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長安 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市場監督管理局
作為最為基礎的社會服務行業之一,餐飲業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社會與經濟的持續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帶動了餐飲業的快速發展,快速增長的餐飲業使得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面臨的工作量、難度進一步增大,如何加強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措施就成為新形勢下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不僅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飲食的質量與安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大眾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人們對于餐飲行業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然而,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使得社會各界將焦點聚集在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上。在這樣的形勢下,加強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措施就成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要想有效保障餐飲食品安全,源頭監管不僅是基礎所在,同時也是關鍵所在。這就需要通過以下兩個方面的措施,全面加強餐飲食品源頭監管工作。一方面,加大食品原材料采購監管力度。針對餐飲行業食品原材料采購的途徑、存放進行明確的規定,通過構建供應商監管機制,建立健全有關的誠信體系,積極引導各個餐飲服務按照規定進行原材料的采購、存放。另一方面,加大餐飲食品生產加工監管力度。通過多元化措施全面宣傳“廚房亮化”,可以選擇學校食堂、大型餐館作為“廚房亮化”的試點區域,針對廚房進行遠程、動態監管,并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逐步推進“廚房亮化”。
首先,增加基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快速檢測設備的投入,同時保障監管、抽檢資金的投入,為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其次,建立明確的公示制度,拓展公示渠道,包括傳統媒體、新媒體,定期公示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結果,以此來提升檢查結果的影響力。再次,組織量化分級監管工作,嚴格按照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量化分級管理指標進行落實,致力于建設餐飲單位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包括示范店、示范街,針對消費者、餐飲企業進行積極的引導。最后,大力推進網絡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化管理責任機制,分別針對每一個餐飲單位安排對應的責任人,通過制度、責任的完善,將餐飲食品安全監管職責落實到個人,以此來提升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對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來說,僅僅通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的力量是遠遠不足的。要想切實保障餐飲食品的安全,還必須調動多方力量,通過諸多部門、餐飲行業主體的共同參與,建立監管合力。具體來說,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充分加大餐飲食品安全的宣傳工作,讓社會各界意識到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參與的意義,引導商家、消費者參與進來。通過商家的參與,明確商家的責任與義務,使得各個商家之間建立互相監督、互相幫助的良好機制,使得餐飲食品安全逐漸轉變為一種行為準則。通過消費者的參與,能夠讓消費者意識到自身在餐飲食品安全監管中的責任與權利,引導消費者正確行使自身的權利,進一步提升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范疇。
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是一項系統、漫長的工程,一蹴而就顯然是不現實的,其必然需要密切跟隨餐飲行業的發展,進行不斷的優化調整。這就需要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著手未來,建立健全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具體來說,相關部門應當綜合參考餐飲行業發展現狀、發展趨勢,針對餐飲行業行政許可、檢驗檢測、監督檢查、信息管理、社會監督、事故查處以及應急處置等諸多細節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此同時,還應當針對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進行不斷的優化調整,綜合參考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面臨的新問題,摸索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除此之外,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工作,引入多元化培訓教育體系,針對監管人員進行工作作用、專業技能、法律法規、執法能力的培訓教育,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過硬、專業能力突出的監管隊伍。
餐飲食品安全監管作為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基礎性工程??焖侔l展的餐飲行業,廣大人民群眾對餐飲安全要求的持續提升,再加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餐飲食品安全問題,加強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勢在必行。這就需要我們針對我國餐飲行業發展現狀、未來發展進行深入的分析與預測,有針對性地制定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措施,從各個方面著手,全面加大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促進我國餐飲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