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樞
【內容摘要】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應該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宗旨,要求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形成各種關鍵能力,從而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1]。
【關鍵詞】核心素養關鍵能力課堂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數學教育質量,培養出具備核心素養的數學人才,這是個熱點和難點。這就得需要教師迎難直上,肩負起培養高素質數學人才的責任,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素養教育理念,采用創新教學方法,實現有效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通過初中數學教學實踐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課堂教學實踐正是最有效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方式。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理性思維,讓學生主動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在給學生展示數學知識的時候,讓學生能夠認識、理解數學本質,從而聯系實際,讓學生能夠勇于探索、樂學善學;還可以讓學生利用數學思想,比如說類比、化歸、分類等,聯系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行解析,從而解決問題,數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素養、實踐創新素養等,這些都構成了學生的核心素養[2]。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1.改變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通常都是自己為主體,給學生灌輸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應當摒棄這種教學模式。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應當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去自己動手、動腦思考、去領悟,這樣解決的數學問題才能更加透徹。
比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教學重點是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會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數解。首先要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意義,讓學生自主地去思考問題。如“籃球聯賽中,每場比賽都要分出勝負,每隊勝一場得2分,負一場得1分,某隊為了爭取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場比賽中得到40分,那么這個隊勝負場數分別是多少?”這就首先需要讓學生思考這個問題中包含了哪些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而不是一開始就由老師講解,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2.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
教師在培養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改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去探究數學知識[3]。
比如在學習《空間與圖形》這一章節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采用身邊的事物,長方形的煙盒、五角星、杯子等這些客觀存在的物品進行實物教學,相對于空間的想象,實物可以更加直觀形象的講述知識,還可以采用剪紙、PPT課件、FLASH動畫的形式展現圖形各式各樣的變化,從而通過這些形式把抽象的教學變成形象的教學,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不會那么吃力,學習效果也會顯著提高;還可以通過課堂小測驗的方式,比如在學習完《一元一次方程》這一個章節以后,就可以隨機出幾道課堂的小測試,這樣教師就能第一時間的檢查教學效果,針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及時調整上課進度;還可以采用做游戲、數學小實驗的形式進行數學教學。教師在進行學生評價的時候,要看到學生進步的一面,也應當關注學生不足和缺點,讓“成績”不再是檢驗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是否學生獨立思考、是否進行合理創新、是否進行活學活用,這些都是評價指標,必要時,就行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這樣既能促使優等生再接再厲,也能促進普通學生、差生迎難而上的學習熱情。以上種種的教學方法,歸根到底就是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些方法就是新穎的切入點,能夠給學生帶來新奇感,從而使學生興奮,讓學生把學習數學由一項任務變成一種興趣和習慣。
3.培養邏輯思維,養成創新意識
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邏輯思維嚴謹,擁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所以教師應當把握這個因素,讓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邏輯對某一個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抽象概括,從而論證推理出問題。以前的學生只是簡單的把公式、定理、法則和例題解析,從而加深記憶。然后通過題海戰術,使數學記憶能夠一直存在,這樣不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數量、位置的變化》這章內容時,有一圖表題給出土豆產量與氮肥的施用量的關系,首先應該讓學生考慮圖表上反映了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氮肥施多少克土豆的相應產量以及氮肥對土豆產量的影響,遮掩漸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教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確定學生作為課堂的核心地位,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重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打造數學高效課堂,從而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樊偉.數學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25):86.
[2]李鶴.論數學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有效策略[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3(2):19.
[3]《關于“核心素養”學習的梳理與思考》[EB/OL].百度文庫.教育專區.教學研究.教學案例/設計.2015.11.
(作者單位:南京市第五十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