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
在2017年10月底,滬上自媒體爆出網紅餐廳“趙小姐不等位”,位于上海的所有門店已經全部關閉。網友神回復:真的不用再等位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眾的目光聚焦到紅火一時的網紅店們。
追本溯源,在還沒有“網紅”概念的早期,活躍在各大論壇的蒼蠅館子,靠著口碑相傳,引發了第一波的排隊熱潮,堪稱網紅餐廳鼻祖;跨界人士擁入餐飲業,制造出網紅餐廳們前所未有的話題性和關注度;新生代網紅餐廳高舉消費升級的大旗,引領新的生活方式。
進化中,網紅餐廳能否走出“紅不過三年”的困局?
1.0:蒼蠅小館與“霸道”營銷
在成都流傳這樣一句話,“來成都沒來明婷,就虧大了!”
在老饕心中,明婷飯店有四大名菜,腦花豆腐、熗香魚、荷葉蒸肉、霸王黃喉。雖然麻、辣、嗆,但無論哪一道,都是有歷史、有故事的地道川菜。慢慢地,食客里多了很多拿著地圖、帶著單反的外地年輕人,桌子也擴大到好幾十張,喧囂的人聲里面夾雜著各種方言。
幾乎每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隱藏著這樣的蒼蠅小館——桌上有厚厚的油漬,地上一團一團的衛生紙,環境簡陋但是味道好吃。因此,盡管餐館的位置隱蔽,總能吸引食客蜂擁而至,尤其在被各大論壇、美食網站廣為報道后,成為外地游客的打卡圣地。
蒼蠅館子往往都是家庭作坊式,一間小餐館需要養活一家人,所以老板們使出渾身解數,在味道上做足功夫,以招攬和留住客人。
餐館味道好往往客人就會多,而蒼蠅小館的人員有限,便形成了一套自己認為有效的安排管理方式,通俗地說就是“江湖規矩”。客人們不以為怪,反而成為了他們的經營特點。
重慶的“莽子牛肉”也被稱為“受氣牛肉”,原因在于老板脾氣火爆而且規矩還多,例如不喝酒(飲料也算)不接待;垃圾入簍不準亂丟,不準大聲喧嘩,否則不給加牛肉。“余姐毛血旺”必須到飯點才上菜,不能單獨加菜,如果人多沒點夠,自己想辦法……這些餐館老板都足夠“傲嬌”,但憑借同樣“霸道”的口味,依然門庭若市。
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看似與用戶至上的理念背道而馳,實際上通過把老板獨特的人設與產品進行綁定,用不同尋常的“規矩”來引導用戶的口碑傳播,反而引發消費者的好奇心,也算一種“反向”營銷。當然,這種套路屬于“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消費者實際體驗之后,超出預期的味道才是留住顧客的關鍵。
2.0:跨界撞上餐飲
對食物的享受,人們總是喜新厭舊。一批跨界餐飲人的出現,顛覆了消費者對傳統餐飲的認知,原來除了“吃”,還有諸如情懷、服務、風格類環境等差異化體驗。
2013年,懸疑小說家那多先生送給妻子的周年禮物——“趙小姐不等位”開業。因其浪漫的愛情故事,加上夫婦二人都是擁有百萬粉絲的微博達人,一時之間,“趙小姐不等位”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餐廳,一座難求。
盛勢之下,其陸續在上海開了7家門店。但隨之而來的口碑落差——“在店名菜名上來一點情懷,可是菜品卻做得很不靠譜,這樣就能忽悠食客了?”給“趙小姐不等位”的關閉埋下了隱患。
的確,天馬行空的作家與烹炸煎煮的餐飲差距甚大。那多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想要留住消費者的新鮮感,就需要不斷開發受到認可的新菜品。起初開店可能只需要二十幾道菜就行,但后續每個季度都要再推出十幾個菜。顯然,這并非那多所擅長。
缺乏持續的產品創新能力,也是同時期網紅餐廳面臨的困境之一。
一年之后,同為作家的韓寒與朱威廉(“榕樹下”的創始人)、Allen Yu(米其林三星廚師)合伙創辦了“很高興遇見你”。從餐廳名、菜名到菜色都很“韓寒”,甚至服務員跟客人打招呼的用語都是“很高興遇見你”,將文藝范兒打造到極致。
韓寒的名氣,米其林大廚的手藝,這似乎是一個強強聯合的組合搭配。
據稱,開業當天有人排了7小時的隊。首戰告捷之后,“很高興遇見你”便加速擴張,在全國20個城市布局了40多家門店。然而文藝紅利支撐不了擴張速度。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很高興遇見你”蘇州圓融時代廣場店開業僅一年2個月,已于近日關門歇業。除此之外,還包括杭州銀泰店、武漢中南路店、西安金地廣場店等三家分店也傳出關門消息。
不可否認,消費情懷往往讓品牌更有記憶點和關注度。但關注度同樣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提高了品牌辨識度,但同時也提高了消費者的心理期望。“很高興遇見你”主廚是米其林三星廚師,菜品以創新菜、融合菜為主,極難標準化的后果便是分店的菜品口味和服務水準參差不齊,拖累整體品牌形象。
難以標準化是網紅餐廳的第2個困境。
“趙小姐不等位”“很高興遇見你”等網紅餐廳最火的時候,正是豆瓣、微博等平臺最為巔峰的時代。而一位名叫陳林的室內設計師從這股文藝情懷的風潮中,找到了一個新入口。
工業風的門店設計,擲骰子選菜的新奇玩法,以及“無餐具”吃海鮮的模式,讓水貨餐廳一夜成名,餐廳數量最多時曾達到70多家。
好景不長,無餐具模式也引起很多餐飲品牌的興趣,先后出現了外婆家動手吧、凈雅嗨餐廳、九鍋一堂的拿貨餐廳,這無疑讓水貨受到了沖擊。到2017年,水貨只剩下30家門店。
無論是無餐具的就餐方式,還是產品、裝修環境乃至服務方式,水貨都很容易被復制,也折射出網紅餐廳們亟待解決的第3個困境——缺乏核心競爭力。
3.0:精進者們
明婷飯店換新址了,相比以往簡陋的環境,新明婷多了幾分小清新,“確實不算名副其實的蒼蠅館子了,我們也要趕上時代的潮流啊。”老板張明福笑言,但強調還是老味道。
據美團點評發布的《2017中國餐飲報告》指出,年輕人是消費主力,他們喜歡好吃、好玩、好看、健康的餐廳,輕食簡餐、新式茶飲等具有休閑調性的品類越來越受到青睞。
與此同時,也倒逼著新生代網紅餐廳們除了環境、顏值等外在噱頭,還在餐品的多樣化、標準化和核心供應鏈上進一步精進。endprint
2016年2月,“一籠小確幸”憑借全國首創的“港式點心+花樣糖水”模式,一經推出就迅速打響知名度,門店平均排隊2小時,一天翻臺12次。
在創始人張靚看來,關起門來做研發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要保證產品的多樣化,靈感只能來自“喜新厭舊”的消費者們。“一籠小確幸”的產品研發團隊任務之一,便是收集發掘用戶需求,再將其反饋給研發人員,開發新品。由此,“一籠小確幸”持續推出了百道手作點心和花樣糖水,不時給消費者驚喜。比如“蝦餃三溫暖”這款產品,選用了黑松露、蟹粉、鵝肝三種特別的口味,并把蝦餃泡在蟲草花雞湯里,用好看的茶具盛放;把傳統的菠蘿包,做成小烏龜造型……兼具顏值、口味與創意。
產品持續開發的問題解決了,而能否實現標準化,是否具備可復制性,仍是擺在新生代網紅餐廳面前的問題,也是前輩們摔過的“坑”。
于是,“一籠小確幸”做了兩件事,一是選擇易于標準化的產品,在設計產品時便以蒸菜為主;二是建立去廚師化的中央廚房,餐品在中央廚房完成標準化制作之后,在門店的明檔式廚房進行熱加工。如此一來,提升效率的同時,也能保證分店產品口味的統一。
2017年7月,“一籠小確幸”爆出消費者食物中毒的安全事故。據創始人殷良回應,“這次事件出的問題主要在雞蛋上”,目前“一籠小確幸”的供應商基本上都更換為國內最大、最知名的商家。
做餐飲,供應鏈才是最核心的問題。哪怕只是做一杯茶。
網紅茶飲品牌“奈雪の茶”的主要原料是茶葉和新鮮水果。在推出“阿里山初露”之后,創始人彭心便以高價買斷制作工藝和產區所有的原茶;為了保證長期供應穩定品質的水果,彭心跟農戶簽訂契約,先付訂金買斷接下來3-5年的水果,然后再根據每年的行情結算尾金。除此之外,彭心甚至還在云南投產了草莓園,以保證“霸氣芝士草莓”這款產品的全年供應。
雖然前期投入的模式相對較重,但一是可以讓產品品質穩定,二是能夠建立一個相對較高的門檻和屏障。在彭心看來,更希望跟客人是一種“過日子”而不是“談戀愛”的關系。換句話說,品牌能夠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和感受,才能吸引消費者長期購買。
在精品米線市場,云味館是后起之秀的米線網紅店。做到好吃和正宗是標配,其背后的供應鏈控制方式是:
云味館與福成等上市公司進行合作,而涉及到的云南特有食材,如水豆豉、韭菜花、蘿卜丁、板藍根等,云味館選擇從云南當地進行采購,以此保證口味的正宗。
但僅僅如此,風頭一過,云味館還是難以從米線店紅海中脫穎而出。
云味館嘗試另辟蹊徑,通過在黑板上手繪茶馬古道美食地圖等元素,打造了一個專屬云南過橋米線的文化空間,營造出“世界很大,云南不遠”的氛圍。其創始人遲煥濤說,“我們做的是文創,米線館只是一個載體”。
與遲煥濤不謀而合的還有桃園眷村,后者將豆漿油條做成“詩”,已經不僅僅是一家食肆,更是希望打造一種值得回味的生活方式。
如同“服務”終成為海底撈的核心模式一樣,“文化”要成為一家網紅餐廳真正的競爭力,還需要網紅餐廳們繼續在實踐中梳理出系統性解決方案,而不是僅僅落實在店面裝修、擺盤等淺層次細節上。不過,這確實不失為一種探索的方向。
這是網紅餐廳最好的時代,也是網紅餐廳最壞的時代:進化能力決定最終的生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