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蕓蕓
【內容摘要】職業高中的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容易產生隨意性、粗糙性。有效的體能訓練應當是需要合理安排的,本文結合了足球運動中的體能訓練要求,從時機選擇、方法優化及生本視角下,論述了體能訓練合理安排的實踐與思考。
【關鍵詞】職高體育體能訓練合理安排
學校體育教學的視野下,體能是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協調性、柔韌度、靈敏度等基本運動能力。體能訓練是學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從現實情況來看,體能訓練教學的不足之處在于隨意性、粗放性等,比如不管三七二十一,上課伊始先讓學生跑操場兩圈等,并美其名曰“熱身運動加體能訓練”,而這樣的所謂的體能訓練,往往對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與能力提升,都是負面影響大于正面影響的。要改變這種隨意性,那就需要加強體育訓練的合理性。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在現實教學尤其是職業高中的體育教學中做得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即使是老調重彈,在核心素養引領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也有著十分的重要性。下面從三個方面,闡述職高體育課堂上體育訓練的合理安排的相關思考。
一、體能訓練的時機選擇
針對職業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隨意性,首先要著力糾正的就是體能訓練的時機選擇問題。什么時候進行體能訓練,是一個嚴肅的科學話題,體能訓練的時機選擇是體育教師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研究表明,體能訓練實際上是一個具有包容性的概念,體能訓練還可以進一步細化為爆發力訓練、耐久力訓練、專項力量訓練等。職高體育教學本質上還是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其既注重基礎性,即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能(體育教學原本也包括技能教學,但本文著重討論體能訓練,因此本文所指的體育訓練特指體能方面的內容)訓練需要,同時也結合學生個體的體育運動興趣與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由此也可以發現,如果不注意體育教學的具體內容而寬泛地進行體能訓練,往往容易多做無用功。
二、體能訓練的方法優化
上一點著重強調了體育訓練的時機選擇問題,特別強調了在學生需要的驅動之下進行體能訓練。當然這也不是唯一的要求,比如說還需要根據學生的運動規律,在不同時間進行不同形式的體能訓練等,關于這一點不再贅述,這里再進一步強調一下體能訓練方法的優化問題。
根據筆者的經驗,當前職業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體能訓練的粗放性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給學生加大訓練量成為體能訓練的代名詞。這種對體能訓練的膚淺理解,使得學生在體能訓練中難以真正收到體能訓練的效果,也會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真正的體能訓練,應當是高度重視方法及其優化的。
仍然以上面所舉的足球運動中的跑的訓練為例,要讓學生有力量跑完球場,顯然要進行的是耐力訓練;要讓學生在截球、射門時有速度、有力度,要進行的顯然就是爆發力訓練。而這兩項訓練都與重量訓練有關。
研究表明,力量訓練過程中,關鍵就是進行神經適應的肌力訓練,這對于學生在球場上發揮持續的耐力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肌力訓練還決定著學生在球場上少受運動傷害,因為學生在球場上的運動量非常大,這會使得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肌肉被分解,而只有平常有效的肌力訓練,才能防止肌肉分解過程中造成的損傷。
根據筆者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思考,筆者以為肌力訓練的方法要進行這樣的優化:首先,要將肌力訓練分解進行,既要注意訓練量、訓練頻次,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比如說在肌力訓練的準備階段,教師可以以訓練學生的肌耐力為主,將訓練重量控制在1RM的六成至八成之間,頻次控制在10次左右。這是面向全體運動員的要求;而對于中鋒等主動隊員,在肌力訓練中則要注意訓練其最大肌力,這里用到體能訓練的基本思路,即加大訓練量,如將訓練重量提升到1RM附近,次數控制在6-8次。
進一步講,在這項訓練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運動員(學生),制定不同的訓練周期表,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一體能訓練持續的時間通常不少于6周,每周不少于4課時(每課時歷時15分鐘左右,除正常體育課之外,另外還必須有專門的訓練時間,每次不少于半個小時)。這樣,訓練時間的科學性,加上訓練方法的科學性,通常可以保證學生體能訓練的精細化、科學化,從而保證訓練的效果。
三、體能訓練的生本視角
體能訓練一定不能是粗放的,這里還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體能訓練的要求對于不同學生而言,應當允許存在著個體差異性。根據筆者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職業高中學生對體育運動是非常感興趣的,但這個興趣又常常是表面化的,只有當引導學生對包括體能在內的各項訓練真正產生興趣時,才能說學生對體育有了真正的興趣。而這也就意味著體能訓練要從學生的視角出發,意味著體育教師要建立生本視角。
生本視角意味著對學生的尊重,這就決定了體能訓練不是強迫性的,而是學生自我認知所產生的動力作用下的主動選擇。盡管這個選擇產生需要時間,但教師一定要視之為目標并進行努力。
生本視角意味著教師要尋找體能訓練與學生個體的最佳結合點。這個結合點受學生的興趣影響,受學生的身體、心理狀況影響,從這個角度講,體能訓練不只要教師精心設計預案,更要根據訓練中的具體情況對學生的訓練作出判斷。
總之,職業高中的體能訓練的安排應當是科學的、針對性強,且具有生本意義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體能訓練的作用,從而讓學生在三年的職業高中生涯中接受到合理科學的訓練,從而為其技能學習及其以后的工作選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林聯注.體能訓練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創新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4):38.
[2] 蘇文杰,朱秋生.探討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體能針對性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4(36):40-41.
[3] 劉力.職高體育教學中的體能訓練探究[J].科學中國人,2014(21).
[4] 安小祥.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及如何促進職高體育教學[J].關愛明天,2015(7).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