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莉珍
摘 要: 本文先從水溫穩定性和強度等方面,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幾點要求進行,進而從土壤含水量控制和碾壓施工方面,對影響市政道路路基壓實質量的因素進行簡述,然后在分析路基填料控制、含水量控制以及碾壓工具控制方式等的基礎上,對市政道路路基壓實質量控制措施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壓實質量
市政道路施工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受到的外在因素比較多,比如施工場地、氣候、地下管道等。在施工時涉及到的施工環節比較多,路基路面是其中的關鍵點。路基是道路施工中最基礎的環節,其質量直接決定整個道路的質量與投入使用的壽命。而壓實是路基施工中的關鍵流程,其也決定了路基施工質量。因此,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與壓實技術展開分析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求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過程中,施工材料、強度以及穩定性都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在施工時要對這幾方面的內容進行重視,這樣才能夠確保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質量。
(一)水溫要求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過程中,路基質量會是受到水溫、水酸堿性和地下水的影響的,在不同環境中溫度有很大的差異,低溫或高溫都會導致路徑出現凍結或者翻漿,進而讓路基強度出現變化,影響道路的正常使用。若是路基長時間受到地下水與地面水的侵蝕,路基強度會因此下降。所以,在市政道路施工時要加強對水溫穩定性的保障,預防因為水溫變化而致使路基出現凍結、翻漿甚至于變形的情況。
(二)強度與穩定性要求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城市交通流量不斷增多,這對市政道路的承載力有更高要求。若是城市道路承載能力比較低,則道路就容易出現變形與沉降現象。在后期維護、保養時會增加成本,影響市政道路的社會效益。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時要從各方面加強道路的強度,這樣才可以保障路基質量。路基施工是全部施工程序的基礎與前提,而路基穩定性與道路穩定性有直接關系。在實際情況中,路基穩定性會受到環境與氣候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施工時要確保路基的穩定性,保障道路在投入使用后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
二、影響市政道路路基壓實質量的因素
(一)土壤含水量
在進行壓實的時候,路基土壤或者是路面結構材料含水量都對密實度有著一定的影響。在通常情況下,路基土壤含水量需要達到道路施工的要求,不能過高也不能太低。路基土壤含水量關乎著道路的密實度。若是含水量過高,則土壤就會比較松軟,土壤中的孔隙也比較大,在施工的時候若是沒有進行有效處理,則會讓路基壓實作業存在很大難度,從而影響壓實質量。在施工時土壤水量過多和過少都不能夠讓土壤顆粒之間進行相互結合,從而無法實現預期的效果。
(二)碾壓工藝
道路路基施工中,除了土壤含水量的影響因素之外,碾壓施工工藝也十分重要。依據相關的實踐證明,碾壓方式與碾壓的速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壓實質量,碾壓速度不能夠太慢和太快。太慢會讓施工材料受到損害,而太快則會導致路面有凹凸的現象出現。
由此可見,要想保障道路工程路基壓實的質量,關鍵在于對土壤的處理和壓實工序的實施,這樣才能夠提升道路路基的壓實質量,進而提升整個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
三、市政道路路基壓實質量控制措施
在路基壓實施工過程中,需要分析影響壓實質量的因素,要從填料、含水量、施工設備以及施工工藝等方面入手,全面控制路基壓實質量。
(一)路基填料的控制
填料是土基壓實中的關鍵,在壓實的時候要合理選用路基填料。使用在填筑路基中的材料要求比較高,要使用能夠被壓實到規定密度和能夠成型穩定的材料,不能夠使用淤泥或者是有機土等。在路基填筑之前,要在取土現場進行取樣試驗,用規定的方式獲得各個土場土樣最大干密度與最佳含水率,為路基土施工提供參考。在施工時土質要保持均勻統一,不能夠有土質混雜的現象出現。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填土材料的實驗,要對顆粒大小進行分析,要對填土材料的含水率、密度、相對密度以及強度等進行試驗。然后依據試驗出的結果,在可靠的理論上明確土的種類,排除不合格的土質。通過這些方式來控制填料的質量,進而提升壓實質量。
(二)做好試驗段的工作
在正式壓實之前要進行試驗段的作業,這個目的是為了明確正確有效的壓實方式,明確土方工程需要達到的密度。在試驗段施工過程中,要對壓實設備進行選擇,編制合理的壓實工序,制定科學的壓實次數,還需要明確實驗壓路機行走速度和填料有效厚度。在壓實實驗過程中,相關人員要詳細記錄各種已經確定的填筑材料壓實工序以及壓實設備,各個填筑材料含水率界線和松鋪厚度等相關參數,壓實試驗要達到規定的密實度為止,這樣才能夠確保正式施工的質量。
(三)含水率與土質的控制
在正式施工時要做好路基排水與施工現場臨時排水的工作,要對路塹施工土方含水率進行控制,需要降低地下水位,可通過開挖縱向與橫向的滲水溝來實現。土場內外也可以挖縱向與橫向的水溝,也可以使用無砂管降水,降低土方含水率。通過對土方水分散失系數,能夠讓灑水工作更加規范,同時也可以明確碾壓作業段的長度,降低二次灑水導致的損失。因為含水率會影響路基壓實效果與質量,所以需要檢測路基中土的含水量。在使用透水性不良的土當做填料的時候,要將含水率控制在±2%之內再進行碾壓。在最佳含水率基礎壓實的工作難度相對較大,但是會得到最好的壓實效果,提升壓實質量。但是不同土質會呈現出不同效果,比如粉質低液限砂土,其最佳含水率在12%到16%,而細砂、高液限粘土等最佳含水量在9%到12%。等到1到2天穩定之后,為了實現更好的效果,可以使用輕型振動式壓路機來碾壓,碾壓含水率要控制在10%左右,壓實次數依據實際情況而定。
(四)壓實設備與壓實厚度的控制
壓實設備和工具的不同,其壓力傳播的有效深度也不一樣。夯擊式機械設備傳播比較深,振動式在其之下,而碾壓式最淺。一種類型的機械設備作用深度,在壓實施工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土體松軟壓力傳播比較深。在碾壓次數逐漸增加的情況下,上部土層就會更加密實,土體強度就會有所提升,作用深度也會相繼減少。若是壓實機設備比較重,則土的密實度就會在施壓時間的增加之下而快速增加。在超出某種限度之后,土變形就會加劇,甚至還會遭到破壞。在壓實機械設備太重,甚至超出了土體強度的極限時,會馬上讓土體結構遭到破壞。所以,在壓實過程中要合理選擇壓實的工具設備,這樣才能夠保障質量。
在壓實時,壓路機行駛速度快與慢也會對壓實效果形成一定的影響。若是壓實度要求高,鋪土層比較厚的時候,壓路機行駛速度要慢一點。在碾壓開始時要慢速,在土層逐漸密實之下,速度就要持續提升。在正式壓實過程中,若是使用的是振動式壓路機,在第一遍的時候要進行靜壓,之后再進行振動碾壓,從弱振發展成為強振。通過對這種碾壓方式的運用,能夠讓整個填土層都實現良好均勻的效果,同時還能夠確保路基平整度。土壓實層密度會隨著深度遞減,表面5cm的密度最高,填土分層壓實厚度、壓實次數和壓實機械設備種類與土體種類有很大的關系,同時也和壓實密度要求有一定關系,所以實驗壓實十分重要。在一般情況下,細粒土要使用12到25t的光輪壓路機進行壓實,其厚度不能夠超出20cm。
結束語:
壓實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環節,在路基施工過程中要控制壓實質量。經過對填筑材料質量的控制,做好壓實之前的試驗工作,在壓實過程中控制含水率,選用合適的壓實設備和壓實工序,在此基礎上全面控制道路路基壓實質量。
參考文獻
[1]鄭同軍.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術及路基壓實質量控制[J].四川水泥, 2018(3).
[2]朱永森. 淺談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壓實控制[J].科技展望, 2015, 25(11).
[3]楊通華, 舒先光.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壓實質量管理的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