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艷霞
【關鍵詞】政治課;導入方式:課堂教學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過:“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也是如此,要想上好一堂課必須有個良好的開端,而一節課的開端就是這節課的導人環節。一個好的、設計精彩的導人能起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不同的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可采取不同的新課導入方法,即使同一教學內容也可采用不同的導課方法。
在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通過對課堂導入的不斷運用,積累了一些自認為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導人法。我在導入時經常用一些歌曲、典故、視頻、漫畫等導人新課,這樣能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整堂課有個好的開端。同時通過一些與所講課內容相關的歌曲、典故、視頻、漫畫等形式引入,也能激發出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興趣。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溫故而知新”,作為政治課,每節課的知識之間聯系比較密切,在學習新課之前,教師引導學生對上節課或前面所學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舊知進行回顧,找到新舊知識的切人點,在教師總結的基礎上引出所要學習的新知。這種方法利用了新舊知識的邏輯關系,又能通過找準連接點,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使學生對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通過復習,引出新課,做到推陳出新。這種方法也是我在導人時用得較多的方法。例如,在教學《對不良誘惑說“不”》一課時,課前通過提問形式讓學生回憶上節課內容。提出問題:我們身邊都有哪些誘惑?這些誘惑中哪些是良好的誘惑?哪些是不良的誘惑?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接著提出問題:對不良誘惑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態度呢?學生很白然地說出“拒絕”,接著教師指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拒絕不良誘惑的方法,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新課的學習。這樣既讓學生鞏固了舊知,又順理成章引出新課,點出學習的重點,做到知識的自然銜接。又如,在教學《少年能白強》一課時,引導學生回憶舊知,什么是自強?自強精神有哪些表現?自強的作用是什么?在學生回答舊知的基礎上,教師提出質疑:我們怎樣才能做一個自強的人呢?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出新課的學習,同時突出了新課的重點:培養自強品質的方法。
二、歌曲(音樂)導入法
中學生大都喜歡流行歌曲,喜歡明星,擁有自己的偶像,利用欣賞歌曲(音樂)的方式導入新課教學,是學生比較喜歡的,喜歡就感興趣,既能創設教學情境,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較快進入學習狀態,積極主動地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學《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一課時,播放付笛生的《眾人劃槳開大船》導人新課,并加上了歌詞獨白:一支竹篙呦,難渡汗洋海,眾人劃槳呦,開動大帆船:一棵小樹呀,弱不經風雨,百里森林喲,并肩耐歲寒,耐歲寒。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讓學生暢談歌曲給自己的啟示,教師總結:集體離不開個人而存在,個人也只有緊緊依靠集體才有無窮的力量。那么作為集體一員,該怎樣把自己的力量匯集到集體中去?此時,就可以因勢利導到新課學習。又如《承擔對社會的責任》用韋唯的《愛的奉獻》導入,《對外開放》時用《春天的故事》導入等。
三、漫畫、圖片導入法
以多媒體為載體,顯示一些漫畫或圖片。漫畫和圖片一般比較直觀,漫畫具有趣味性和幽默感,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恰當地把漫畫和教學內容相結合,能較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出學生的興趣。例如,教授《我有肖像權》一課時,為了引課出示一組學生熟悉的名人的照片和漫畫,如成龍、劉謙、趙本山、姚明等,讓學生說出圖片中人物的相關信息,因為學生對這些名人都熟悉,關于他們的信息能說出很多,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同學們是通過看到他們的照片和漫畫聯想到與他們有關的其他信息,這些照片和漫畫就是他們的肖像,他們對自己的肖像擁有肖像權,引出課題。在學生興趣被調動起來之后,直接提出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使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中學習知識,從而大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和教師課堂教學效果。
四、故事導入法
用故事導入新課,既簡單又實用,而且不需要太多的其他輔助條件,只要故事選擇適當就可以,故事導人也符合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心理特點。用生活中的喜聞樂見的小故事、歷史典故和寓言故事等富有哲理的故事作為素材導人新課,既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比較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學生在故事的意境中充分發揮想象,通過故事給我的啟示的討論,教師加以引導,自然導入新課。例如,在講《誠信是金》這一節時,川學生都很熟悉的“狼來了”的故事導入,學生能夠很快地說出這個故事給自己的啟示,從而引出新課的教學。又如,講授《人生自強少年始》一課時,川非洲大草原的“奧蘭河兩岸羚羊的差異”的故事導入,讓學生談故事給自己的啟示,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大自然中這一現象在人類社會中同樣存在,從而說明人要自立自強,引出所學內容。冉如,在講授《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一課時,用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導人,引導學生認識理想與現實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從而能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
五、視頻導入法
將一些影視資料通過多媒體播放導人新課,或歷史事件再現,或現實生活聚焦,生動的場景往往會直接震撼學生心靈,使學生如臨其境,情景交融,感悟其中。例如,在教學《讓我們選擇堅強》一課時,我用《千手觀音》導入,學生被震撼的表演吸引了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觀看完視頻后,我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這些演員都是什么樣的人嗎?學生很快回答:聾啞人。我接著問:是什么使這些演員在聽不見音樂的情況下,能把舞蹈表演的這么完美呢?引導學生說出堅強的一直讓他們戰勝了困難,進而導出新課。例如,在講《燦爛的中華文化》一節時,通過播放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找出其中展現的中華文化元素,學生很認真地欣賞,興趣很濃厚地參與其中。
教無定法,每一節課的導入方式是千差萬別的,當然在實際教學中,還有許多行之有效的導入方法,一節課到底應該采取什么樣的導人方式,應該根據內容和課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導入方法??傊?,不論采用什么樣的導人方式,在材料的選取上,都必須與所要學習的內容緊密相關,目的都是盡快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充分發揮其主體地位,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