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燕,呂孝波
(山東中石大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 257061)
油品順序輸送是在一條管道中按一定順序連續輸送多種油品的管道輸油工藝,油品順序輸送過程中會發生泵站混油和管道沿程混油。
根據油品順序輸送的要求,不同的油品之間可以用隔離器或隔離液隔離的方法輸送;也可以用相鄰的不同油品直接接觸的方法輸送。這兩種方法都會產生混油現象。采用何種方法,由管道的起伏條件和允許混油量等而定。多種油品采用順序輸送與采用多條單一油品管道輸送相比,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且產生的混油可以采取技術措施予以處理。因此,油品順序輸送成為成品油長距離管道輸送的主要方式。
針對混油的處理,可以將混油的中間一部分單獨地分切出來,再根據混油的濃度情況、純油物理性質指標的“質量潛力”(在規定的質量指標限額以上的余量)等條件,按照允許的摻混率,將混油返摻進純油里,這種方法應用較廣。對于不允許用摻混方法處理的混油,可送到煉油廠回煉,或做降級處理。
本文主要是介紹對于順序輸送產生的混油量較大,回摻困難,并且混油接收點距離煉油廠較遠不具備回煉工況的情況。結合傳統的混油處理工藝,提出了針對不凝氣的外排所做的特殊處理工序。
混油自罐區來后,經泵P-1001A/B(混油泵)升壓后,進E-1004(塔頂油氣-混油換熱器)一次換熱,再進E-1001A/B(柴油-混油換熱器)二次換熱后進T-1001(混油分餾塔)中部。
T-1001分餾塔塔頂油氣先與混油換熱后,進E-1002A/B(汽油水冷器)冷卻至40℃后進V-1001(產品及回流油罐)進行氣液分離,分離出的汽油經泵P-1002A/B(產品及回流油泵)升壓后分兩路,一路作為回流進入分餾塔頂;另一路作為汽油出裝置。分離出的含油污水送至污水系統;不凝氣至F-1001(重沸爐)燒掉。
T-1001塔底油由泵P-1003A/B(柴油泵)增壓后分兩路,一路經F-1001(重沸爐)升溫后返至T-1001下部,一路進E-1001A/B、E-1003(柴油水冷器)換熱冷卻至40℃出裝置。T-1001塔底油經燃料油泵增壓進F-1001(重沸爐)作燃料。
主要工藝流程簡圖如圖1。

圖1 工藝流程簡圖
國內已建類似的成品油末站混油處理裝置,因考慮占地等影響因素,大都沒有設計火炬燃燒系統,產品回流罐的不凝氣均是直排大氣,不僅造成了能源的浪費,更重要的是不凝氣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資,已不能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同以往混油處理裝置相比,本次設計不凝氣排放系統增加了氣液回收器和吸附過濾器的設計,能有效處理不凝氣中的各種有害成分,處理后的不凝氣接入裝置重沸爐燃氣器燃燒,從根本上解決了不凝氣外排的環保問題。
不凝氣組成如表1所示。

表1 不凝氣組成成分 %
不凝氣處理主要工藝流程簡圖如圖2。

圖2 凝氣處理主要工藝流程
產品回流罐(V-1001)產生的不凝氣首先經氣液回收器(CO-1001)初步處理,除去不凝氣中混合的液相及大顆粒固態物資,回收的液相自流返回至產品回流罐,處理后的氣相既可通過吸附過濾器進一步處理后外排,亦可返回至重沸爐燃燒器焚燒。
設備主要參數如下:
主要用途是將不凝氣中夾帶液體分離回收,設計處理量為15m3/h。
技術要求:
①分離精度:3μm;
②分離效率:液滴3~8μm 回收率≮95% ,8μm 以上≮99% ;
③操作彈性:0~120%;壓降不大于0.01MPa ;
④設備設計壓力不小于 0.48MPaG;
⑤外形尺寸:Φ800×1800mm(直徑×切線高);
⑥進出管口法蘭標準:HG/T20615-2009 PN20 RF。
氣液回收器管口見表2。

表2 氣液回收器管口
⑦設備材質:殼體 Q345R,內件316L;
⑧設備安裝方式:立式支腿安裝。
⑨筒體用材料應符合《壓力容器用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鍛件》JB 4726-2000 ,接管應符合《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GB/T 8163-2008 標準中的各項規定。
主要用途是將不凝氣中的烴類組分吸附,避免釋放到大氣中造成環境污染,不凝氣設計處理量為3.5m3/h。技術要求:
①吸附負荷:間斷操作,最大吸附強度 9.8kg/h,烴類吸附率≮90% 。
②外形尺寸:Φ1000×1800mm(直徑×切線高)。
③進出管口法蘭標準:HG/T20615-2009 PN20 RF;
吸附過濾器管口見表3。

表3 吸附過濾器管口
④設備材質:碳鋼;
⑤設備安裝方式:立式支腿安裝。
⑥筒體用材料應符合《壓力容器用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鍛件》JB 4726-2000 ,接管應符合《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GB/T 8163-2008 標準中的各項規定。
⑦活性炭吸附過濾器采用中微孔發酵的大容量、高碘值活性炭與多孔活性濾料結合的深層濾床。適合介質中有機物類(烴類凝液、表面活性類物質、潤滑脂類、氧化降解變質類殘渣)的吸附。其吸附容量是傳統活性炭床過濾器的7~10倍,且易于再生,同時對介質中存在的泡沫狀基團進行粗?;捅砻婢劢Y作用,破壞形成泡沫的彈性凝膠層,降低泡沫穩定性,使得泡沫破碎聚結。活性炭下部鋪設一層不小于5cm厚度的瓷球。要求設備能夠在吸附劑飽和后方便更換。
本項目采用了工藝先進的“不凝氣回收、過濾分離”生產技術,充分借鑒已有生產工藝,在設備制造方面全部按照國家最新標準要求,安全可靠,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張連生.成品油順序輸送混油處理方法[J].油氣儲運,2001,20 (3):15-18.
[2] 楊曉軍,宮 敬.成品油管道順序輸送混油切割及處理研究[J].油氣儲運, 2004 , 23 (4)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