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忠巖 哈爾濱市食品藥品行政執法局 佟曉林 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
當前我國的食品安全穩中向好,但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快速檢測的應用,有力地為食品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1]。食品快速檢測設備在投入檢測后,改變了食品檢測人員通過簡單地看、聞、摸等判斷方法來快速檢查食品質量的狀況,給食品安全監管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下面將對快速檢測在安全保障中的應用、作用和意義進行介紹與分析。
快速檢測具有快速、準確、方便的技術特點,對食品安全的各種指標進行檢測,對危害人體健康的指標按照嚴格的規定執行。快速檢測有實驗室快速檢測和現場快速檢測兩種方式,實驗室快速檢測主要用在實驗室中,運用理化設備,兩個小時之內得到定性定量的檢測結果;而現場快速檢測一般運用快速檢測設備,在現場30分鐘之內得到定性和半定量的檢測結果[2]。下面將根據食品安全指標進行分類,探討快速檢測在各個方面的應用。
目前,對農產品可能含有添加劑或者有害化學殘留物的快速檢測方法一般為比色法,大多數情況下檢驗人員都會通過試紙或者溶液的顏色變化,來判斷產品中添加劑或有害化學殘留物的性質和殘留量[3]。現在市場中根據比色法設計的快速檢測設備有檢測試劑盒、試劑條等,也有與這些相配合的小型比色計和便攜式測速器等小型儀器,這種方法非常節約成本,而且操作方法簡便、靈活。另外,該方法得到的結果比較直觀、簡潔,可供通過肉眼比色直觀觀察、判斷,方便對大規模食品進行檢測,但是缺點是不適于對痕量物質進行檢測。
目前,對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方法主要為免疫分析技術、生物傳感器技術等。其中免疫分析技術檢測靈敏度較高、檢測速度較快,并且成本較低、使用方便、可信度可達到95%以上,所以在當前的農藥快速檢測應用中非常合適。生物傳感器技術的原理是將待檢測物和分子識別原件進行特異性結合,再將二者反應中出現的信號轉化為可以觀察到的光電信號,再通過觀察處理過的光電信號來分析待檢測物質,生物傳感器技術不但可以檢測農藥、獸藥的殘留,也被用于添加劑、微生物毒素等多個領域[4]。在食用動物方面,目前在食用動物的飼養以及疾病防治過程中,常出現大量使用各類抗生素或激素藥物的情況,獸藥殘留可能包括抗生素和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等,目前用于獸藥及抗生素的快速檢測的主要手段有放射免疫吸附檢測法、生物芯片法等,放射免疫檢測系統利用同位素標記技術檢測,靈敏度很高。
食品中的有害元素一般有砷、鉛、汞等,對于這些有毒有害元素,一般應用原子熒光光譜儀法進行快速檢測,原子熒光光譜儀具有靈敏、快速和高效等優點,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家標準方法。
第一,通過食品快速檢測,可以對食品的安全質量進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斷,為食品的抽檢進行導向,從而規避大規模檢查。而且,檢測出有質量問題的食品之后,可以送檢到有資質的檢測部門,為后續的執法提供精準的證據。第二,快速檢測是食品檢測過程中的速度保證,目前大多檢測機構的檢測過程很慢,一般需要7~15個工作日才能出具檢測報告;而應用食品快速檢測尤其是現場快速檢測,可以在30分鐘之內完成檢測,得到檢測結果,提高監管和執法的效率。另外,很多廉價且市場需求量大的食品并不適合送到檢測機構進行全面檢測,而快速檢測僅僅需要簡單地抽檢樣品,檢測成本得以降低,對設備和工作人員的要求也相對較低,適合在農村、鄉鎮等地進行現場檢測。最后,這些檢測技術不但應用范圍廣,滿足監管部門的工作需求,也可以在執法現場就得到檢測結果,對食品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顯著增加執法公信力。
現在的快速檢測仍有一些諸如靈敏度不夠、準確度不高的問題存在,所以如何提高快速檢測技術和快速檢測設備的靈敏度和準確度成為了研發工作的重點。可以對食品檢測前的處理過程進行改進,盡最大可能去除干擾項,優化檢測手段和檢測工藝,力求提高快速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度。
食品安全保障不能離開快速檢測,快速、方便的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非常重要,應該繼續加以大力發展,盡力推動食品產業向著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發展,滿足大眾對于安全飲食、健康飲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