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坤
摘 要:景觀的范疇很大,包括大地景觀,人文景觀等,從宏觀角度上,一切的建筑都屬于景觀建筑,但是狹義上景觀建筑往往指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建筑物,有亭臺樓閣等,研究景觀建筑的設計對景觀設計有著積極地意義,作為學生,更應該進行全面的學習,為國家的建設做貢獻。本文詳細的分析了園林景觀建筑的獨特性,并根據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自身特色進行了相關的分析研究,繼而探討了綠色設計在景觀建筑之中的應用。
關鍵詞:綠色設計,景觀建筑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的提高,精神追求也逐步的提高,其中,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追求逐漸的上升一定的檔次,我國正處于景觀建設的起步和重要階段,各類的公園設施綠地等正在不斷的增加,園林景觀建筑是園林設計中的重要部分,現階段對景觀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1、園林景觀建筑分析
1.1類型豐富
首先,園林景觀建筑的類型相對較為豐富,代表的功能也各有不同,首先,有亭臺樓榭,主要是用來休憩,觀景等,另外,有些小型的景觀元素也屬于景觀建筑,如景墻,座椅等,這些元素往往具有一定的功能和裝飾作用,在公園中進行設置可以使公園瞬間產生亮點,另外,景觀建筑中有一些為公共設施,主要是餐廳,小賣部等設施,還有一定的辦公室等的設施,標志建筑等。
1.2功能多樣
首先,從構景方面來說,園林景觀建筑的意義巨大,首先,可以起到被看的作用,例如在一座山峰上,有一座亭臺,明顯可以吸引游人的目光,并能夠構成更加均衡的畫面,另外,園林景觀建筑可以充分發揮看的作用,園林景觀建筑中多是一些賞景的建筑,在建筑中,往往能夠管看到全園的景觀,例如拙政園中的扇面亭,便是通過漏窗等館看到了全園的景觀,景觀建筑還有劃分全園空間的作用,其中,園林景觀可以有效的劃分空間,改變全園的布局形式,另外,園林建筑中往往給人藝術美的享受,使人在其中充分感受到自然藝術的魅力。
2、園林景觀建筑設計的特色分析
園林景觀的建筑有著自身的的特色,首先,園林景觀是園林設計的根本,園林景觀建筑可以有效的點綴園林景觀,并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們對園林建筑設計的相關特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首先,在整體設計和布局上,必須要因地制宜,并綜合考慮到園林設計中的地形,等的因素,另外,園林景觀建筑設計與普通的建筑設計不同,園林建筑需要與整體的園林空間設計進行全面的的融合,在例如,在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中,往往講究詩情畫意,景觀建筑設計也必須要融入這種詩情畫意的氛圍,并能夠充分的展現出建筑的感染力,觀賞者也可以在情感上與設計者產生一定的共鳴,另外,在空間設計方面,與普通建筑不同,園林建筑的設計注重灑脫,避免中軸對稱,布局整體,并曲折變化,空間布置的方式相對靈活,通過不同的劃分方式,將空間劃分成大小不一的類型,另外,需要充分的挖掘景觀建筑的造型,園林景觀建筑對于建筑美學的要求更高,需要建筑的外形能與整個景觀相融合,景觀建筑的輪廓需要更具表現力,在造型方面,景觀建筑往往較為輕盈,形式較為活潑,簡潔明快,對于園林的裝飾,往往較為復雜,但是較為精巧,有不同的方式。
3、景觀建筑的設計要點分析
3.1立意
進行園林景觀建筑的設計,首先需要較好的立意,一處較好的園林根本在于新穎的利益,其中異性往往是一種一年,相關的設計者可以通過建筑語言對建筑的形制進行較好的詮釋,例如,在蘇州名園滄浪亭中,相關的設計者往往取自滄浪之水的意向,設計出了滄浪亭,該建筑設計獨特,引發了游人無限的想象。立意是盡心給設計的基礎,是對于設計人員藝術功底和設計能力的考驗,必須具備一定的設計水平,并產生一定的靈感,才能設計真正的做好。
3.2選址
在進行園林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必須進行選址,選址的方式我們可以從景觀方面和施工方面進行全面的權衡。從景觀方面考慮,園林建筑的選址需要在景觀核心區域,必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另外,在園林設計中,園林建筑往往不會設計在全園的中心,而是應該設計在園林的一旁,從而充分體現動態的均衡感,從施工方面來說,必須要對相關的園林設計做好基礎資料調研,并在設計的過程中,充分的考慮園林建筑設置地點的土壤條件,水文條件,地形條件等,并能夠使園林建筑的實際和當地不同類型的將官要素形成統一而和諧的整體。
3.3布局
園林景觀建筑的布局是相關設計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其中,園林景觀建筑的組合形式必須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并充分的考慮滲透的效果,另外,園林景觀的空間序列感必須明確,色彩和質感必須保持一致性,另外,在空間組成的形式方面,可以分為,建筑與周邊環境結合成整體的開放空間,建筑組群共同組成較為開放的空間,建筑自身圍合形成院落等。
4、景觀建筑的綠色設計方法
4.1 綠色建筑技術的涵義
所謂綠色建筑技術是指應用這一技術建造的建筑,擁有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與自然環境協調、融合、共生,在其生命周期的每一階段中,對自然環境可以起到某種程度的保護作用,協調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綠色建筑技術屬技術學研究范疇,它不是獨立于傳統建筑技術的全新技術,而是用“綠色”的眼光對傳統建筑技術的重新審視,是傳統建筑技術和新的相關學科的交叉與組合,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新型建筑技術。使用這些綠色技術可以通過創建一個宜人的室內環境而增加生產力,使人與自然、建筑與環境的和諧,使人們重新回歸自然,重新親和自然。
4.2重視綠地景觀
在景觀建筑周圍,少用滲透性差的硬質鋪地,多用滲透性強的生態鋪地,多種植喬木、草坪、地被。采取多種綠化模式,如建筑物立面(墻面、陽臺、高架立柱、橋墩)、屋頂(屋面蓄水覆土)等進行綠化。確保其綠色設計核心,即“3R”(Reduce、Recycle、Reuse),不僅減少能源消耗、有害物質排放,而且使景觀建筑物材料和植物種類方便地分類回收并再生循環或重新利用。
4.3尊重當地環境
結合當地收集有關氣候、水資源、土地、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系統、人文環境等資料,使景觀建筑融入歷史與地域的人文環境,如古建筑的妥善保存、繼承和發展傳統街區景觀、繼承保護城市與地域景觀特色,并創造積極的城市新景觀,力求做到景觀建筑與周圍的生態、人文環境有機結合,增加人類的舒適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觀賞性、使用性。
總結
中國特色的景觀設計博大精深,景觀建筑設計是景觀設計中點睛的部分,在進行景觀建筑設計時,必須選擇較好的立意,其次,必須根據景觀的需求與景觀的施工要求進行建筑設計的選址,最后,保證較好的布局,是景觀建筑設計更加充滿魅力。
參考文獻:
[1]謝昌翔.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的要點分析[J].建筑知識,2017(9):185-186.
[2]王璐穎.高層住宅建筑設計的要點及原則分析[J].建筑知識,2016(14):20-21.
[3]鄭茜.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要點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4):152.
[4] 《綠色建筑》教材編寫組編著. 綠色建筑.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8(8).
[5] 王蕾. 大面積廣場地坪的生態設計與應用實踐. 建筑施工. 2003.
[6] 林憲德. 熱濕氣候的綠色建筑. 第一版.詹氏書局(臺灣臺北),20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