旅客的動態性,對最高客流密度的計算方式運用最多的方法是軌道交通車站的客流量模擬系統,在對客運站內的旅客進行模擬的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步長來記錄空間各點的高密度值,并且用不同的顏色來標記不同的密度,平均密度的計算,是在寫仿中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步長記錄空間個點的瞬時密度。在仿真結束后,要計算和分析該地點在仿真時間段內的平均人數密度,不同的客流密度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客流密度的時間分布,則根據車站在單位時間內各地點達到或超過某密度值時的持續時間,因此,在客流密度保持不變的基礎上,該地點的客流密度持續的時間越長,則該地點的安全隱患越大,因此可以對客運站旅客密度設定一個臨界值,以便于在對情境仿真的過程中,可以直觀的掌控車站內的客運客流量情況,防止車站內發生突發事件。
2.客流沖突
客流沖突是指在客運站內根據時間的推移,客流因為來自于不同方向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客流的流速發生方向性的改變,從而使得乘客的運動速度、方向而發生變化,降低旅客的出行效率,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引起客流沖突的主要因素是客流量和客流密度,客流沖突而引發的安全問題是隨著客流量的變化而發生的,客流量越大,則越會引起客流沖突。一般輕度客流沖突影響著乘客的步行速度變慢,使旅客的出行效率和舒適度增加。重度的客流沖突就會導致旅客數量太多而擁堵,嚴重時可引發乘客摔倒、踩踏等安全事故,所以對客流沖突嚴重性進行評價是對城市軌道交通可運車站組織評價的重要方面。
三、服務評價
1.車站客運的設備
在對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客運組織評價時,也要對車站內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設施進行測試,最主要的是檢測車站內的設備是否配備完善,在車站的每個角落是否配備了多個應急設備,公共服務設施的數量將影響車站的服務效率和水平,要對車站客運內的公共服務設備進行有效的監管,管理者要完全了解軌道交通車站的哪些設備應用頻繁,哪些設備處于閑置的狀態,從而更好的將車站內的公共設施進行合理的分配,使公共設施的服務效率達到最大,提高旅客出行的舒適度。
2.服務設施的匹配程度
對于車站內的服務設施匹配程度進行評價,車站內的服務設施之間是否相互協調,是否可以為旅客提供貼心的服務。對設備的匹配程度進行評價,主要是對售票機、閘機和扶梯等設備的服務能力進行測評,設備的匹配性能主要是根據車站的客流量來決定的,對各個服務系統和服務設備的空閑或者繁忙程度進行有效的掌控,從而可以了解車展服務效率的高低。
四、結束語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客運組織進行評價過程是一個耗時較長的,并且每一個評價環節都很復雜,所以管理人員要根據客運站的實際客流量和服務設施的狀態,科學客觀的評價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客運組織,車站內的服務設施要進行全面完善,更貼心的為旅客提供出行服務,還要對車站內的安全問題進行有效監管,通過車站客運組織的評價項目,車站的管理者可以看出客運組織的問題,從而可以準確地提出優化和改善車站客運組織的方案,使客運組織的安全性和舒適度逐漸提高。
參考文獻:
[1]朱然.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客運組織的管理與控制[J].四川水泥,2018(08):212.
[2]戴子文,譚國威,戴子龍.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分類及等級劃分研究[J].都市快軌交通,2016,29(04):38-42.
[3]周菁楠,李偉.城市軌道交通換乘站客流實時預測與客運組織應用[J].中國鐵路,2013(08):81-84.
[4]陳扶崑,吳海軍.基于定量分析的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分級探討[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0(03):78-80+103.
作者簡介:
宗小波(1988-),男,漢族,四川宜賓人,碩士學歷,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軌道交通運營組織,行車組織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