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娟
摘要: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高速提升,其城市化發展速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金融經濟力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城市的發展水平,確保生產活動高效、穩定的進行。然而在城市化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這會大大降低經濟的發展速度,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城市的穩定運行,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充分發揮金融經濟力的積極作用,有效協調各大城市化經濟體的沖突與矛盾,從而推動城市的發展與進步。目前,該方面的內容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大量的管理人員已經投身到有關課題項目的探討工作中,本文也主要針對金融經濟力的相關概念、影響作用以及改進措施三大方面的內容進行簡單分析,希望能為我國城市經濟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城市化;經濟運行;金融經濟力
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的大部分城市的經濟化水平還相對較低,甚至部分城市還存在經濟短缺或過剩等情況,由于資金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往往導致城市化經濟的發展水平大大降低,因此,要想實現其長遠、高效地運行,這要求相關的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城市化經濟的建設,拓寬相關的渠道與途徑,充分發揮金融經濟力的積極作用,有效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從而為城市化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總而言之,金融經濟力與城市化經濟兩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其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一、城市化經濟運行中的金融經濟力的相關表述
1.城市化經濟與金融經濟力的關系
城市化經濟主要是指城市的經濟情況在發展階段所產生的變化,伴隨著經濟類型的不斷復雜化,城市化經濟帶來的影響不僅僅只是體現在戶口類型方面,其對農業生產模式、社會氛圍以及人際關系等都產生了一定的變化,而金融經濟力作為推動城市化建設的主要動力,其能夠對城市經濟水平的提升產生有力的積極影響,并為其發展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城市化經濟的進步能夠反向帶動金融經濟力的發展,兩者相互協調,共同發展。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利用市場與政策等方式實現城市化經濟局勢的調整,而金融經濟力則主要通過市場形勢的變化加以協調。
2.“城”的判定
在城市化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對“城”的范圍進行必要的了解,從而充分掌握當地的資源分布、交通體系、建筑市場以及能源結構等情況,為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充分使用奠定基礎。“城”在經濟范疇上的規劃主要包括市政經濟與土地經濟兩大方面,市政經濟主要是政府進行管理,為人們的生活、公共服務提供必要的資金來源,而土地經濟則主要受市場的影響,其包括當地的土地價值、租金水平等,城市化經濟會伴隨著這兩者的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因此,這要求政府相關部門需要有效協調兩者關系,實現其均衡發展。
3.“市”的判定
在城市化經濟的建設過程中,“市”主要是指貿易中心或資金流動的場所,對于“市”的判定主要受到兩大因素的影響,第一,是貿易條件、資金情況以及主體等經濟因素;第二,是相關政策、制度體系等環境因素,在兩者的相關協調下,城市化經濟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就經濟流量而言,環境與市場的共同作用能夠將國民財富由儲蓄轉化為投資,從而進一步提升社會的生產規模與資金的利用效率,為人們創造更大的經濟收益,除此之外,資金的周轉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活躍市場活動,帶動城市發展。
二、金融經濟力對城市化經濟運行的影響
1.提升城市土地價值
伴隨著越來越多人涌向城市就業與接受教育,這使得土地的價值也在不斷提升,這自然而然太高了城市的地價,尤其是像北上廣這樣較為發達的城市,其地價水平更是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這對外地人口的進入與就業造成了很大的困難。若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地價和利率主要呈現正比例關系,即地價伴隨著利率水平的提升而提高。另外,金融經濟力水平對城市的發展來說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城市較為富裕時,會有大量的人口向其流動,人口數量的提升使得其生活競爭力大大增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城市的發展,推動了城市的進步。與此同時,金融經濟力對房地產市場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較為富裕的地區,房地產活動也相對較為活躍,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經濟水平的提升,為城市化經濟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促進市場發展
要想實現城市化經濟的穩定發展,首先,這要求相關的政府部門需要解決人們的基本生活問題,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開放的市場雖然具有一定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能夠更加高效地發揮金融經濟力的積極作用,但是其作用時間相對較為短暫,并且有效性無法持久,因此,為了確保市場的穩定發展,政府相關部門需要積極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強對市場約束,尤其應該加強對不穩定因素的控制,充分協調內部與外部因素之間的關系,從而為市場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反之,若市場處于封閉狀態,則供求關系對市場的影響將會更大,在一般情況下,金融經濟力發展水平越高,城市化經濟的發展也就越強大。
3.實現城市經濟的轉型
城市化經濟的發展目標主要在于將經濟由不穩定狀態轉化為穩定的均衡狀態,從而實現資金的高效周轉,促進城市的長遠發展。目前,金融經濟力是推動我國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活躍的市場體系對其也具有有效的積極作用,因此,這要求相關的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對市場體系與制度內容的完善,從而為城市化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金融經濟力對于區域經濟的進步來說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資源的積累與利用,有效協調當地的供求矛盾,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升,實現城市的長遠發展,同時促進城市經濟由不穩定狀態向穩定的均衡狀態的轉型。
三、城市化經濟運行中金融經濟力的改進措施
1.有效控制城市地租
地價高低是影響城市化經濟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不僅能夠有效協調經濟的均衡發展,還能夠為城市創造長遠的經濟效益,因此,要想實現城市化經濟的穩定、均衡發展,就需要對突擊進行充分、高效的利用。建筑行業的發展為城市化經濟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這要求相關的政府部門需要對城市地租的控制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首先,房地產企業需要加強宣傳,引導人們將儲蓄轉化為資本投入房地產市場中,從而進一步推動當地城市化經濟的發展;其次,當城市經濟市場處于不均衡的狀態中時,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發行債券的方法實現對市場狀況的協調,并且,相較于股票,債券的風險性更低,權威性更高,因此,通過發布債券能夠較好地對地價進行合理的調整;最后,管理人員還可以充分應用宏觀經濟學的相關原理,實現城市化經濟與金融經濟力的良好協調,從而進一步推動城市化發展的步伐。
2.建立包容性的金融體系
生產與消費是影響金融經濟力的重要環節,然而在該環節中,大量的發展問題屢見不鮮,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城市化經濟的發展步伐,因此,這要求相關企業需要實現經濟的共享與互惠,從而進一步推動城市化經濟的發展。要想使得城市經濟處于均衡的發展狀態,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建立包容性的金融體系,即能夠會社會中產生的各類問題都具有專業的解決途徑,從而有效消除不良影響,充分發揮社會活動的積極作用。對于包容性金融體系的建設可以從兩個角度入手,第一,就社會生產而言,其主要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因此,在利用資金的使用,應該在確保公正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升生產量,從而充分發揮資金的利用效率;第二,從消費角度入手,當大部分消費者對產品滿意時,城市化經濟的發展也相對較為容易,因此,若我國能夠建立包容性的金融體系,則能夠為城市化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處理農村融資難的現象、完善城市服務設備、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等,這能夠有效緩解城市化經濟發展的矛盾,為經濟結構的優化提供一定的便利,同時,其還能夠有效縮小城市與農村的距離,實現我國的全面發展。
3.有效發揮金融經濟力的積極作用
在城市發展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隨大流,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其都往往存在該情況,目前,我國的城市化經濟建設水平還相對較低,其發展也不夠穩定,因此,利用人們“隨大流”思想能夠有效提升其經濟水平,所以,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充分利用了該效應,通過發布一定的政策,讓一部分人先富裕,然后再帶動更多的人走向富裕,這就充分利用了“隨大流”思想的引導作用,從而進一步實現城市化經濟全面建設的目標。同樣,在金融經濟力的使用中,其也可以充分利用該種思想,通過大城市的進步來引導周圍小城市的發展,將成功的經驗借鑒給其他城市,再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針對性地發展。在一般情況下,城市化經濟的發展僅僅依靠市場是遠遠不足的,政府需要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實現對各行各業資源的合理分配與高效利用,從而為城市化經濟穩定性的提升奠定一定的基礎。金融經濟力是實現城市化經濟建設的重要工具,其可以利用生產和消費實現城市經濟水平的高速提升。
金融經濟力是調節城市化經濟運行的重要調節方式,對于完善城市化經濟發展、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融資服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斷加強金融經濟力的調節能力,是增進城市化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趙思宇.城市化經濟運行中的金融經濟力分析[J].時代金融,2016(17):40+44.
[2]王健.城市化經濟運行中的金融經濟力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5):293-294.
[3]王東林.我國城市化經濟集聚與氣溫集聚的實證研究[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6(7)
[4]趙歡歡.中國城市化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