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超群 石悸鋒
摘 要:雖然,我國在水利水電工程的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各項新技術也得到了普遍應用。但是,在施工程中,仍就存在著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本文旨在結合目前新技術的應用分析存在的環境問題,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以期在追求經濟發展同時實現環境的保護。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新技術;環境保護
引 言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日益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增長,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隨著我國天然能源逐漸減少、環境惡化等問題日益嚴重,國家對資源的把控越來越嚴格。因而水利水電資源是當前最重要的生產資源之一,對我國生產力水平的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同時,水利水電工程經濟效益高且社會效益高,并且能夠對水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但是,若要保障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的同時,不破壞周遭環境,使得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統籌兼顧,并非易事。因此,相關部門及單位必須強化新型技術的研究并投入使用,通過提升施工技術實現施工質量的提高。
一、水利水電工程中新技術應用
近年來由于國家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與此同時對水利工程中的施工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不斷地進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創新是目前的新任務。當前普遍運用的新技術手段為以下幾種:
(一)、GPS系統和配套的科學數據庫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初期,施工單位需要對現場進行精細勘測,同時收集數據以完善施工方案的設計,并且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數據種類紛雜,數據量大。GPS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發揮了充分的作用,它可以在收集數據的同時對數據進行分析匯總,自行生成三維數字模型,實現了數據的科學化管。該模型具有能夠直接反應各項施工參數和現場的信息的特點,并且可以進一步研究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高效的解決了在施工過程中面臨的定位困難的問題[1]。并實現了精準定位、效率高,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和物力資源。為水力水電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真空抽水技術
由于施工單位在整個工程結束前都需對基坑進行持續性排水,因而排水工作是水力水電工程施工中的基石。近年來,施工中普遍使用新型真空抽水技術,其與常規技術相比,能夠至少提高兩倍排水工作效率,電能消耗小,在保障工程的順利實施以及縮短工期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
(三)、AutoCAD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與常規性工程差別大,特別是數據運算方面相當繁瑣。而常規手工運算不但會導致工作量上升,而且運算效率和品質也不能得到應有的保障。但是AutoCAD制圖軟件改變了工程中的運算環節,并將以前平面工程技術圖轉換成三維工程圖,將晦澀、難以理解的專業技術圖紙轉換成可視化且便于理解的三維模式,同時方便得了設計師和施工人員。AutoCAD技術大大提高了技術的準確性以及科學性,保障了施工的效率[2][3]。
(四)、大體積混凝土技術
目前,由于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規模越來越大,這意味著工程的蓄水能力也越來越高。同時承壓力也就越來越大。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無疑能滿足這日益增長的需求。通過這種技術,大大提升了水力水電工程的壓力以及承重力。但是,在使用大體積混凝土技術時,其對各項實施條件的要求也比較高。施工單位需要嚴格遵循施工流程,并對施工的全過程進行嚴格管控。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施工技術得以順利的實施。
二、水利水電工程中環境保護
(一)工程施工對環境的影響
水力水電工程的進行意味著天然水文地質的改變,是對周遭天然地貌的一種破壞,容易引起泥石流坍塌等自然災害。此外,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還會導致該地區流域內地下水位的上升,進而導致周邊土地出現沼澤化、鹽堿化。
(二)環境保護措施
為提高經濟利益的同時保證社會效益,應該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提出以下幾點環境保護措施:一是加強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并設立獎懲機制,保證施工人員操作的過程中自覺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二是遵循土地規劃。若在施工時需要修建臨時建筑或破壞非施工區的土地,因在工程結束后拆除,并修復所破壞的土地。三是管控污水排放。施工單位需對污水進行分類處理,然后按照指定方式排放。四是管控固體廢物。施工單位需要將固體廢物運輸到指定的存放場所和處理場所。五是減少噪音污染。施工單位需要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定采用合理的降噪措施,且無夜間機械作業。六是減少廢氣排放。七是強化對周遭文物保護工作。需提前與地方文物保護部門進行商榷,采取保護措施,避免出現人為損壞。八是施工材料的環保性。確保使用環保、可回收利用的新型材料,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環保的同時降低成本。九是引進環保技術人才,在施工的同時予以監督和幫助。
三、結論
國家大力發展水利水電工程,技術推陳出新,因此我們要在GPS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真空抽水技術、AutoCAD技術、以及大體積混凝土技術等新型技術的基礎上,強化環境保護意識。追求經濟發展同時實現環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王蕾,楊洋,趙彤彬.GIS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展望[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8(01).
[2]康明衛.水利水電自動化應用平臺標準化的技術實現[J].小水電.2018(08).
[3]肖清平,蔣為洲,唐建洲.水利工程綜合自動化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研究[J].中華建設.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