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光錦 張 洋 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伴隨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升,食品安全問題越發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在此背景下,國家制定了詳細法律法規用于提高食品質量,保障食品安全與人民健康。砷(As)實為一種存在于自然界化學物質,有著多種化合物形態,比如單甲基砷酸、砷酸鹽、砷甜菜堿及亞砷酸鹽等。需指出的是,此物質往往以兩種形態而存在,即有機砷與無機砷,毒性最大的是無機態As,因而是食品安全檢測的必檢項目[1]。而對于汞(Hg)而言,同樣是一種毒性較大的重金屬元素,其能夠經食物鏈進入體內,富集于各器官,危害人體。本文在食品檢測中,應用痕量分析原子熒光法(AFS),探討其在測定As、Hg方面的應用價值。
在測定食品當中的微量元素時,如果想要得到較高的準確性,需要合理控制試驗空白值。對于原子熒光光譜法而言,其有著比較高的靈敏度,需要對器皿、試劑以及試驗用純水施加嚴格控制。對于試驗純水來講,其電阻值需大于18 MΩ;已經制備好的水,不能久放,應即可使用,避免對空氣當中灰塵、不揮發組分的吸收,而造成純水質量降低情況。在試驗時,需要多用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對待測試劑、溶液進行嚴密儲存,盡量不用玻璃器皿。如果所測元素有著比較低的重金屬含量,比如Hg等,那么需要最大程度預防器皿污染[2]。另外,在清洗玻璃器皿時,如果不徹底,同樣會影響空白值,使其出現波動或升高情況;針對那些待測液,需要使其處于密閉狀態,盡量不轉移,還應盡可能不添加助劑、試劑。當采用原子熒光法進行檢測時,所選用的還原劑及酸液均需要達到優先級的純度。
在對食品當中的重金屬進行痕量分析時,樣品消解為其最核心步驟,不僅需要較長時間,而且還與分析方法的優劣息息相關。要對樣品進行消解,主要原因就是將基體干擾清除掉,且對待測組分進行濃縮處理,使其更好地滿足相關標準與要求。另外,針對消解這一過程而言,應高效、方便,還要盡可能減少被測物損失,降低外來污染。針對As來講,其蒸汽發生效率比較高,且其他形態為零,另外,在具體靈敏度方面,差異比較大。所以,需對樣品實施消解處理,將其中的有機質清除掉,使樣品當中全部As形態,均向溶液狀態無機態As轉化。而采用原子熒光分析法檢測Hg時,具有非常高的靈敏度,在分析時,不僅要預防污染,還需避免揮發損失。借助濕法對樣品當中的總Hg進行消解,并測出,如果是高溫消解,則容易引起Hg的大量揮發。針對微波消解方法來講,其不僅適用于測定食品當中的總Hg,還適用于Cr、Cu、Pb等元素的測定,但是,對于富含有機As的食品,其并不適用。
(1)選擇合適的還原劑濃度與酸度。如果樣品基體比較簡單,那么在分析時,在各種元素酸度均允許的情況下,選擇的酸濃度應較低。如此一來,會對試劑空白的降低有利,還能減少對儀器可能造成的腐蝕情況。如果所分析的元素有著比較復雜的成分,尤其是含有Cu、Co等元素的元素,由于會對氫化反應造成干擾,所以需要將樣品酸度適當增大,這對于降低干擾有利。
(2)儀器條件的控制。通常情況下,激發光源與熒光強度之間有呈正比的輻射強度。工作電流直接影響光源輻射強度,燈電流越大,那么輻射強度也就隨之增大,但此時燈的壽命而言,會隨之縮短,特別是那些容易揮發的元素,有著比較低的熔點。當燈電流過大時,會造成陰極濺射,嚴重者還會造成熔化變形情況發生。所以,原子熒光通常選用的供電方式為短脈沖大電流,其不僅能提高信噪比,而且還能提高峰值的原子熒光強度,達到延長燈的壽命的目的。
樣品檢測目標不同,那么物質當中所含元素的基質成分、形態也就會存在差異,所采用的前處理方法不同,同樣會對結果的準確性產生直接影響。采用原子熒光光譜法對食品當中的Hg、As進行測定,需要選用有效的質量內控手段,如質控樣品檢測、空白檢測等,提高控制質量,獲得更精準的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