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文 中糧集團—— 中糧糖業有限公司
食品生產企業從最初狹義的產品質量觀念,逐漸向產品質量、服務水平、生產規范等多方面的廣義質量觀念轉變,滿足客戶需求,跟隨市場發展。目前,IS O9000體系中關于企業質量管理、考核機制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符合我國現代化質量管理體系,本文針對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食品生產企業規模較小,在食品加工模式中,家庭作坊非常普遍,這類食品加工生產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控制。企業缺乏科學、嚴謹的管理機制,企業負責人的管理水平有限,僅能根據市場需求和相關質量管理文件大體應付,臨時滿足相關機構的依法檢查。在中小型食品生產企業中,有的企業雖然具備質量管理相關制度,但大多是從網站下載或者抄襲借用其他單位的管理模式,嚴重脫離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缺乏現實意義,對提高質量管理水平、規范生產流程幾乎毫無任何實質性效果。部分企業在推行質量管理制度過程中,雖然組織學習相關文件,并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但是在細節管理上缺乏嚴謹性,例如:記錄填寫不及時、準確性差,給落實考核制度帶來了阻礙。缺乏扎實理論基礎的管理制度,無法從根本上發揮質量管理機制應有的作用。
企業管理人員和相關技術人員的能力普遍低于國際化質量管理要求,從業人員的文化程度、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主要崗位人員大部分憑借工作經驗上崗,其學歷僅停留在高中專水平,對于現今技術和理念的接受能力較差,缺少管理知識,根據以往技術經驗實施管理,抵觸新型管理體系的推行。
在食品生產加工的過程中,相關的技術人員局限于工藝流程中某一部分工作,缺乏對流程整體的掌握,當遇到產品質量問題是,無法及時、準確地做出響應。針對這種情況,企業應加強內部和外部培訓,但很多企業考慮到成本支出,在培訓方面的投入較少,從事生產的一線人員不能充分理解質量安全的重要性,極易引起食品質量方面的安全隱患。
食品安全重于一切,食品生產企業應強化質量安全意識,從企業管理人員到普通一線員工都應充分意識到食品質量的重要性,積極探索出一套符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的管控機制。企業的穩定發展離不開管理層正確的決策和適當的引導,可以通過聘請專業的講師,深入貫徹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讓企業的每個員工都能清晰地了解企業質量管理機制,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工作中,兢兢業業地完成本職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確保食品質量。企業應實行產品質量管理全員參與的方式,將質量管控細節具體到各崗位,明確崗位職責,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能夠及時確定唯一責任人。在考核的同時還應制定員工激勵政策,保持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企業優勢,建設優質的企業文化。
將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有針對性地組織員工培訓,對于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列為專題進行深入講解,尤其是技術相關問題,可以向先進的企業進行學習,提高員工專業技能,更好地促進食品生產質量的提升。適當地安排外部學習,對重要崗位的知識進行及時更新,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進而促進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確保產品質量。
要想加強食品企業的管理工作,就要加強監督。在監管模式上,政府要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明確各個機構的權利以及義務,防止發生任務重疊的現象,同時建立問責機制,對經營者給以及時的糾正。同時還可以引入社會監督機制,增加消費者投訴等措施,對食品安全存在問題的企業給予曝光,規范食品企業的行為,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整治。另外,還要提升企業的信息透明度,防止由于信息不對稱影響企業信息的公開,做好企業的監察以及監督工作。
企業的經濟效益根本在于高水平的質量管理,食品行業是良心行業,食品質量安全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質量第一的理念,提高消費群體對企業的信任度,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市場,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