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洋 曹 婧 趙婷婷 葛 磊 吉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材料來源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包裝材料中選擇,通過對不同批次的樣品進行分層抽樣、隨機抽樣,獲得科學合理的樣品[1]。本文將以市面上流行的一次性碗筷為例,由于一次性碗筷在使用過程中會接觸到不同的食物類型,并且使用條件各不相同,其代表性較強。
在試驗中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需要氣相色譜儀和質譜儀,由于還需要對樣品溶液進行濃縮蒸發,因而還需要旋轉蒸發儀等設備。這些設備的精密度十分高,并且維護較為簡單,在檢驗檢測中發揮穩定,能夠對樣品進行高效的提取[2]。試劑選擇則比較多,并且大多數的試劑都是有機溶液,比如說選擇16種鄰苯二甲酸酯類混合標準溶液各1 000 mg,其中就包含了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溶液、正己烷溶液,等等。在試驗過程中,務必要做好溶液的管理工作,遵守實驗規范,避免出現混淆和打翻等失誤操作,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1.3.1 樣品制備工作
在塑化劑檢驗檢測實驗中,為了能夠模仿一次性碗筷在實際應用情況下與食物的接觸情況,本次使用純凈水模擬非油性食品,使用花生油模擬油性食品,并且采用外標法進行定量分析。在樣品制備工作中,將一次性碗筷材料進行裁剪并且打碎,將碎片放在10 mL的玻璃瓶中,加入純凈水,重復以上操作,得到4組不同的樣品材料。然后將碎片材料放在10 m L的玻璃瓶中,加入花生油,重復以上操作,得到4組樣品。將8組樣品一水一油重新分組,并且編號為A/B/C/D,將每組分別放置于室溫、50 ℃、70 ℃和90 ℃中一個小時,保持恒溫狀態,然后對塑化劑的溶出量進行檢測[3]。
1.3.2 樣品處理
將水溶出溶液取5 m L加入玻璃瓶內,加入5 m L正己烷,然后使用相關設備儀器進行震蕩萃取,2 0 min振蕩結束,靜置10min,取上清液作為樣品備用。將油溶出溶液去除5mL,加入5mL正己烷,然后利用弗羅里硅土柱進行凈化,然后上機檢測。在樣品處理過程中,需要做好凈化工作,利用無水硫酸鈉、弗羅里硅土和正己烷丙酮混合液進行淋洗,去除樣品重可能存在的組織,然后將稀釋好的樣品溶液通過凈化柱,將流出去的溶液拋棄,再利用旋蒸儀蒸發到微干,如此完成樣品的處理工作。
1.3.3 檢測工作開展
對鄰苯二甲酸酯類含量較大的樣品要進行稀釋,然后才能夠進行檢測,最后做好檢測結果的對比工作。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選擇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遷移實驗,選擇有鄰苯二甲酸酯的樣品,利用填充法進行浸泡,靜置一段時間后,將異辛烷加熱到60℃,取一定的樣品容量,做好密封工作,恒溫放置一小時后進行檢測。在檢測過程中采集樣品色度對比,顏色深且渾濁的樣品為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的含量較高,濃度較低時也需要參考方程曲線進行對照分析。
1.3.4 討論反思
通過抽樣調查,一次性碗筷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的含量較低,遷移量也比較低,對食品的污染影響較小。尤其是在快速使用后丟棄,不進行二次使用的情況下,對人體影響較小。但是如果長期使用,依然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
人們應當規范日常中的生活習慣,在選擇食物包裝容器過程中,避免使用一些塑料容器,尤其不用塑料容器裝油性食物,也不要用塑料容器進行加熱,避免塑料包裝在長期的高溫和長時間接觸、浸泡中發生塑化劑的遷移,影響人們健康。
相關食品衛生安全部門應當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法制,積極宣傳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不斷規范市場上現有的食品包裝材料情況,避免不合格的劣質產品流入市場,提高包裝材料的質量安全。相關部門還要完善塑化劑的檢測規范和標準,整合工商管理、質量監督和公安等部門,提升市場監管水平。
加大科技投入,積極研發無毒無害的塑化劑替代品,不斷提升食品包裝材料的研發水平,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減少塑化劑的危害。
在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塑化劑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加強塑化劑的檢驗檢測工作,能夠有效避免塑化劑的不良影響,規范市場發展,促進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