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城市貧困家庭基礎教育中的家庭教育進行研究分析,了解現階段城市貧困家庭基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綜合實際狀況探究其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對策與手段,希望可以在根本上改善城市貧困家庭基礎教育質量。本論文是作為《山東省基礎教育階段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區教育建立良性互動促進機制研究》課題(課題編號:2018JT030)的研究成果之一。
關鍵詞:城市貧困家庭;基礎教育;家庭教育研究;
教育就是通過系統的模式傳授知識技能,培養道德品質,提升綜合素質能力,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奠定基礎。家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對于學生品格、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熏陶作用與價值。在環境以及經濟條件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城市中也存在一些貧困的家庭。這些貧困家庭在基礎教育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文章著重對其進行了論述分析。
一、城市貧困家庭基礎教育中的家庭教育現狀
貧困家庭因為收入、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貧困家庭的教育,這對于青少年的成長產生了一定的制約與影響。其主要表現如下:
1、家長缺乏對教育的重視
家庭對青少年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孩子自身的學習態度,而通過實踐調查可以發現,在多數的貧困家庭中缺乏對家庭教育的重視。一些家長因為經濟能力、自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缺乏對家庭教育的重視,不關心青少年的學習狀況、學校表現。然而父母自身的言傳身教在青少年的成長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智力、遺傳等因素之外,優質的家庭教育會促進兒童的成長;反之,家庭教育無效,父母三觀不正、疏于管理、忙于工作忽略與孩子溝通等等問題都會阻礙和影響青少年心智的發展,導致學生品格、學習能力、自我認知能力等不足,嚴重地甚至會養成一些不良習慣。可以說,從整體上來說,貧困家庭中家庭教育缺失問題嚴重,是尚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2、家長素質能力有待提升
文化程度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二者為正比關系。在城市貧困家庭中,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與影響,一些家長將自己的希望寄托給孩子與學校,在家庭教育并沒有明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多數的城市貧困家庭中家長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自身的知識儲備能力不足,缺乏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正確引導青少年。雖然對于孩子發展有一定的期望,但是自我無法進行有效輔導。在這種矛盾的環境中,無形中會給青少年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3、家庭教育投資不足
城市的繁華與貧困家庭的捉襟見肘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城市貧困家庭中,父母辛苦拼搏為了應付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而越發達的城市其生產成本就越高,在這種背景之下貧困家庭的經濟支出勢必不合理。即使一些貧困家庭的父母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思想品德等加強對青少年的熏陶與渲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這種背景之下,家庭教育、資金投入似乎成為了一紙空談,一些貧困家庭僅僅能支付青少年的學費、生活費用,沒有多余錢購買課外書、參加各種團體活動等,導致教育投入不足,因而貧困家庭的家庭基礎教育更為貧瘠。
二、提升城市貧困家庭基礎教育質量的方式與策略
物質支持與精神教育均是家庭基礎教育的重點內容,教育的本質就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追求自己的夢想,然而在城市貧困家庭中會受到各種的挫折與影響也是不爭的事實,如何解決城市貧困家庭基礎教育的問題,提升基礎教育水平,是現階段家庭教育研究的關鍵與重點。而提升城市貧困家庭教育質量,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在實踐中要在不同的方面對其進行系統探究分析,整合資源,可以基于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優化完善國家教育救助政策手段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國家對貧困家庭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我國相繼頒布了各種法律政策,保障貧困家庭青少年的教育權利。全國范圍內各種不同的助學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政府方面也加強對義務教育的重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家庭教育的經濟負擔。要想真正提升家庭教育質量,就要構建完善的系統,加強對貧困家庭的指導,可以通過在學校設置專業的社會工作人員,及時全面了解學生家庭的狀況,通過指導的方式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進而有效的解決學生在成長中遇到的困惑與問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構建良好環境。
2、利用社區力量,明確家庭教育責任
家庭教育對于子女教育有著重要作用。家庭經濟狀況直接影響青少年的教育質量。家庭教育的環境受到父母的職業、學歷、文化程度、生活習慣、社交人群等多方面的影響。通過實踐調查可以發現,在貧困家庭中父母學歷水平則相對較低,而這種狀況的存在直接導致城市貧困家庭教育不足問題顯著。
而社區可以將貧困家庭進行有效整合,將家長納入到學生的教育之中,可以通過社會宣傳教育,使得家長明確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中所處地位與重要意義,父母的教育是教師以及各種教學機構無法替代的。城市貧困家庭的父母要提升認知,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多與青少年進行情感溝通交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對青少年的引導,要關注青少年,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中滿足各種學習需求,生活需求。
現階段,在多數的城市社區中通過黨委、居委會以及社會工作站制度等進行多方位整合,構建完善的管理系統。通過對貧困家庭的資源整合,為家長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通過專業教育提升了家長的綜合素質能力,進而凸顯家庭教育的家長的作用。例如,社區可以構建加強教育成長小組,定期培訓家長,了解和加強教育知識及模式培訓,掌握基礎的教育技巧及溝通方式;通過文化課程教育提升家長的文化修養;讓家長通過自身的提升,提升家庭教育質量,通過科學的教育觀念,加強對青少年全方位的分析,重視青少年的心理變化、情緒變化、學習狀況等,構建一個民主、幸福、快樂的家庭氛圍,以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3、凸顯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
學校作為社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品德素質、行為習慣的重點平臺。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補充與延伸,對于學生學習指導、擴展思維模式、文化熏陶有著積極的價值與作用。家庭教育要以學生為基礎,構建家長學校,通過德育校長、教導主任、班主任以及家長代表構建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各種日常事務,通過教師、專家志愿者組織開展各種社會活動。
家長學校要綜合家庭教育的實際狀況,組織開展家庭教育咨詢、家庭教育實踐活動,綜合不同學生的實際狀況,制定完善的目標規劃分析,形成書面材料,讓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及時更新各種家庭教育理念,通過正確的家長教育方式與青少年溝通,進而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而學校教師則要對貧困生家庭情況進行分析,及時記錄,通過定期以及不定期的家訪來了解學生問題以及家庭教育的不足之處,及時發現貧困生的各種問題,及時處理、及時干預、及時控制,在學校的干預與影響之下使得城市貧困家庭可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提升家庭基礎教育質量,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構建良好環境。
結束語:
通過對城市貧困家庭基礎教育的研究分析,了解了在現階段城市貧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通過法律政策、社會機構、學校、家庭等各個領域的共同努力,整合資源,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提升家長的綜合素質能力,才可以真正的構建良好的家庭環境,解決家庭教育的弊端與問題,這樣才可以真正的保障城市貧困家庭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白璐, 閆小紅. 城市低收入家庭教育問題及社會工作介入策略研究——以青島市X社區低收入家庭為例[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3).
[2]. 安秋玲. 貧困家庭教育指導項目的評估研究[J].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31(3):76-83.
[3]. 鄧茜鈺. 貧困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勞動保障世界, 2017(21).
作者簡介:
蘇放,男,1986年9月出生,籍貫:山東省泰安市,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資源領域培訓與職業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