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杰
摘 要: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施工周期較短,然而施工中的技術較強,它的施工工藝復雜,并且在其中有一些新的工藝、技術隨著人們對城市道路要求的提高而不斷的涌現,因此這就對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提高了要求。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對市政道路工程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作一些分析。
關鍵詞:市政道路 瀝青路面 施工技術
瀝青路面是市政道路常見的主要道路形式之一,由于我國城市車流量的日益增多,承載車輛不斷壯大,人們對路面的舒適度以及美觀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瀝青路面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的問題,為了確保瀝青路面的質量,在施工的過程中使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非常的重要。
一、工程概況
某城市道路工程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面層結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其結構依次為二灰碎石基層上噴灑乳化瀝青透層油(PC-2),對上、下瀝青混凝土面層之間,路緣石、雨水口、檢查井等結構造物與新鋪瀝青混合料接觸的側面,必須噴灑粘層油(PC-3),噴灑透層瀝青后鋪筑下封層(PC-1)厚度不小于6mm;機動車道6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AC-20),4cm細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面層(AC-13),非機動車道6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AC-20),4cm細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面層(AC-13)。本文以AC-13C細粒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為例,對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作一些分析。
二、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1.原材料的選用
瀝青原材料應從粘度等指標著手,確保瀝青指標優良,符合設計要求。集料檢驗要從加工性、結構性兩大指標狠抓落實,粗集料要注重顆粒尺寸、形狀、松軟質和粘附性指標,簽訂供貨合同時要注意保證粗集料篩分級配變異小,保證石料軟弱顆粒、白云石、長石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細集料應注重砂當量(或≤0.075含量)和粘附性等指標,應嚴格控制砂,進場后及時搭棚防雨、防曬。所有集料注意分級存放,不得串混。為防止材料離析,還要將場地硬化,并在堆放時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層堆放,不能錐堆。
2.瀝青混合料生產
(1)試拌。在正式生產前,應根據試驗室提供的生產配合比進行試拌,為正式生產積累資料,要求出廠的混合料無花白料,無團塊,粗細粒分布均勻,色澤一致。每一個工地都進行了試拌,一是檢查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二是檢驗成品料的質量。試拌生產的混合料,可在適當的路段鋪筑試驗路,檢驗并確定攤鋪厚度系數、最佳攤鋪溫度、碾壓溫度、碾壓遍數及速度,以及人員組織的適用性等,然后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
(2)集料和混合料的溫度控制。依據瀝青路面施工規范要求和試驗室的要求嚴格控制集料和混合料溫度。瀝青的加熱溫度過高會使瀝青老化,集料的加熱溫度是決定混合料溫度的關鍵,一般較瀝青溫度稍高一些即可。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一致,無花白、無粗細料分離和結團成塊現象,其出廠溫度為170~185℃。瀝青混合料拌好后,在未運送前,先貯存在有保溫設施的貯料倉內,貯存超過6小時或出料后降低超過10℃的瀝青混合料不出廠。
3. 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1)運輸車的車廂側板內壁和底板面清掃干凈,不粘有有機物質,并涂刷一薄層油水(柴油:水=1:3)混合液,且每車備有保溫蓋布。運至攤鋪地點的瀝青混合料溫度不低于160℃,但亦不能超過195℃,質量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不得鋪筑在路上。
(2)在攤鋪施工過程中,運輸車應在距行走中的攤鋪機10~30cm地方停機掛空檔,不得撞擊攤鋪機,有專人指揮,待攤鋪機接觸到運料車車尾時,開始起斗卸料,運料車由攤鋪機推行前進。開始攤鋪時在現場等候的車輛不宜少于5輛,以保證連續攤鋪。
4.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1)攤鋪前應對攤鋪層進行嚴格檢查,處理各種病害,進行平、縱、橫測量檢查,有缺陷的地段應采取措施予以補救,攤鋪表面干燥、整潔、無任何松散集料和塵土、污染物,并整理好排水設施。透層已經按要求噴灑,并已經灑布石屑。路緣石安裝穩固。拌和設備、運料設備、攤鋪機及壓實設備已上場并調試好。標高控制設施已設好或攤鋪機控制攤鋪厚度已調好,并經復查無誤。
(2)根據路面寬度,機動車道采用兩臺攤鋪機呈階梯作業;非機動車道采用一臺攤鋪機一次成型。瀝青上面層采用厚度控制法用瀝青混凝土攤鋪機全半幅一次攤鋪。在攤鋪機裝上自動找平基準裝置后,給攤鋪機輸入鋪設的厚度、仰角等參數,讓攤鋪機在全自動狀態下運行工作。瀝青混凝土的攤鋪溫度保持在不低于160℃,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擬設為1.15~1.35,具體松鋪厚度根據試驗段確定。兩臺攤鋪機攤鋪時,相隔間距不要過大,應保持在30m以內,攤鋪帶應重疊5~10cm,保證攤鋪混合料縱縫全部熱接。上下兩層攤鋪施工縱縫要錯開15cm以上。
(3)攤鋪瀝青混合料應均勻、連續不間斷,不得隨意變換攤鋪速度或中途停頓。攤鋪速度宜為2~6m/min。在攤鋪過程中,料斗進料口應完全打開,攤鋪時螺旋送料器應不停頓地轉動,兩側應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證在攤鋪機全寬度斷面上不發生離析。熨平板仰角調整正常后,不易隨便改變。攤鋪層發生缺陷應找補,并停機檢查,排除故障。
5. 瀝青混合料的碾壓
(1)碾壓區段不宜過長,一般每個碾壓區段控制在60~80m為宜。攤鋪后檢測混合料溫度適合后,緊接著碾壓。壓實按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
(2)初壓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并不得產生推移、裂紋,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碾壓,前進時不掛振,后退時掛振,碾壓速度25~35m/min,最大速度不得超過80m/min,初壓時混合料溫度不低于150℃。
(3)復壓緊接初壓進行,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往返振動碾壓,碾壓速度為80m/min,碾壓兩遍,再用輪胎壓路機碾壓兩遍,碾壓速度為70m/min,最大不超過130m/min,根據碾壓密情況適當增加碾壓遍數。復壓應在混合料溫度90℃以上完成全部碾壓工作,碾壓遍數4~6遍。
(4)終壓用兩鋼輪壓路機靜壓1~2遍,碾壓速度80~100m/min,終壓主要是消除輪胎壓路機的碾壓輪跡,追加混合料的密實度,同時盡量修整路面的不平度,必要時局部碾壓可加振。終壓溫度應不低于90℃。
(5)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局部地段及路緣石附近,采用振動平板夯夯實,防止摩擦和擠壓路緣石。碾壓機械的停滯、加水必須離開新碾壓段,在鋪筑的混合料已冷卻的路面上停機加水,且選擇在路邊緣一側,避免影響行車道的平整度。
6.接縫處理
(1)橫縫:每天施工結束時,攤鋪機熨平板慢慢抬起,駛離現場,用機械和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碾壓,然后用3米直尺檢查平整度,將端部平整度不好、厚度不足的部分垂直刨除預留立茬橫接,以便第二天攤鋪作業。繼續施工時,攤鋪前先用檢測工具檢查平整度和壓實度不合格的部位仍繼續切割清除。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為加強新舊混合料粘結,應在攤鋪前在端部涂刷粘層瀝青。攤鋪機就位后,由測量人員給出虛鋪高度,用木墊板墊起熨平板,開始攤鋪時掛微振,速度放慢,待攤鋪一切正常后,可按設定的攤鋪速度攤鋪。碾壓橫縫一般先橫壓、后縱壓,在施工中常采用縱向碾壓后橫向碾壓或是斜向“八字”壓法。橫縫宜長不宜短。
(2)縱縫:本線路機動車道采用兩臺攤鋪機施工,縱縫全部采用熱接,前面攤鋪機鋪筑部分應留下10~20cm暫不碾壓,作為后面攤鋪機攤鋪調和和厚度控制的基準面,雙幅攤鋪后一起碾壓。上、下層的縱向熱接縫應錯開15cm。
三、結束語
總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關鍵是人員、材料、設備的合理配置。在施工過程中要善于總結,克服不良人為因素,注重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有效的動態管理,嚴格控制各種試驗及檢測。施工當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只有加強管理,精心組織施工,才能鋪筑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瀝青混凝土路面。
參考文獻:
[1]劉曉紅、蘇曉雨,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探討,《科技與企業》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