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蕓,蔣 倩,楊永花,孫 璐,周 銘,劉成富
(1.甘肅農業大學 園藝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2.蘭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70)
蔣倩為通訊作者。
觀賞海棠(Malusspp.)為薔薇科蘋果屬灌木或小喬木,是中國的傳統名花之一,其姿態瀟灑,花開似錦,具有適應性強,耐寒、耐旱的特性,常作為城市綠化、美化的觀賞花木,在園林植物造景配置中可叢植或群植,觀賞價值極高,綠化效果出眾,應用范圍極為廣泛[1]。
觀賞海棠的抗寒性研究已有報道[2],韓玲玲等[3]對內蒙古包頭市引種的紅寶石、珍珠、亞當、西府海棠、鉆石等觀賞海棠的抗寒性研究表明,抗寒性強弱依次為紅寶石>珍珠>亞當>西府海棠>鉆石;李萍萍[4]對山東省15個觀賞海棠品種的抗寒性研究顯示,各品種的抗寒性強弱有較大差異。蘭州地處西北內陸,冬季漫長且較寒冷,雨雪少,因此,低溫凍害是影響園林植物生長與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5]。為此,通過對凱爾斯、雪球、火焰、草莓果凍、紅麗、絢麗6種觀賞海棠在不同低溫脅迫下的電導率、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相關生理指標的測定,運用綜合評價方法,研究其在蘭州地區的抗寒性表現,旨在為選用本地耐寒性觀賞海棠品種提供理論依據。
供試材料為蘭州市園林科研所提供的6個觀賞海棠品種凱爾斯(Kelsey)、雪球(Snowdrift)、火焰(Flame)、草莓果凍(Strawberry Parfait)、紅麗(Red Splendor)、絢麗(Radiant)的一年生枝條。
1.2.1 取樣和材料處理 選取栽培管理條件基本相同的6個觀賞海棠品種一年生枝條,各品種按照對角線法選取長勢相近的5株,從每株上隨機采5條一年生枝條,要求枝條充分成熟,粗度相近,整齊均勻,從枝條基部第3個芽處剪留長度為10 cm枝條,供試枝條先用自來水和去離子水洗滌晾干后,將任意選取的6個觀賞海棠枝條用塑料薄膜紙裝袋,置于超低溫冰箱中進行人工冷凍脅迫,脅迫溫度分別為0、-5、-10、-15、-20及-25℃,每級溫度處理10 h,將冷凍過的枝條置于4℃冰箱解凍2.5 h取出,進行各項指標的測定,每個品種的每種處理重復測3次。
1.2.2 指標測定 6個觀賞海棠品種的耐寒性指標測定,電導率采用雷磁電導儀測定[6],計算電解質滲出率及半致死溫度,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6],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法測定[6],脯氨酸含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測定[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NBT顯色法測定[7],過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愈創木酚法測定[7],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顯色法測定[7]。
1.2.3 半致死溫度確定 將所測得的相對電導率與處理溫度配合成logistic方程[8],求出該曲線出現拐點時的溫度,以此作為植物組織的低溫脅迫半致死溫度(LT50),相對電導率擬合成logistic回歸方程:
Y=K/(1+ae-bx)
(1)
LT50= -lna/b
(2)
式中:K為曲線的漸近線,即最大電解質滲出率,LT50是曲線的拐點溫度。Y為細胞傷害率,x為處理溫度,K為細胞傷害率的飽和容量,a、b是以處理溫度為自變量,以ln{(k-y)/y}為因變量的線性方程系數。
1.2.4 抗寒性綜合評價 根據各項生理指標測定值,應用隸屬函數法進行計算并綜合評價,此次試驗中相對電導率和MDA與抗寒性成負相關,故采用方程:
X(μ)=(Xij-Xmin)/(Xmax-Xmin)
(3)
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SOD、POD活性與抗寒性成正相關,故用方程:
X(μ)=1-(Xij-Xmin)/(Xmax-Xmin)
(4)
式中:Xij為各指標測定值,Xmax為不同梯度低溫處理下各指標的最大值,Xmin為各指標的最小值,累加各指標的X(μ),求出平均值,平均值越大,抗寒性越強。
1.2.5 數據分析 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統計并作圖,用SPSS 19.0軟件進行隸屬函數計算及logistic方程擬合、方差分析等。采用系統聚類法對6個品種的抗寒性進行聚類,運用皮爾遜法進行半致死溫度(LT50)的求解,并對7個生理指標變化進行相關性分析。
隨著處理溫度降低,6個觀賞海棠品種的相對電導率呈增長趨勢,-10℃之前,相對電導率緩慢上升,-10℃之后,各品種相對電導率均上升明顯;-15~-20℃,雪球相對電導率增長26.17%,居首位,草莓果凍增長22.48%,僅次雪球,凱爾斯增長17.91%,絢麗、紅麗、火焰增長均趨于緩慢。至-25℃時,各相對電導率值,草莓果凍>雪球>紅麗>凱爾斯>火焰>絢麗,-20~-25℃,草莓果凍、雪球與其他品種間相對電導率差異顯著,且值明顯高于其他品種,說明草莓果凍、雪球耐寒性遠低于其他品種(圖1)。

圖1 低溫處理下枝條的相對電導率Fig.1 The relative conductivity of ornamental crabappl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注:圖中相同溫度下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MDA是細胞膜脂過氧化產物,這種氧化會對細胞造成大的損傷,作為細胞毒害物質,其含量積累越多,表明其抗寒力越弱[9]。
隨著處理溫度降低,各品種海棠MDA含量呈上升趨勢,-5℃時,凱爾斯MDA含量最高,之后趨于緩和,-15~-20℃時,絢麗增長92.27%,凱爾斯增長58.65%,紅麗增長24.42%,-20℃下,絢麗、紅麗、火焰、雪球含量均達到最大值,-20~-25℃,草莓果凍含量持續上升,其余品種含量均下降,-25℃時,各品種含量:紅麗>絢麗>草莓果凍>凱爾斯>雪球>火焰,方差檢驗結果顯示,低溫脅迫下各品種觀賞海棠MDA含量差異顯著,故可以用MDA為單一指標評價幾種海棠的耐寒性強弱(圖2)。
為抵御低溫,植物細胞可將蛋白質、淀粉等大分子物質降解轉化為可溶性糖,以增加細胞液濃度,調節細胞滲透壓平衡,降低水勢及冰點,提高其抗寒力。溫度不斷降低時,各品種海棠含糖量呈現低—高—低的增長趨勢;0℃下,凱爾斯與其他品種差異顯著,-5~-10℃,凱爾斯與草莓果凍的增長率達43.68%及33.34%,凱爾斯增長居于首位,-10℃時,草莓果凍含糖量達最高,之后迅速下降又回升,-25℃時仍高于0℃含量,-10~-15℃,草莓果凍的含糖量降低42.45%,其余品種均呈增長趨勢,-15~-25℃,火焰增長9.2%,紅麗增長12.50%,雪球增長15.66%,-25℃下,可溶性糖含量大小為:凱爾斯>雪球>絢麗>火焰>草莓果凍>紅麗(圖3)。

圖2 低溫處理下枝條MDA的含量Fig.2 The MDA concentration of ornamental crabappl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圖3 低溫處理下枝條可溶性糖的含量Fig.3 The sugar content of ornamental crabappl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可溶性蛋白可作為細胞滲透調節物質抵御低溫,從而保護植物組織免受低溫傷害[11]。溫度持續下降時,可溶性蛋白含量總體呈高—低—高的增長趨勢,各觀賞海棠品種蛋白質含量在61.525~79.828 mg/g;0~-10℃,其含量緩慢上升,-10~-15℃,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趨勢,-15℃時,出現最低值,-20℃時,其值明顯上升,火焰增長4.72%,紅麗增長15.08%,凱爾斯增長17.91%,草莓果凍增長16.69%,絢麗增長達22.57%,增速最大;至-25℃時,各品種含量:雪球>火焰>絢麗>紅麗>草莓果凍>凱爾斯,且品種間可溶性蛋白含量差異不顯著(圖4)。

圖4 低溫處理下枝條可溶性蛋白的含量Fig.4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of ornamental crabappl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s
脯氨酸作為植物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以游離態存在于植物細胞中,可用于合成蛋白質、脂質等大分子物質,其含量與抗寒性密切相關[12]。
隨著溫度不斷降低,脯氨酸含量總體呈低—高—低的“M”波動狀態,-5~-10℃,凱爾斯下降70.41%,草莓果凍下降58.70%,雪球下降50.08%,火焰下降75.63%,絢麗下降64.56%,-20~-25℃,脯氨酸含量迅速上升,紅麗增長104.39%,火焰增長174.47%,雪球增長173.35%,草莓果凍增長211.76%,其中草莓果凍增速最大,-25℃時其在絢麗的含量低于0℃含量,且絢麗與其他品種間差異顯著(圖5)。

圖5 低溫處理下枝條脯氨酸的含量Fig.5 The proline content of ornamental crabappl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低溫初期(0~-5℃),除絢麗以外,海棠各品種SOD酶含量均有所上升,其中凱爾斯增幅最大,達82.72%,火焰次之,達39.35%;-5℃下,凱爾斯與火焰SOD酶含量出現峰值,-10~-15℃,除凱爾斯外,各品種SOD含量呈上升趨勢,-15℃下,草莓果凍、火焰、雪球與絢麗、紅麗、凱爾斯間差異顯著,-15~-20℃,雪球、凱爾斯、絢麗、火焰均呈下降趨勢,且降幅明顯;-20~-25℃,各品種含量均迅速增長,絢麗增長3.11倍,凱爾斯增長0.71倍,雪球增長0.44倍,草莓果凍增長0.07倍,其值最小。至-25℃時,SOD酶活性為草莓果凍>凱爾斯>火焰>紅麗>絢麗>雪球(圖6)。

圖6 低溫處理下枝條SOD酶的含量Fig.6 The SOD content of ornamental crabappl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POD是調節細胞內H2O2的主要酶類,起酶促降解的作用,可催化H2O2轉化為活性較低的H2O和O2,從而達到保護植物細胞膜的作用,其活性與抗寒性密切相關[14]。
0~-10℃,紅麗、絢麗、草莓果凍的POD酶活性均無明顯變化,凱爾斯先升后降,火焰、雪球先降后升,但變化幅度均不明顯,-10~-15℃,除雪球外,其余品種均呈增長趨勢;-15~-20℃時,各品種POD酶活性均迅速下降,出現最低值,-25℃時迅速上升,增幅為紅麗10.05倍,草莓果凍8.54倍,凱爾斯3.20倍,紅麗增長居于首位,凱爾斯居最后,這是植物響應低溫脅迫的保護性反應,抑制植物細胞在低溫脅迫下過氧化作用進一步加深。至-25℃,除火焰外,各含量均出現峰值,大小順序為:凱爾斯>紅麗>雪球>絢麗>火焰>草莓果凍,品種間POD酶活性差異顯著(圖7)。

圖7 低溫處理下枝條POD酶的含量Fig.7 The POD content of ornamental crabappl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利用不同溫度下各觀賞海棠品種的相對電導率值擬合非線性logistic方程,求得6個觀賞海棠枝條的半致死溫度(表1)。
將表1所示的數據,以不同溫度和相對電導率為參數進行Logistic方程非線性擬合,得到6個品種觀賞海棠Logistic方程及半致死溫度,所有方程擬合度均大于0.9,達到極顯著水平。半致死溫度越低,其抗寒性越強,其中凱爾斯的半致死溫度遠低于其他品種,達到-24.91℃;紅麗、絢麗、火焰的半致死溫度居中,均在-20~-22℃;而雪球、草莓果凍的半致死溫度最高,均在-20℃以上。

表1 供試枝條的logistic方程及半致死溫度
注:擬合度R2均達極顯著水平
以上7種指標測定6個觀賞海棠品種抗寒性強弱差異各有不同,且有研究表明,低溫脅迫下,植物的抗性反應是一個復雜的生理、生化、生態過程[15]。并且各種生理指標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單一指標很難準確地評價抗寒性強弱,故采用兩種方法進行抗寒性綜合評價。
2.9.1 抗寒性聚類分析 將6個觀賞海棠的枝條不同低溫處理后,測定各指標,選取-25℃下各指標的測定值,進行聚類,在相似系數為5的水平上,可將6個
觀賞海棠的耐寒力分為3類,耐寒力最強為凱爾斯,耐寒力次之為絢麗,耐寒力較弱為草莓果凍、雪球、紅麗、火焰(圖8)。

圖8 6個觀賞海棠品種的抗寒性聚類分析Fig.8 Cluster analysis of six ornamental crabapple varieties to low temperature stress
2.9.2 隸屬函數分析法 綜合評價6個觀賞海棠的抗寒性強弱,對各級低溫處理下的枝條測定指標后,將各指標測定值用模糊數學隸屬度公式進行定量轉換(表2)。

表2 6個觀賞海棠品種的抗寒性綜合評價
注:1.可溶性糖;2.可溶性蛋白;3.SOD酶活性;4.POD酶活性;5.脯氨酸;6.丙二醛;7.相對電導率;Zij平均隸屬度
2.9.3 抗寒性各指標間的相關性 從試驗指標測定結果分析,各指標含量變化差異較大,為進一步明確各指標間的抗寒作用過程及觀賞海棠耐寒性機制,研究植物亞細胞受凍機理[16],對耐寒性指標作相關性計算(表3)。
在0.05水平上,可溶性糖與相對電導率呈顯著正相關、與MDA呈極顯著負相關;可溶性蛋白與脯氨酸呈顯著正相關;POD酶活性與可溶性蛋白呈顯著負相關,SOD酶與可溶性糖呈顯著正相關(表3)。

表3 影響觀賞海棠抗寒性各指標間的相關性系數矩陣
注:*表示在0.05 水平(單側)上顯著相關;**表示在0.01 水平(單側)上顯著相關
隨著脅迫溫度不斷降低,觀賞海棠各品種相對電導率值不斷上升,且相對電導率持續上升的實質是植物細胞膜損傷越嚴重,抗寒性越弱。MDA含量測定結果顯示,先上升至-20℃時再下降,作為細胞膜脂發生過氧化的毒害產物,MDA可與蛋白質結合,引起膜蛋白的變性,致使質膜流動性降低、代謝生理紊亂,細胞膜活性下降,其含量升高與相對電導率升高表征結果一致,植物受低溫凍害,細胞膜透性不斷增大,產生阻礙細胞正常生活的物質更多。MDA含量迅速下降,可能是SOD、可溶性糖、脯氨酸等起作用,抑制了MDA的合成[17]。
滲透調節是植物適應低溫逆境的一種主要方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作為調節因子,可增大細胞膨壓,提高束縛水含量,防止因細胞過度失水,植物萎焉而死。試驗發現可溶性糖總體為上升趨勢,且有輕微波動狀態,海棠耐寒性越強,其含糖量越高,含量增幅越明顯。-10~-15℃,草莓果凍含糖量迅速下降39.6%,可能是由于其抗寒性較弱,在此溫度期間,脅迫溫度接近冰點溫度,需消耗自身熱量,維持正常生理活動引起的反應機制[18];脯氨酸測定結果顯示,海棠抗寒性越弱,其含量積累越多,增幅越大,反之,越小。這與劉娥娥[19]等研究結果一致,說明低溫脅迫下,植物組織可積極調動脯氨酸等內源物質來抵御凍害;在低溫變化過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總體變化幅度不大,至-15℃時,含量迅速下降,可能是低溫限制了與合成蛋白質相關的酶活性,致使其含量合成受阻。
SOD、POD是植物逆境下的抗氧化酶系統,試驗發現SOD酶活性短暫升高后又下降,之后持續保持在較穩定狀態,SOD酶活性下降,可能是MDA含量增加,抑制了其活性變化,之后由于可溶性糖等含量上升,調節了細胞滲透壓,使得MDA含量下降,SOD 恢復自身活性;研究結果顯示,脯氨酸與可溶性蛋白呈顯著正相關,說明脯氨酸有利于蛋白質的合成與積累,利于抵御低溫脅迫;可溶性糖與相對電導率呈顯著正相關,與MDA呈顯著負相關,這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20-22],一定時間范圍內,細胞遭受低溫脅迫,膜透性增強,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以增加細胞滲透壓防止內含物外滲,延緩相對電導率上升速度,此時,膜的過氧化程度較低,MDA積累較少,當脅迫溫度接近冰點溫度時,細胞有害物質MDA大量產生,相對電導率迅速上升。
6個觀賞海棠品種一年生枝條通過不同梯度低溫脅迫,其相對電導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SOD等的含量均有所上升;通過應用logistic方程,聚類分析、隸屬函數等綜合性評價方法,得出6個觀賞海棠品種的耐寒性強弱依次為凱爾斯>紅麗>絢麗>火焰>雪球>草莓果凍。
[1] 邢麗英,姜永峰,唐世勇,等.北方城市觀賞海棠品種及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林木花卉,2010(2):161-163.
[2] 付延軍,王長海,張迎新.3種觀賞海棠在寒冷地區的觀賞性及適應性的研究[J].林業勘查設計,2016(1):20-22.
[3] 韓玲玲,楊勝強,吐娜木拉,等.應用電導率法及logistic方程測定6種觀賞海棠的抗寒性[J].現代農業科技,2015(12):150-153.
[4] 李萍萍.觀賞海棠品種(系)的抗寒特性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2:1-51.
[5] 杜鵑.蘭州主要綠化植物物候學與合理配植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08.
[6] 史樹德,孫亞卿,魏磊.植物生理學指導[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88-90.
[7] 王靜紅,敖紅,張杰.植物生理生化試驗技術與原理[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3.
[8] 唐士勇.Logistic方程在果樹半致死溫度測定中的應用[J].北方果樹,1993,12(4):21-24.
[9] 王丹,宣繼萍,郭海林,等.結縷草的抗寒性與體內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季節動態變化的關系[J].草業學報,2011,20(4):98-107.
[10] 王鋮,易麗娟,周漢其.低溫脅迫對福建山櫻花抗寒生理指標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0(8):83-86.
[11] 姚勝蕊,簡令成.桃花芽越冬期間蛋白質、核糖核酸動態與抗凍性關系[J].園藝學報,1991,18(1):16-20.
[12] 劉旭梅.低溫脅迫下二十個杜鵑花品種的抗寒性評價[J].北方園藝,2017(5):60-66.
[13] 魏安志.仁用杏抗寒機理研究與抗寒物質篩選[D].楊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
[14] 武雁軍,劉建輝.低溫脅迫對厚皮甜瓜幼苗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7,35(3):139-143.
[15] 黃月華.五種桉樹苗期耐寒性能的初步研究[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2003.
[16] 王英男,齊明明,張金偉,等.水勢介導的不同脅迫對虎尾草種子發芽的影響[J].草原與草坪,2015,35(5):138-142.
[17] 姜慧,徐迎春.香櫞不同品系耐寒性研究[J].園藝學報,2012,39(3):525-532.
[18] 張保青,楊麗濤.自然條件下甘蔗品種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較[J].作物學報,2011,37(3):496-505.
[19] 劉娥娥,宗會.干旱、鹽和低溫脅迫對水稻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響[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00,8(3):235-238.
[20] 康國章,孫谷疇.H2O2和Ca2+對受低溫脅迫香蕉幼苗抗冷性影響[J].園藝學報,2002,29(2):119-122.
[21] Kratsch H A,Wise R R.The ultrastructure of chilling stress[J].Plant Cell and Environ,2000,23:337-350.
[22] 烏鳳章,王賀新,徐國輝,等.木本植物低溫脅迫生理及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林業科學,2015,8(7):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