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華
【摘 要】近年來,福山區總工會堅持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振興企業經濟、推進和諧發展的重要措施,以服務職工群眾為根本,以開展文體活動為契機,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積極發動職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活躍了職工的文化生活,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了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發展。
【關鍵詞】職工文化;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 D412.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8-028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8.132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Fushan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has insist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vitalize the enterprise economy and promote harmonious development,based on serving the workers and masses,taking sports activities as an opportunity,aiming at 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actively mobilizing employe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and actively enlivening the staff and workers.Cultural life has strengthened the cohesive force and centripetal force of enterprises,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enterprises.
【Key words】Staff culture;Cultural construction
1 區總開展企業職工文化建設的工作與實踐
工作中,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職工文化建設實際,突出抓了三個方面建設。
(1)加強領導,完善制度,形成企業行政、工會齊抓共管的合力。一是加強領導,完善建設制度。區總工會把加強企業職工文化建設納入重要工作日程,分工專門領導負責,加強企業職工文化建設,切實發揮促進保障作用;建立企業文化建設、交流、考核等項制度,做到年初有部署、專項有落實、年終有考核,以職工文化建設推動企業創新發展;二是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積極協調區委宣傳、教體等部門的工作配合和企業的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各鎮街和企業工會自身資源,發揮“職工閱覽室”、電子顯示屏、公開欄、宣傳版、標語牌、局域網和廠報等宣傳平臺作用,形成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工作合力。
(2)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充分發揮工會企業文化建設中主導作用。一是加強教育培訓,努力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充分發揮職工學校、職工之家等教育陣地作用,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職工培訓。上汽工會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每年組織2-3期職工技能培訓班,組織職工學文化、學科技、學技能;德爾福工會開展班組交流會、管理人員研討會、評選優秀員工等活動,每年有600多名業務骨干得到培訓;德爾福派克工會以“杰出周”、東洋機電工會以“讀書經營”為載體,充分運用文化搭橋、活動載體、學習交流等形式,加強職工文明道德建設。據統計,全區有130多家企業建立了讀書活動小組,提升了職工的文化綜合素質。二是開展廠務公開,大力營造民主管理氛圍。各企業工會以廠務公開為契機,引導職工發揮主人翁作用,為企業和諧發展作貢獻。采埃孚工會開展“人人獻計策”活動,12個班組、110名員工提出安全生產、節能降耗、提升質量、優質服務等建議360余條,采納實施350多條,為企業創造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180多萬元;馬利酵母工會開展“每月提合理化建議”活動,收到生產管理、節能降耗、群眾熱點等項建議400余條,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1000余萬元。目前,全區有650多家建會企業開展了廠務公開活動,營造了民主管理氛圍。三是發揮陣地作用,滿足職工文體生活需求。積極發揮職工之家、文體活動、宣傳教育等陣地作用,有130多家企業建立了各種球類、舞蹈、合唱等興趣小分隊。區電業、煙臺矢崎等工會加大“職工活動中心”建設,打造設備完整、職能全面、管理規范、活動經常的交流平臺,被全總授予“職工書屋”、“模范職工小家”榮譽稱號;區總工會投資6萬余元創辦了《產業園報》,在福山電視臺創辦企業“文化之旅”系列報道,對煙臺上汽、德爾福空調、駿輝模具等30余家企業進行宣傳,擴大了工會組織的影響力;各企業工會充分利用春節、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增強了企業職工文化建設活力。
(3)貼近中心,履行職能,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全面發展。一是圍繞中心,推動發展,努力打造企業文化品牌。積極指導企業工會培育爭創一流的創新精神、吃苦奉獻的拼搏精神和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打造共性突出、特色鮮明、作用明顯、形象良好的企業文化品牌。冀東水泥工會組織小發明、小改革、小創新、小設計、小建議競賽活動,有100多人參加了“五小”競賽活動,評選出“五小”成果160多項,創造經濟效益800多萬元。員工張秀全帶領實施的“水泥磨系統提產節能降耗”改造,僅電耗一項節省資金168萬元。二是以人為本,促進和諧,豐富拓展企業文化內容。積極引導企業工會幫助職工排憂解難,為他們創造良好工作生活條件,充分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矢崎工會為緩解職工工作壓力,定期組織文藝、體育、游園、旅游等活動。去年工會為員工爭取景區游覽優惠金額100萬元,為特困家庭職工募集捐款60萬余元,每年國慶、仲秋、春節等重要節日為員工安排上門售票和包車服務,組織在崗員工一起吃年夜飯,讓他們感受到了“家”的關懷溫暖。三是典型引導,以點帶面,全面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積極培育宣揚企業典型,以點帶面,發揮示范、引導、輻射作用,激發職工的創業熱情,推動企業勞動關系和諧發展。雪花啤酒工會通過實施員工培訓、戶外拓展、征文評選、書法比賽、文化“上墻”、文體活動等企業文化建設,大力培養員工“勇于攀登、追求卓越”積極心態,用文化建設增強了企業凝聚力。四是搞好結合,增強活力,激發參與文化建設熱情。指導企業工會強化“雙贏”理念,把文化建設注入管理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等內涵,開展“奉獻崗位、建功立業”等活動,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入企業發展、民主管理、技能比賽等內容,引導職工實踐企業精神,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當前企業職工文化建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1)有的企業重視文化表現方式,忽視企業文化內涵價值。企業文化包涵企業的文化活動和企業形象,企業文化通過教育滲透將企業發展中的基本價值觀灌輸給員工,凝聚創業發展的經營理念。有的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認識不夠,將企業文化混同于員工娛樂文化,搞搞學習培訓、娛樂旅游和文體活動;有的工會將企業文化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搞搞宣傳教育、樹樹典型和表彰獎勵,忽略企業文化內涵價值,形不成企業文化的巨大推動力。
(2)有的企業文化建設定位不準,優勢作用發揮不到位。企業文化,是用文化氛圍和文化價值去管理企業,并需要企業各部門配合、共同實施;工會組織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有著不可代替的優勢和作用。有的企業工會和員工,沒有認識到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過多依賴企業的行政組織,將企業文化建設游離于生產、經營、服務、管理等工作之外,使工會組織的職能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3)有的企業工會文化工作手段單一,缺乏企業特色和創新。企業文化,應是企業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隨著職工對思想教育、文化理念接受的個性化、多元化發展,有些企業工會沒能從單一活動型的傳統模式擺脫出來,缺乏對文化活動內容、組織形式、工作手段等創新發展,仍舊繼承著傳統方式,搞搞娛樂活動、文體比賽等,缺乏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色。
(4)有的企業文化陣地建設相對滯后,工作人才隊伍后繼乏人。推動企業文化建設,陣地是保障,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當前,與職工渴望文化、參與活動的熱情相比,有的工會文化陣地建設不相適應,文化隊伍建設相對滯后;有的企業以減員增效為借口,調整工會工作人員崗位;有的工會文體骨干隊伍人才流失,后繼乏人,影響了工會職工文化的開展。
3 今后加強企業職工文化建設的措施與探索
(1)把握企業文化內涵,發揮工會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積極指導企業工會把握企業文化建設內涵,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圍繞精神文化建設,提煉企業精神,增強企業職工的凝聚力;圍繞制度文化建設,健全企業規章制度,調動廣大員工自覺性;圍繞知識文化建設,倡導企業文化氛圍,激發職工學文化、學知識、學技術的熱情;圍繞娛樂文化建設,營造企業生動活潑氛圍,滿足員工的精神生活需求,促進和諧勞動關系發展。
(2)找準工會自身定位,把好工會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工作角度。企業文化建設內涵豐富,是一項多要素、多層面、多內容的系統工程。企業行政,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直接設計、組織、實施者;企業工會,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實踐者和推動者。因此,要把握好工會工作定位,選好工作角度,主動爭取企業黨組織的領導,與企業黨政密切合作、齊抓共建,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優勢和作用,積極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
(3)著眼和諧勞動關系,強化工會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推進作用。緊緊圍繞推進企業勞動關系和諧,運用閱覽室、宣傳欄等各種教育陣地,廣泛開展學習型團隊、和諧班組、和睦家庭、平安之星、服務標兵等創先活動,營造學先進、爭先進的良好風氣和道德風尚;積極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切實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及時解決員工后顧之憂,激勵員工積極投身到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