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龍
分居分養,老人內心很痛苦
【案例】張老漢夫妻二人生了兩個兒子,老大在外省當工程師,大兒媳是人民教師;老二外出打工,二兒媳留在鄉下種承包地。前不久,兄弟二人簽訂了一個“贍養協議”,父親歸老二贍養,母親歸老大贍養。大兒子夫妻倆忙于工作,沒有時間看孩子、做家務,母親進城后當起了“全職保姆”。張老漢在家既要打理自己家和二兒子家的承包地,還要喂雞、喂豬,忙活自己每天的三頓飯。年近70歲的二老,天天都忙得頭昏腦脹,而且,出門一把鎖,歸來一盞燈,連說話的人都沒有。張老漢覺得這樣的日子過得實在沒意思,內心多次產生終結生命的念頭。
【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在第十八條中特別強調:“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實行分養分居、分開贍養,要充分考慮老人的精神感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條規定:“經老年人同意,贍養人之間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簽訂協議。贍養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定時輪養,鞍馬勞頓難承受
【案例】劉老漢的兩個兒子都考上了國內知名大學,哥哥畢業后留在了北京,弟弟畢業后留在了廣州,先后結婚成家。回老家過節期間,全家就兩個老人的贍養問題召開了一次家庭會,并確定由兄弟二人輪流贍養父母,一個月輪一次,負責期間二老的吃、穿、醫一切費用,后改為一年。此后,兩個兒子比著花錢,帶二老吃珍稀美味,穿最流行時髦的衣服。可隨著年歲越來越大,二老有點折騰不起,于是,提出固定在一地養老,另一地子女定期來看望。
【說法】贍養協議,屬民事協議的一種。民事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條也規定:“經老年人同意,贍養人之間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簽訂協議。贍養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和老年人的意愿。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老年人組織或者贍養人所在單位監督協議的履行。”贍養協議需經老年人同意,贍養人之間可以協商簽訂,也可以協商變更。老人要求變更贍養協議,應當得到子女和法律的支持。
分項包干,女婿沒有贍養義務
【案例】吳老太和老伴育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和女婿在農村種地,二女兒和女婿在城里開服裝店,三女兒在城里的醫院藥房工作,三女婿是醫生。吳老太和老伴在農村獨居,三個女兒與二老協商達成如下贍養協議:大女兒負責二老的伙食,二女兒負責二老的穿戴,三女兒負責吳老太和老伴的醫療,其余開銷靠二老養雞、養豬自己解決。
前些日子,二女兒不幸因車禍去世,大女兒和三女兒要求二女婿繼續履行以前三個女兒與二老協商達成的贍養協議,二女婿予以拒絕。
【說法】對于贍養費用,“分項包干”是可以的,但不能搞成“買斷”。女婿和岳父岳母是一種姻親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女婿對岳父岳母沒有贍養義務,只有協助義務。
編輯 吳忞忞mwumin@qq.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