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著“鋼琴詩人”之稱的偉大鋼琴家、作曲家肖邦,開創性地將鋼琴作品中特有的旋律、獨特的和聲、靈活的節奏和絢麗的裝飾音的運用融會貫通,從而將鋼琴的演奏效果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在肖邦創作的鋼琴音樂作品中最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就是夜曲。肖邦所創作的夜曲以其特有的富有浪漫主義的音樂體裁和優美的旋律、豐富而細膩的情感、憂郁的情感氛圍為世人所贊頌。通過對肖邦的個人生平以及所創作的樂曲的基本情況的簡介,了解肖邦夜曲的創作背景;通過對肖邦夜曲的音樂語言特征中的旋律、節奏、和聲、調性等方面的分析探討肖邦夜曲的音樂語言風格;通過對肖邦樂曲的旋律演奏、裝飾音演奏以及踏板的運用分析肖邦夜曲的演奏技巧,從而正確地分析肖邦夜曲的音樂語言特征和演奏技巧。
[關鍵詞]肖邦;夜曲;藝術特點;演奏技巧
[中圖分類號]J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7-0096-02
[收稿日期]2018-03-16
[作者簡介]廖瑞潔(1980—),女,湖北宜昌人,碩士,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副教授。(廈門361005)一、肖邦簡介
(一)肖邦生平
肖邦,全名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生于1810年,逝于1849年,是19世紀波蘭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派別的代表性人物。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共創造出了兩百多首音樂作品。在這兩百多首音樂作品中絕大多數為鋼琴音樂作品,因此肖邦也有著“鋼琴詩人”的美譽。
(二)波蘭音樂特征
波蘭音樂是歐洲斯拉夫民族最古老的音樂文化之一,它的發展同歐洲其他民族音樂的發展有密切關系。在10世紀波蘭國家形成之前,最古老的波蘭民間歌曲在結構、節奏、旋律方面都是相當簡單原始的。
10世紀以后西歐天主教的教會音樂開始傳入波蘭,古代教會調式以及后來的大小調式也滲透進來,這對波蘭的民間歌曲逐漸產生了影響。波蘭民間歌曲與舞蹈的關系密切,許多民歌旋律就是舞蹈曲調,這是波蘭民間音樂的一個重要特點。15世紀后,波蘭的多聲部復調音樂開始得到發展,被稱為波蘭古代音樂的黃金時代。19世紀后,波蘭音樂的特點是民族意識同浪漫主義音樂潮流結合起來,偉大的代表是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他的鋼琴音樂創作不僅為波蘭而且為整個歐洲的浪漫主義音樂做出了巨大貢獻,肖邦的名字也因此在歐洲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創作背景和風格
肖邦的創作生涯根據其生活的環境可以分為兩個時期:華沙時期和巴黎時期。華沙時期(1810—1830):肖邦從出生那年開始就在華沙生活,在華沙度過了20年的光陰,這是肖邦最為無憂無慮的年華。在這一階段肖邦的創作中表現出了對生活無憂無慮的感受和充滿想象的浪漫主義情懷。同時,在這一階段肖邦的創作受到父母的影響和華沙傳統文化的影響,有著濃烈的波蘭民族音樂的色彩。巴黎時期(1830—1849):1830年波蘭起義爆發,肖邦隨其家人移居法國巴黎。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肖邦音樂創作的轉折性時期。由于對波蘭的思念加之獲悉華沙起義失敗和波蘭淪陷,使得肖邦的內心備受打擊。音樂是心靈的語言,正是由于他承受了這么多的打擊才讓他的音樂寫作風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從此開始,肖邦的音樂中出現了大量的悲劇性和戲劇性的音樂元素。肖邦把他對祖國深切的熱愛和對家鄉濃濃的思念之感運用到他的音樂創作中,使得他的音樂創作到達了人生的頂峰。
二、夜曲的藝術特點
(一)夜曲簡介
夜曲,是由愛爾蘭作曲家菲爾德所首創的一種新穎的鋼琴曲體裁。在肖邦創作的21首夜曲中,早期的音樂創作受到夜曲的首創者菲爾德的影響。在其創作的夜曲中可以看到他對大自然中夜景的描繪、對祖國故土風景的懷念,使得其創作的作品中既有對田園美景的贊頌又有著內心情感的表達。在經歷了華沙起義失敗和波蘭的淪陷之后,肖邦的音樂創作情感的表達中則出現了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和對祖國的思念以及深藏內心的革命斗志,使得整個夜曲作品中充滿了悲劇性和戲劇性的音樂元素。
(二)旋律與節奏
肖邦所創作的大量的鋼琴音樂作品,以其中的夜曲最為有名,他同時也將夜曲這一音樂體裁推向了發展的高峰時期,使得夜曲這一音樂體裁成為了浪漫主義音樂時期極具代表性的體裁之一。肖邦在音樂的旋律創作上有著驚為天人的表現。他的音樂旋律的創作富有波蘭傳統民間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藝術特征,同時也是對自身內心情感的表達。肖邦夜曲所創作出的旋律極富歌唱性。
在肖邦的夜曲中,裝飾性的旋律是通過和弦外音以及裝飾音共同構成,使得裝飾音在發揮自身作用的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抒情性作用,充分表現出了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所特有的特征。
在肖邦所創作的夜曲的節奏使用上,最為常見、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彈性節奏(Rubato)。彈性節奏是一種速度的處理手法之一,是富于變化的速度。在進行彈性節奏彈奏時,在某個音樂片段之內需要在整體上保持整段樂曲的基本速度,同時在各個單獨的節拍內速度會稍有不同。在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中,彈性節奏是最難處理的節奏類型,同時也是肖邦最為具有代表性的節奏類型。彈性節奏對于音樂創造者和演奏者而言都有著較高的難度。
(三)和聲與調性
肖邦在進行樂曲的創作時,運用了極為獨特的和聲手法。在夜曲中肖邦還將那不勒斯和弦以及線性和聲的效用最大化,使得整首樂曲的色彩更為飽滿。肖邦在進行夜曲創作時所使用的和聲更是對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和聲類型的豐富。
肖邦在自己所創作的夜曲中運用線性和聲將和聲最基本的功能性減弱了,但是這樣的處理使得和聲的效果更為模糊、和聲的色彩性更為豐富。這樣的和聲類型的運用是肖邦在音樂的音響色彩之上的創新和突破。在肖邦的夜曲中,使用了大量富有浪漫主義音樂時期調式色彩的——三度并置的調式。在肖邦的夜曲中也有著平行大小調式的交替使用。這在波蘭傳統民間音樂中也有使用。由此可以看出,波蘭傳統民間音樂以及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特征對肖邦所進行的創作的巨大影響。同時大小調的交替性使用在音樂色彩的明暗對比中有著較大的作用,使得整首樂曲有著戲劇性的音樂內涵。
三、夜曲之演奏技巧
(一)旋律
肖邦的夜曲在創作階段就有著區別于其他音樂作品的獨特之處,要想體現肖邦夜曲的獨特之處就需要我們在彈奏肖邦夜曲的過程中跟隨樂曲的進行而富有不同的變化。
因此,在進行肖邦夜曲的旋律彈奏時也要注重一定的演奏技巧。在進行肖邦夜曲的彈奏時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夜曲的整體旋律的走向趨勢,要注重旋律的線性展示。
在夜曲中旋律快速跑動部分的演奏方式就要區別于歌唱性的演奏方式。快速跑動的旋律音樂色彩華麗,就需要演奏者放松手腕,以手指緊貼琴鍵的方式彈奏樂曲。這樣才能夠將樂曲中快速跑動的旋律進行正確展示,從而彈奏出具有連貫性的音符類型。
(二)裝飾音
肖邦在進行夜曲的創作過程中,為了賦予樂曲飽滿的色彩以及獨特的音樂形象的刻畫,在夜曲中加入了許多的裝飾音。為樂曲增添了極強的連綿不絕的動感。在進行裝飾音的彈奏和表現時要像彈奏旋律一樣重視,但是夜曲中裝飾音的彈奏與旋律的彈奏有著較大的不同。
在肖邦的夜曲中,裝飾音的使用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顫音。顫音記號標在音符的上方,這樣的標記不是隨機性的而是提醒彈奏者顫音的演奏要和音符的上方助音進行交替使用。同時顫音在肖邦夜曲的使用也為這些樂曲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
在肖邦的夜曲中還用到了倚音,倚音分為短倚音和長倚音。而這兩者也有著較大的區別,短倚音可以由一個音也可以由多個音構成,短倚音也被稱為復倚音;而長倚音則一般出現在主音的前面并且還有強音,由一個音組成,而且長倚音一般與主音之間相距二度。在演奏短倚音時要注意與長倚音的區別——短倚音沒有強音,而且短倚音的時值相對較短,但是在彈奏時卻不能一帶而過,而是也要清晰地彈奏出來,如此才能夠正確地發揮短倚音的裝飾性作用。
(三)踏板的運用
在進行鋼琴音樂作品的演奏過程中,正確使用踏板能夠起到良好的營造音樂氛圍的作用。在不同的時機使用踏板,以不同的方式使用踏板,都能夠為樂曲增添不一樣的效果。在肖邦的夜曲中,使用踏板不僅僅豐富了樂曲的音樂色彩,踏板更有著一定的功能性,在表現樂曲的歌唱性等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
在了解了肖邦與夜曲之間的關系,明確了肖邦的基本創作手法和創作歷程之后,對肖邦夜曲的音樂語言的特點和基本的演奏技巧的歸納和總結對于我們使用正確的演奏技巧進行夜曲的演奏有著重要的意義。肖邦獨創的夜曲創作手法和對浪漫主義音樂的促進和貢獻是整個音樂界的一筆無價的財富。肖邦所創作的21首夜曲更是鋼琴音樂作品的無價瑰寶。
[參 考 文 獻]
[1] 紹新.肖邦[M].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
[2] 肖邦.肖邦夜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 李欣慧.肖邦夜曲的音樂語言特征與演奏探析[D].云南藝術學院,2011.
[4] 王冬陽.肖邦夜曲的歌唱性演奏技術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2.
(責任編輯:郝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