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碧波 戚潘杰 張自豪 薛圓圓 皇甫珍珍
【摘 要】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樣本,通過對該院2014-2017年本科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該學院考研錄取率、過線率、考研流失率、錄取高校地區分布、錄取高校類型分類等幾個方面分析計算機學院的考研情況,并根據上述數據進行了總結,并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地方高校;計算機專業;考研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7-015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7.067
【Abstract】We make positive case study analysis for postgraduate candidate test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ents in HPU, based on the data from 2014 to 2017. The analysis covers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admission rates, crossed the line rate, graduate student turnover rate, admission schools region distribution, the level of graduate school. We also makes a brief summary and give some advic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data.
【Key words】Local college; Computer major;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0 引言
國民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具有淵博知識的高素質人才,特別是當年信息時代,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專業學生走向了考研之路[1]。在考研大軍中,地方高校的學生已成為考研的主力軍[2]。與985、211等重點學校相比,地方高校的保研名額較少,研究生招生人數有限,因此地方高校學生考研難度較大。學生心中也有一個名校夢,因此把考研當做“第二次高考”,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以期進一步提升自己、改變命運[3]。因此有必要研究地方高校學生考研現狀,通過樣本數據分析,了解和掌握考研整體動態和考研群體特征狀況[4]。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以此為依據,做好地方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 樣本的基本情況
河南理工大學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河南省與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是一所典型的地方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于1999年7月,目前學院下設5個本科專業,分別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聯網工程、網絡工程。
2 樣本數據可視化分析對比
此次數據包含了2014-2017年該學院的考研情況,數據主要包括錄取學生的基本信息(姓名、專業班級、錄取院校、考研錄取分數、錄取專業、錄取院校層次)、考研率、錄取院校層次的錄取人數,具備考研資格人數、實際參加考試人數、考研過線人數、考研錄取人數的基本統計信息。下面利用收集到的數據,從多個角度進行可視化分析和對比。
2.1 2014-2017年考研數據可視化分析
2.1.1 2014-2017年計算機學院考研率分析
通過對往年的學院人數和參加考研的人數的統計和計算,計算出考研率(考研率=錄取人數/畢業生總數)。通過對考研人數的統計和計算,我們得出了計算機學院2014-2017年考研率情況,如表1。
從表1可以看出2,從2016年開始,畢業生總人數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原因在于網絡工程專業人數減少和電子通信專業遷出至其他學院。從考研率來看,2014年以后考研率一直在降低,在經過2016年這個冰點過后,考研率開始回升,說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更多的學生對于考研的熱情在增長,考上研究生的人數也在增加。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四年的平均考研率是11.00%,與985、211等高校相比,還是有很多差距。
2.1.2 2014-2017考研流失率分析及對比
在數據統計中發現了一個現象,部分學生考研成績超過了分數線,但是未被錄取。為了描述此現象,本文計算了考研流失率:
表2給出了2014-2017年間考研過線人數、過線率、錄取人數和流失率的相關數據。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過線率為57%,流失率也達到了驚人的33.64%,幾乎占了過線人數的三分之一。過線而未錄取的潛在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1)未能通過面試;(2)未能合理利用調劑機會;(3)找到更好的就業途徑而放棄錄取;(4)因為經濟原因放棄錄取而直接參加就業[5];(5)對錄取結果不滿意而準備在第二年參加考研。
2.1.3 2014-2017考研錄取地區分析及對比
河南高等教育資源匱乏、水平較低,但同時本科生基數較大。每個考生在報考和調劑時都會面臨選擇地區的問題。為此,本文統計了近年來考生錄取院所的地區分布數據和比例,結果如表3所示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在省直轄市級別來看,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別為河南省、陜西省和北京市。河南地區高校錄取的考生比例為26.76%,表明相當一部分考生還是被本省高校錄取。排名第二的陜西省距離河南較近,而且也有較多的高等教育資源,因此也錄取了11.55%的考生。緊隨其后的北京、上海、廣東地區這些經濟發達地區對考生也有較強的吸引力。
2.1.4 2014-2017考研錄取學校分類分析及對比
河南省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匱乏,人口過億的大省僅有鄭州大學一個211高校。很多考生將考入985或者211院校作為自己考研的首選。表4給出了近年不同層次院校的錄取人數行業比例??既?11學校的學生人數較多,其次是985院校,錄取到科研所院和中科院人數和比例相對較少。由此可見,211院校對于河南考生而言,難度適中,錄取機會較大。對于期望考入985院校的考生而言,還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 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以上對計算機學院2014-2017年考研情況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從過線率數據來看,參加考試并被錄取的幾率還是比較大(2017年過線率超為57%),因此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向學生灌輸考研意識,確立遠大的志向,鼓勵報考研究生,通過考研人數基數的增加提高考研錄取人數;
第二,為了提高錄取率,需要加強對過線考生的輔導,管理機構和教師需要在面試準備、院校調劑等方面給考生進行交流,以增加考生被錄取的機會。
第三,在考研地區方面,目前考研目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北京、陜西和河南,考生應該開闊眼界,多了解其他地區的高校情況,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或者高等教育發達地區。
第四,在考研學校選擇方面,報考211學校是一個較為合理的選擇,考取985院校需要考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此外,考生應積極打破高校與研究院所之間的信息壁壘,主動了解相關研究院所的情況并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選擇并報考。
考研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量化標準,因此院校也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夯實基礎,激發學生的考研熱情和信心,通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超,周娟,謝坤武.地方院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5(17):39-42.
[2]連穎穎,陳曉麗,董珊珊,華文杰.地方師范院校大學生考研問題的探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7(05):140-142.
[3]丁彤.影響大學生考研選擇的客觀因素研究——基于上海市521個樣本的實證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6,39(02):30-37.
[4]王純杰,劉斌霞,陳嘉.基于SAS軟件的大學生考研數據統計分析[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9(01):46-53.
[5]李晶晶,孫悅.研究生自費政策對大學生考研意愿的影響[J].科技經濟市場,2015(11):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