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 要:在惡劣天氣下,車輛安全行駛是極為重要的,為此,我們應該明確車輛安全行駛的要求和內容。本文總結了惡劣天氣對車輛安全行駛的影響,以及惡劣天氣下的車輛安全行駛的措施,供今后的車輛駕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惡劣天氣;車輛安全行駛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跡。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汽車開始大規模地進入家庭,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汽車2.17億輛,汽車駕駛人3.42億人。與2016年相比,2017全年增加2304萬輛,增長11.85%。汽車數量的增加導致了交通事故數量也逐年攀升,在中國每年車禍約有50萬起,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損失。因此,安全駕駛尤為重要,影響汽車安全駕駛的關鍵因素,主要有車輛自身的駕駛人員的主觀因素、車輛自身及道路環境的客觀因素。其中,在惡劣天氣下,車輛安全行駛顯得尤為重要。
2影響車輛安全行駛客觀因素
2.1車輛自身性能
駕駛過程中的安全性還與車輛自身的性能有關。車輛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磨損、老化或者交通事故等原因,車輛的性能在一定程度受到損壞,造成性能不佳,在行駛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車輛故障如果沒能及時處理或者發覺,也會導致安全事故發生。例如汽車的轉向系統故障、制動性能失靈、自動熄火、爆胎、車燈損壞等,都可能在行駛過程中給交通帶來重大的安全隱患,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
2.2行駛的道路狀況
車輛行駛在道路上,良好的路況可以有效的減少事故的發生。但有時車輛行駛過程往往會遇到不同的路況。如崎嶇不平的道路、彎道較多的道路、山區道路、擁擠的高速公路等,路況相對比較復雜。比如常年在城市道路上行駛,比較習慣寬敞的道路,如果需要去山區旅行或出差,由于山區彎道較多、道路狹窄、視野受限,那么行駛前必須要掌握路況實時情況,做好思想準備,保證行駛的安全。
2.3行駛的天氣環境
惡劣的天氣對汽車駕駛的安全性影響最大,交通事故往往最常發生在惡劣天氣狀況下。大風會降低車輛行駛的穩定性,雨雪、大霧會降低行駛的能見度,高溫會增加車輛的故障率,這一些天氣環境下行駛增加了駕駛人員的難度,因而需加強對安全駕駛的認識,掌握處理惡劣環境中駕駛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確保安全駕駛,如在雨霧天氣下駕駛汽車,控制車速、減少變線,保持長距,開啟霧燈等,必要時勤按喇叭警示行人和前后車輛。
3惡劣天氣下車輛安全行使的做法——以嚴寒冰雪大霧等惡劣天氣為例
3.1路面上禁忌急打方向盤
在轉向之前,必須要注意減速,減速是確保安全的第一要素。此時,盡可能的加大轉彎的半徑,在打方向盤的過程中,要控制要速度。操作盡量要柔順,避免大幅度快打方向盤,否則很容易出現側滑的情況。原因在于轉向太猛,轉向輪的偏移太多,車輛的前阻會變大,在慣性下,車尾部很有可能會甩出造成危險。
3.2有無ABS剎車踩法不一樣
對于沒有安裝ABS設備的車,在冰雪路面要想安全的實現停車,就必要利用“牽阻力”減速來減速,即通過減檔的方式依靠發動機的阻力來減速,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點踏制動踏板來實現停車。對于安裝了ABS設備的車,也能夠采用低速擋的形式來停車,在利用“牽阻力”減速之后,剎車是要一次踩到底,而不是采用“點剎”的方式,這是為了讓ABS能夠生效。
3.3保持橫向的安全距離
冰雪路面行車的時候,由于剎車距離較長,而且也不容易快速剎車,所以,在進出主路、通過十字路口、左右轉彎,以及遇到行人的時候,為了保持車輛的行駛安全,一定要保證能夠有足夠的橫向安全距離。盡量減少鳴笛的字數,避免造成行人的恐慌,駕駛員盡量停車讓行,不要和自行車、行人搶道,避免發生傷亡事故。
3.4嚴寒季節氣候條件下的安全行車“四要”
一要防凍。冬季氣溫低,滴水成冰,反映在車輛方面上的特點主要是“凍”。目前多數車輛多是露天或一般車庫停放過夜,很容易出現凍壞車輛的現象。因此,停車過夜的車輛,應選擇干燥避風的地點,車頭不應朝著逆向方向,要切實注意把散熱器和發動機體內的水徹底放干凈,可使發動機怠速運轉1~2min,將發動機氣缸內的余水排除干凈。接著將儲氣筒內的存氣和余水也要排放干凈,避免結冰。第二天要起動發動機時,要先做好預熱工作,使發動機易于起動,并減少磨損。一般可采用加注熱水或蒸氣預熱的辦法,嚴禁用明火烤車。
二要防滑。冬季無論是迷霧、下雨、下雪,反映在路面上的特點主要是“滑”。在結冰道路上行車,車輛極易橫滑,轉向的準確性往往失常。據測試,以同樣速度行駛的車輛,其制動距離,結冰道路比良好道路路面高4~8倍。
在結冰打滑道路上行駛的時候,控制車速是最為關鍵的,一方面是要保持平穩的形式,必要突然加速或者突然減速、制動,方向盤也不能亂打。在坡道險橋窄路的時候,要按照限速的標準來駕駛;上坡的時候也必須要保持勻速行駛,下坡必須要使用發動機來控制速度,轉彎的時候,離心力大,一定要實現減速。在碰到路面非常滑的時候,最好利用防滑鏈條來確保安全。
三要防霧。冬季多霧、多霜、多雪。這個時候,對于駕駛員來說,視野內出現的主要是“霧”。此時容易出現的就是視線模糊,從而導致駕駛員駕駛的過程中出現錯覺,或者判斷失誤,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來不及做出制動措施。所以,在大霧的惡劣天氣,遇到濃霧的時候,即視線不到3m時,應該停車避讓,霧氣完全消退之后才可離開。如果視線可以達到30m以內,駕駛的速度也不能超過20km/h。另外,大霧的惡劣天氣下,要開啟霧燈、近光燈及尾燈,在會車的時候,要采取鳴號,減速讓道的方法。
3.5應急處理措施
雨雪天十分容易發生交通安全事故,一般來說,雨雪天時,天空往往比較陰暗,駕駛員的視線易于受阻,在視線受阻的情況下,駕駛員如果沒有仔細觀察路況情況,或者駕駛過程中有危險行為,或者速度過快,都有可能會出現險情。同時在雨天駕駛車輛時,路面雨水與輪胎之間形成“潤滑劑”,使汽車的制動性變差,如果駕駛員此時的駕駛不夠小心,在危險駕駛或者遇到險情的時候,車輛容易產生側滑,這就要求在雨天駕車時,駕駛員除了需要做到減速慢行、謹慎駕駛,在行車時做到謹慎駕駛、減速慢行,并留夠與前車的安全距離,同時還要根據情況及時打開雨刮器,天氣昏暗時還應開啟近光燈和防霧燈,雙手平衡把握方向盤,使汽車盡量保持直線和低速行駛,在需要轉彎的路段,應當做到緩踩剎車,以防輪胎抱死而造成車輛側滑;如果汽車發生前輪側滑,應當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反方向緩慢調整來進行糾正;如果是后輪側滑,則要將方向朝側滑的一側進行糾正,切不可打反方向,釀成事故;如果在雪天駕駛車輛時,應盡量安裝防滑鏈,特別是轉彎過程中,如果車輛開始出現輕微滑動時,這時不要進行剎車,而是應該先回正方向,待車輛穩定后再進行制動剎車,因為雪天路邊易滑,這時如果直接在轉彎過程中進行制動會改變車輛前后部分的負荷分配,極易導致車輛發生甩尾或者打轉,直接帶來安全隱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惡劣天氣,我們應該真正采取更好的措施來避免出現不安全因素,確保在惡劣天氣下也能夠保證駕駛的安全效果,確保駕駛人和車輛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柳合堂.關于我國汽車安全駕駛影響因素的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7):288.
[2]陸抗.淺析惡劣天氣下駕駛人生理反應與行車安全關系[J].時代汽車,2017(12):37-38.
[3]張家波,王超凡.基于CAN數據的安全駕駛評價的建模與分析[J].電子技術應用,2017,43(04):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