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摘 要:近年來,各鐵路局集團公司根據鐵路建設發展需要,普遍建設新的調度指揮中心,而調度指揮中心搬遷涉及專業面廣、設備多、事情雜,在沒有相對統一、模式完整的搬遷方案,本文從搬遷準備、重點工作過程控制、應急措施等方面進行分析,對搬遷流程進行深入分解,制定詳細搬遷方案,為今后各調度中心搬遷提供搬遷標準流程,簡化搬遷步驟,從而節省人力、財力、物力。
關鍵詞: 調度;指揮;中心;搬遷;研究
1.前言
按照鐵路總公司部署,各鐵路局集團公司正在積極籌建新的調度樓指揮中心。但目前各集團公司尚無新建調度樓搬遷經驗,并且各集團公司相關組織機構存在差異,鐵路總公司也沒有形成安全、統一、高效的搬遷標準,造成我集團公司在新建調度樓搬遷過程中無先進經驗可借鑒。因此,有必要總結搬遷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從而形成成熟理論體系。
2.調度臺與辦公室設計原則
調度臺的設計應滿足工作站環境中的功能性、人體工程學和美學的要求,同時還應符合目視距離、角度、鍵盤高度和膝位空間等相關人體工程學和人性因素設計的要求。調度臺的外觀制造應使用現代型材,同時保持其耐用性和功能性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可以實現一個星期工作七天,每天工作24小時。
辦公室設計要求對于企業管理人員、行政人員、技術人員而言,辦公室是主要的工作場所。辦公室的環境如何、布置得怎樣,對置身其中的工作人員從生理到心理都有一定的影響,并會在某種程序上直接影響企業決策、管理的效果和工作效率。
3.新建調度樓調度大廳介紹
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調度指揮中心于2017年建成,其中計劃調度大廳面積544㎡,設調度臺48個,尺寸為2.4m×1.2m;八樓調度指揮大廳面積1384㎡,設調度臺77個,其中3m×1.2m調度臺62個,6m×1.2m調度臺15個,兩種規格調度臺根據需要可通過隔板進行拆解組裝。計劃調度大廳與調度指揮大廳的調度臺擺放位置要綜合考慮各工種間的聯勞協作關系,能夠提高各工種工作效率,方便彼此聯系溝通,同時還要充分考慮集團公司鐵路中遠期建設規劃(既有調度臺設置情況詳見表1、表2)。
表1:調度指揮大廳調度臺設置情況
表2:計劃調度大廳調度臺設置情況
4.搬遷流程分析
4.1電務系統
電務系統搬遷方案分為三大步驟:新調度樓設備安裝調試、既有中心服務器、網絡設備及調度臺搬遷和新調度樓既有中心及客專中心切割
4.1.1新建調度樓設備安裝、網絡調試、軟件部署。
4.1.1.1設備安裝
調度大廳在完成機柜入場、綜合布線完成后,進行如下工作,機房內服務器安裝及柜內布線、網絡設備安裝、終端設備安裝(調度臺、維護臺)、質量監督設備安裝、網絡安全邊界設備安裝、設備上電調試共6步,前5步可以同步實施。
4.1.1.2設備調試及網絡搭建
硬件安裝、設備上電完成后,對各服務器、工作站以及網絡設備進行系統設置,數據、軟件安裝部署,以上設備安裝調試均在新建調度樓內,且在新建調度樓局域網單獨成網的情況下進行調試,以上關鍵設備需在上述情況下進行功能測試,如數據庫、應用服務器、通信前置機、調度臺設備等。
4.1.2既有中心服務器、網絡設備及調度臺搬遷
既有機房服務器目前使用時間長,系統包含AIX、WIN2008、CentOS-6.5,而對應不同系統,程序的版本不同。所以下面搬遷步驟中,首先考慮配置高使用年限低的設備倒替給關鍵設備使用(如應用服務器、通信前置機等),其次考慮盡量使倒替的設備與原服務器系統一致,減少更換程序版本帶來的工作量。
4.1.3客專機房及普速機房切割
經過上述步驟后,服務器、網絡設備等已全部完成向新機房的搬遷工作。此時新機房狀態為客專中心及普速中心均連接在普速中心的核心交換機構成的一個大的局域網內;客專機房及普速機房以及所有調度臺與數據庫連接的設備均連接在客專機房數據庫上;GSMR接口服務器均使用普速機房服務器;廣域網狀態為TDCS線路已連接在普速機房TDCS核心路由上處于正式狀態,CTC線路此時全部連接在客專機房CTC核心路由器上。最終完成客專中心與普速中心切割使前,還需完成廣域網切割、恢復普速中心數據庫使用。
此步需完成客專中心及普速中心局域網切割,完成兩個中心獨立運行。在完成局域網切割的同時還需啟用客專機房數據庫服務器、通信服務器、授時儀、G網接口服務器等,此時客專機房設備只有集包客線服務器配置為既有機房IP地址段連接在普速中心核心交換機組成的局域網內,其余客專中心設備已通過客專機房核心交換機單獨組成局域網。此時中心狀態如下圖:
4.2供電系統
供電部門的系統主要是既有供電遠動系統調度主站、支線接觸網智能故障切除裝置調度主站、牽引變電所(亭)安全視頻系統調度監控端設備
4.2.1供電遠動系統調度主站搬遷
供電遠動系統搬遷主要有通信通道割接、主備服務器搬遷、供電調度員工作站等工作。
(1)為防止供電遠動系統搬遷過程發生意外或系統不穩定情況發生,影響供電調度對變電所(亭)正常監控,各供電(維管)段在系統搬遷期間要加強牽引變電所(亭)值班值守工作,發生接觸網跳閘和設備異常情況及時向供電調度匯報,同時做好牽引變電所(亭)的倒閘操作。
(2)供電遠動系統搬遷期間各供電(維管)段變電檢修車間做好變電所設備故障處理和通信通道監測工作以及應急處置工作。
(3)供電調度發現供電遠動系統異常時,及時通知相關單位和變電所(亭)值守人員,加強變電所(亭)值守工作,倒閘操作作業;如遇接觸網停送電作業無法進行遠動操作時,需對無人牽引變電所(亭)進行倒閘作業,提前通知相關車間、班組進所倒閘作業。
4.2.2支線接觸網智能切除裝置系統調度主站搬遷
支線接觸網智能切除裝置系統調度主站需搬遷供電調度員工作站、系統服務器、通信網絡設備。
(1)搬遷期間由于該系統無備用設備,無法實現在線搬遷,需要停機,屆時將中斷局供電調度對故障切除裝置的監控,各供電(維管)段要提前對現場接觸網智能故障切裝置進行檢查、測試,重點對交直流電源,保護裝置、斷路器等進行全面檢查檢測,認真核對保護裝置遠動通道通信卡(A卡、B卡)是否欠費,尤其是通信B卡短信通知人員的電話號碼(手機)設置是否正常,通信狀態是否良好,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確保系統停機搬遷接觸網智能故障切除正常運行。
(2)接觸網故障智能切除裝置調度主站設備搬遷期間,注冊接觸網故障切除裝置短信息接受人員的手機不允許關機,同時加強注視手機短信息,在接收到接觸網智能切除裝置跳閘或其他設備異常短信信息時,通知局供電調度、相關接觸網工區、供電(維管)段生產調度,局供電調度接到專運線故障切除裝跳閘通知或設備異常時,及時組織相關接觸網工區進行處理。
4.3車輛系統
4.3.1既有中心現狀
本次搬遷主要涉及13條線路的探測站數據通過音頻專線話路及網絡從舊車輛監測中心設備上遷移到新建監測中心設備進行數據顯示、熱軸報警以及接收和轉發等功能。原有中心結構如圖1所示:
4.3.2新建中心
新建紅外線監測中心設計有紅外線調度臺2個(其中:康拓臺6條線路、哈科臺7條線路),5T機房設置主備機20臺。其中臨策線、額哈線及西金線共同使用1臺主機,京包線、大吳線共同使用1臺主機,包白線、呼準線、集二線、包蘭線、包西線、張集線、集包線及新恩陶線各1個主機(共8臺)。新的中心結構如圖1所示:
新中心的數據傳輸流向:探測站數據經模擬話路或數字通道上傳到中心智能通訊管理機或大通道箱、交換機,落地后經由串口或TMIS網接入5T設備機房的THDS主機,再通過TMIS轉發至THDS調度中心服務器(圖形工作站),完成數據顯示、熱軸報警等。THDS調度中心服務器將紅外線熱軸數據轉發到THDS行調復示終端完成熱軸報警,同時THDS調度中心服務器通過TMIS網絡將數據轉發給THDS全路聯網接口計算機并復示到車輛段及列檢。
搬遷當天,既有紅外線調度及車輛調度中心停止使用,新調度中心正式啟用,由新調度中心完成紅外線熱軸預報、車輛調度等功能。新中心開始使用后,對新中心的工作情況進行觀察,及時處理各種異常問題。對前期中心切換的工作進行檢查核對,完成遷移中的部分遺留工作。新中心穩定運行后整個中心遷移工作全部完成。
4.4其它信息系統
其它信息系統根據各工種調度按需配置,按照要求安裝相應工作軟件或者建立網頁快捷方式。
5.總體搬遷方案制定與實現
以呼和浩特鐵路局集團公司調度指揮中心搬遷為例,搬遷共分為三個階段,即調度指揮大廳搬遷、計劃調度大廳搬遷和辦公室搬遷。
5.1調度指揮大廳搬遷
(1)第一批搬遷
①時間:6月22、23日8時00分至18時00分。
②搬遷地點:新調度樓八樓調度大廳。
③搬遷調度臺:紅外線調度一、二臺。
④注意事項:搬遷后的紅調一臺與紅調二臺名稱互換”,管轄范圍重新調整。搬遷時遇車輛強熱、激熱報警時,停止設備切割及搬遷工作,處理完畢再開始搬遷。
(2)第二批搬遷
①時間:6月24日9時00分至12時00分。
②搬遷地點:新調度樓八樓調度大廳。
③搬遷調度臺:按照高鐵值班副主任臺,集呼、呼包客專、包新、集賽、包環5個列車調度臺,供電綜合、大包一(含張集)、大包二、大包三、大包四、包惠一、包惠二、包西8個供電調度臺,機調二至四臺,客運、特運、貨運(含特勤)、車輛、動車、集裝箱臺,集通、呼準合署臺、CTC備份臺及仿真系統順序依次搬遷。
供電調度臺8點至12點搬遷。搬遷順序為:供電綜合、大包一(含張集)、大包二、大包三、大包四、包惠一、包惠二、包西9個供電調度臺。共計30個調度臺。
④注意事項:呼包臺防災系統須在24日1:40-4:20京包客專呼包段天窗內切割搬遷;搬遷當日呼和電務段需提供43臺TDCS/CTC備用機(部分設備利舊);客調臺、特調臺搬遷時需局保密辦同時配合。
⑤調度臺交接安排
調度二班上述各臺調度員,于8時00分到新調度樓八樓調度大廳上崗,熟悉本臺工作,掌握本管區實時情況,在設備切換后擔負本臺指揮組織工作,所用設備及組織正常后告知原調度臺,并及時向搬遷工作組匯報。
當日值白班的一班人員在舊調度樓參加接班會,仍在原調度大廳原調度臺值班,其中列調需在接班后手工繪制運行圖以備應急之需。設備割接完畢,運行正常后,接到新調度臺通知后,離崗到新樓本臺進行交接。
(1)第三批搬遷
①時間:6月25日9時00分12時00分。
②搬遷地點:新樓八樓調度大廳。
③搬遷調度臺:按照值班主任、生產值班副主任、安全值班主任、行車指導臺,張集、集大、集旗、賽二、旗呼、呼東、包杭、杭惠、額梧、臨策10個列車調度臺,京包計劃、集二計劃、包環計劃、包蘭計劃,大秦、快運6個計劃調度臺,機調一臺順序依次搬遷,共計21個調度臺。
④注意事項;呼和電務段需提供30臺TDCS/CTC備用機(部分設備利舊);10時30分日班計劃碰頭會及貨運日計劃審批會在八樓調度大廳班中會議室召開;新樓六樓電視電話會議室16:30起開始使用,17:00與站段對話會在新樓六樓電視電話會議室進行;25日晚交接班在新樓六樓的調度交接班室進行。
⑤調度臺交接安排
調度一班上述各臺調度員,于8時00分到新樓調度大廳(八樓)上崗,熟悉本臺工作,掌握本管區實時情況,在設備切換后擔負本臺指揮組織工作,所用設備及組織正常后告知原調度臺,并及時向搬遷領導小組匯報。一班的值班主任、值班副主任到新樓負責組織指導。
當日值白班的三班人員在舊調度樓參加接班會,并在原調度大廳原調度臺值班。本次搬遷涉及調度臺列調需在接班后手工繪制運行圖以備應急之需。設備割接完畢,運行正常后,接到新調度臺通知后,離崗到新樓本臺進行交接。
5.2計劃調度大廳搬遷
(1)搬遷時間:6月26日8時30分至11時30分。
(2)搬遷地點:新樓七樓調度大廳
(3)搬遷調度臺:施工、計劃、機車、貨運、客運、特運、供電、車輛調度室共計50個調度臺
(4)注意事項:盡量利用各工種計劃編制空檔搬遷,減少對計劃編制的影響。搬遷順序:特調計劃、列工計劃、施工調計劃、供電調計劃、客調計劃、機工計劃、貨調計劃,其他特勤、日勤崗位。
5.3辦公室搬遷
各工種調度臺順利搬遷后,日勤辦公室由本室人員負責搬遷。
6.結束語
調度指揮中心各系統配置復雜,涉及專業較多,因而要對搬遷流程進行深入分解,制定詳細搬遷方案,為今后各調度中心搬遷提供搬遷標準流程,簡化搬遷步驟,節省人力、財力、物力,以實現調度指揮中心搬遷與運輸生產正常進行的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