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光照強、氣溫水溫高、雷陣雨多,既是水產養殖的主要季節,也是易出現暴發性疾病、浮頭泛塘等重大損失的季節。水生動物隨著氣溫和水溫的升高其攝食量增加、生長加快、耗氧量增加,而環境中的物質循環、藻類繁衍和微生物耗氧量也會大增,因此在養殖管理上建議廣大養殖戶具體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要堅持每天巡塘。高溫季節,要密切注意觀察魚、蝦、蟹等水生養殖動物的吃食情況和行為,并做到投喂飼料“四定”(定質、定量、定位、定時)、施肥“四看”(看魚、看天、看水、看季節);在雷陣雨或悶熱天氣,要及時發現缺氧預兆,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浮頭泛塘事故的發生。
要做好水質調控。當水溫高于35℃時,要合理加高水位,但要注意圩埂安全,增加水體容量,保證水質的相對穩定。可適量換水,根據水質合理施肥,以施追肥為主,一般宜少量多次,忌一次性大量施肥,同時可定期潑灑光合細菌、EM菌等生物制劑,保持水質的“肥、活、嫩、爽”。
要控制好飼料投喂量。高溫季節養殖對象的攝食量增加,在靈活掌握“四定”要求進行投喂的同時,要根據天氣、水質、養殖對象的活動情況、吃食時間和殘飼量等進行調節,控制好飼料的投喂量,不宜過多投喂,從而造成浪費,天氣異常時吃食過飽更易缺氧浮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要合理使用增氧機械。要把增氧機作為增產機而不是救命機來使用。為保持適宜的水體溶氧量,可在晴天中午開機1~2小時,減少晚上水體的耗氧和浮頭的風險。在天氣異常時要及時開啟增氧機械,開機的持續時間要因天制宜。
要重視病害防治。夏季水溫高、病毒和細菌的繁衍速度較快,也是疾病多發的季節。高溫季節許多養殖戶會經常使用消毒劑、除藻劑、殺苔劑等來進行防治疾病,但要根據藥物的特性、養殖對象、水環境、天氣等情況來合理使用,一旦使用不當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要提高安全意識。先要對池塘的配套電力設施進行檢修,防止線路老化漏電造成事故。其次要注意夏季高溫室外作業時做好防暑降溫、雷雨天氣防雷電等,防止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據甘肅農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