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普服務鄉村振興觀摩活動在浙江省安吉余村舉辦,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各省、副省級城市科協黨組書記在浙江省科協和安吉縣科協的陪同下來到安吉縣余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作為“兩山”理念誕生地和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的安吉,更是拉高標桿,全力打造全國鄉村振興先導區。
科普如何服務鄉村振興?關于這個課題,安吉余村通過“科普服務鄉村振興觀摩活動”給出了鮮活的答案。
此次觀摩活動路線從“兩山”紀念石碑開始,穿過一條記載中國科協二十屆年會事記和安吉縣“綠色發展”足跡的科普風情大道,在院士林感受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院士林占地面積5.36余公頃,這里擺放了刻有院士簽名的紀念石,留下了每位院士的手模印。截至目前,已有包括秦大河、潘云鶴、梅宏在內的33位“兩院”院士在這里植樹留念。其中有13位院士分別與安吉的13家企業有長期項目合作。
本次科普服務鄉村振興觀摩活動還特別打造了一條科普長廊。通過長廊,展示安吉以“兩山示范 科普先行”為主題,在實施科普服務鄉村振興方面,做的一些探索和實踐。一是積極發揮院士、“國千”科技工作者、學會、基層“三長”等人才智力優勢做科普;二是注重陣地的建設和資源整合,把農村文化禮堂打造成為具有集培訓、傳播等綜合功能的科普陣地;三是全面運用信息化手段普及科普知識,實現由科普信息分享向科普信息服務提升。
現場展示農技協以科技為紐帶,服務涵蓋現代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其中,有兩個產業的代表——安吉白茶協會和安吉天林筍竹專業技術協會,他們在服務當地主導產業,促進產業振興,提升會員素質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踏上竹鄉,聞著茶香,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工匠的傳承,看看現場編織的竹扇、竹刻、竹編花器,感受安吉特色產業發展和匠心精神。展示作為中國第一竹鄉的安吉,是如何將一根竹子串起一條綠色生態產業鏈,做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
現場還參觀了余村村文化禮堂,回顧余村從2005年至2018年這十余年來的發展歷程和深刻變遷,展望余村2015年至2025年十年發展規劃。在文化禮堂三樓,正在舉辦天荒坪鎮農函大輔導站農科講堂,課程是“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主講老師是安吉縣科普講師團成員、安吉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曹建民,農家樂店主、家庭農場場主、農業大戶代表聽得津津有味?,F場還有農技站站長就安吉蔬菜栽培進行現場演示教學。如今的農村文化禮堂,已成為農村主要的科普教育陣地。
在余村數字電影院,建有科普中國·鄉村e站,關注科普中國APP可以查看到從中國科協到省到市到縣四級科協發布的所有科普信息。科普信息員更是能夠通過所管理的微信群,精確分類、推送你所需要的科普信息服務。
在余村電影院,兩位專家圍繞貫徹全國生態環保大會精神,踐行兩山理念,科普服務鄉村,開展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學習活動。
(據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