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利津縣北宋鎮的眾樂康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雞棚內,只見一只只肉雞或徘徊、或酣睡,悠然自得,聞不到一絲臭味。
“原來清理雞糞需要人工,費力還不環保。現在你看,只要一按這個按鈕,傳送帶就把雞糞自動送到雞籠的一端,既清潔又省力,也減少了雞生病的幾率。”合作社負責人郭海霞介紹。
郭海霞的3個現代化雞棚可容納5.2萬只雞,一排排立體式雞籠干凈整潔,乳頭式飲水系統、恒溫供熱系統、濕簾降溫系統、24小時不間斷換氣系統、自動化排氣系統一應俱全,還有專人打掃衛生,環境舒適、舒服,肉雞住進了 “星級”房。
“以前我有兩個鴨棚,通過鎮婦聯組織的外出參觀學習,看到現代化養雞技術既環保又省力,就回來建起了現代化雞棚。”郭海霞告訴筆者。收入也比以前好多了,去年她生病住院耽誤了兩批雞苗,還賺了40多萬元。談到收入,郭海霞高興得合不攏嘴。
全自動雞棚建起后,郭海霞一門心思撲到養雞上。她吃在雞棚,睡在雞棚,每天凌晨1點以后睡覺。“半夜零點到凌晨1點、4點到5點雞棚會降溫,就要打開增溫設備保證溫度恒定,要不然溫度不穩,雞就容易生病影響出欄率。”郭海霞說,有了現代化降溫設備,雞棚在三伏天也能保持恒定的溫度和濕度,降低了雞苗的死亡率。
2017年,不滿足現狀的郭海霞盤算著再擴大養雞規模,打算建設一個更好的雞棚。1 000多平方米的雞棚需要100多萬元的投入,把全部積蓄拿出來還是不夠,鎮婦聯幫助她申請了10萬元的貼息貸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起來才行。郭海霞覺得自己有責任帶領大家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2017年,郭海霞聯合附近5家養殖戶成立了眾樂康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如今,在她的帶動下,北宋鎮已經有8戶養殖戶加入到了現代化養雞的隊伍中。翟家村的蓋雙燕有兩個閑置的鴨棚,郭海霞主動上門和她商量鴨棚改雞棚,進行全自動養雞,從雞苗選購到飼料配備、銷售,合作社提供一條龍服務。
“如何配料,什么時候打疫苗都是海霞姐姐手把手教的。比以前養鴨子干凈了,收入也高了三四倍。”蓋雙燕介紹。
作為北宋鎮新型農民代表,郭海霞參加了北宋鎮組織開展的“頭雁領航”培訓計劃,學習了先進經驗,帶領著群眾致富。談到以后的打算,郭海霞說,她要建一座雞糞處理場,將雞糞加工成有機肥,這樣就更環保了。
據了解,北宋鎮大力推進養殖業現代化的發展,通過小額貼息貸款、幫助農戶選養殖基地等措施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目前,北宋鎮已有肉雞養殖基地7個,肉鴨養殖基地4個。
(據《中國畜牧獸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