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麗杰 西安市糧油質量檢驗中心
真菌毒素是指曲霉、鐮刀菌、展青霉等真菌生長發育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次級代謝產物,目前已經為人們所知的就達到了400多種。真菌毒素通過對糧食、果蔬的污染,可通過飲食進入人和家畜體內,引起人和家畜的急性或慢性中毒,進而損害肝臟、腎臟及神經組織等[1]。真菌毒素對人類和家畜健康造成的嚴重危害,引起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對真菌毒素污染問題的重視。現階段至少已經有超過100個國家對糧食中真菌毒素的限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隨著各個國家把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作為強制性規定,真菌毒素檢測技術的發展速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法具有分辨率高、準確性好、靈敏度高、檢測限低等優點,是以往一段時間中小麥真菌毒素含量檢測最為廣泛應用的研究方法,搭配上合適的檢測器,基本上可以對各種真菌毒素進行檢測。但是此方法實際應用的過程當中,首先需要在樣品當中進行提取,其次要經免疫親和柱凈化,操作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檢測周期也比較長,特別是液相色譜條件的選擇以及標準系列工作溶液的配制,會對檢測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及實際工作經驗提出比較高的要求,也會對生態環境穩定性以及檢測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影響[2]。
真菌毒素對農作物及食品的影響,首先展現出的是不均勻性,真菌毒素在農作物當中的分布并不是十分均勻。其次是低水平,農作物當中平均真菌毒素含量一般都比較低。再次是真菌毒素種類相對來說比較多,一種菌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各種類型的毒素,比方:禾谷鐮刀菌可以產生玉米赤霉烯酮以及T-2毒素等,同種毒素也有可能是不同種類菌產生的。最終一個問題是,受到污染的食品基質構成成分十分復雜,比方谷物當中包含難以溶解的纖維及脂肪,也包含大量的色素及蛋白質等物質,因此想要在正式開始檢測之前完成提純工作,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真菌毒素的獲取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價格也非常高,并且黃曲霉毒素等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嚴重,因此研究人員希望可以找尋到模擬器反應原性,也可以當成真菌毒素檢測領域中的真菌毒素標準物質替代品。現階段已經研發出的替代品是
獨特型抗體。抗體可變區除去展現出抗體活性之外,還有獨特的抗原決定簇,展現出抗原的活性,是可以被其他細胞克隆并識別的,產生抗獨特型抗體。Guan等人使用抗AFM抗體的某一片段得到高特異性抗AFM抗獨特性抗體,和其他黃曲霉毒素之間不會發生任何交叉反應。以此為基礎構建出AFM和獨特性抗體之間的定量轉換公式。替代物標準曲線的半數抑制濃度是2.4 μg/mL,能夠滿足現行檢測標準當中提出的要求,因此可以在日后小麥真菌毒素含量快速檢測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得到應用[3]。
免疫層析法是以往一段時間研發出的一種快速診斷技術措施,它的工作原理是將特異抗體率先固定在硝酸纖維素膜的某一個區域當中,將干燥的硝酸纖維素膜一端浸入樣品當中之后,在毛細管的作用之下,樣品就會沿著膜的方向移動,在移動到固定著抗體的區域之后,樣品當中相應的抗原就會和此抗體之間發生特異性結合,通過免疫膠體金、熒光微球或者免疫霉染色能夠讓此區域展現出一定顏色,從而實現特異性免疫診斷這一個目標[4]。
現階段膠體金檢測技術在真菌毒素類物質檢測中得到的應用較為廣泛,具有成本低、操作難度低以及快速精準等特征,且得到了我國相關部門的認可。此技術措施實際應用的過程當中,從樣品墊位置上滴上一定量的樣品,等到開始反應之后,隨著樣品液體的流動,偶聯抗體的金顆粒就會流向抗原位置上,在抗原抗體的結合讓偶聯的金顆粒聚集到一定數量之后,就可以構成肉眼可見的紅色條帶。在加樣的液體也包含待測物質的情況下,固定在固相載體上的抗原和樣品之間的抗原競爭性結合待測物抗體,從而使碳酸纖維素膜上聚焦的金顆粒數量減少,紅色條帶的顏色就會逐漸變淺,一直到無色,充分利用上文中所說的各種特性,就可以在非常短暫的時間之內將小麥當中真菌毒素的含量檢測出來。
真菌毒素種類多、污染廣、毒性強、危害重,不僅是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也是世界性的公共安全問題。真菌毒素快速檢測技術仍會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