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斌 徐雪梅 白雯靜 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
質量控制是檢驗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特別在微生物檢驗中質量控制顯得尤為重要。微生物實驗室的質量控制主要包括:實驗室內部制定質量控制標準,進行人員比對或者購買質控樣定期對實驗人員進行考核;實驗室參加外部組織及專門機構進行的室間質控評價與比對。
要做好微生物實驗室的質量控制,除了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規范化的操作程序外,更應對影響實驗的重要因素進行嚴格的管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
目前,微生物檢驗工作中最常用的培養基有脫水合成培養基和商品化即用型培養基。質控合格的培養基要嚴格按供應說明書的要求存放,大部分培養基都是陰涼干燥保存,部分還需要冷藏。開封后的脫水合成培養基,實驗室一定要按貯藏條件的要求存放,且要標注開封日期。
正確制備培養基是微生物檢驗的最基礎工作。培養基在配制過程中稱量時,為防止吸入含有有毒物質的培養基粉末,操作人員盡量佩戴口罩或在通風柜中進行。將配好的培養基分裝到適當的容器中,培養基的分裝量按要求進行分裝,不得超過容器的2/3,避免滅菌時溢出。包扎滅菌時,盛裝培養基容器的塞子必須塞緊,以免塞子松動或脫落造成污染。配制好的培養基應按說明書的要求進行煮沸滅菌、濕熱滅菌、過濾除菌等,具體按檢驗標準中的規定進行滅菌。脫水培養基在分裝或滅菌前均應完全溶解于水中。所有的培養基對熱都有或多或少的敏感性,所以培養基需要加熱助溶時,不要過度加熱,否則會使培養基的顏色變深,甚至影響培養基的質量。滅菌效果的控制是微生物檢驗者面臨的關鍵問題,對滅菌的效果應進行驗證。驗證通常采用滅菌指示膠帶或嗜熱脂肪芽孢桿菌進行,驗證時按各自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
固體培養基滅菌后的再融化,在加熱的水中或者采用流體蒸汽以及微波爐中進行,且只允許融化一次,不可用電爐直接熔化瓊脂培養基,避免營養成分過度受熱而破壞,影響微生物的檢驗結果。固體培養基滅菌或融化后,融化狀態放置不得超過8小時,剩余培養基不宜再用。商品化即用型的培養基嚴格按廠家提供的說明書使用,超過有效期的培養基不得使用。
實驗室購買來后要做培養基的質量驗收和質量控制,食品微生物用培養基按GB 4789.28-2013做質量驗收和控制;藥品檢驗用培養基應按《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做培養基的適用性檢查,驗收和質量控制合格后方可使用。
實驗室應建立菌種的保藏、傳代、管理的控制程序,在實際的工作中應按本實驗室制定的程序執行。實驗室應盡可能減少菌種污染和生長特性的改變,按制定的程序定期做好菌種的傳代和保藏以及管理工作,傳代后的菌種要做必要的鑒定或生化實驗,確保菌種的生物學特性和純度。
標準貯備菌株一般保存在-70 ℃超低溫冰箱中,這樣可以延長菌種保存的時間,避免頻繁傳代造成菌株的變異。標準菌株是用來制備工作菌株的,冷凍菌種一旦解凍轉種制備工作菌株后,不得重新冷凍和再次使用。為此實驗室最好采用小體積的凍存管來制備標準儲備菌株,每支保證一次的使用量即可。
實驗室工作菌株的傳代次數應嚴格控制,《中國藥典》四部規定不得超過5代,以防止過度的傳代增加菌種變異的風險。工作菌株不可替代標準菌株,標準菌株如果經過確認試驗證明已經老化、退化、變異、污染等或該菌株已無使用需要時,應及時滅菌銷毀。菌種必須定期轉種傳代,并做純度、特性等實驗室所需關鍵指標的確認,并及時做好記錄。
為保證儀器設備處于良好工作狀態,應定期對其進行維護和性能驗證。微生物實驗室用到的重要的儀器設備,如培養箱、冰箱等,實驗室要指定人員負責進行維護與保管,確保設備運行狀態正常且受控。微生物實驗室用到的特殊設備如高壓鍋、隔離器、生物安全柜等,操作人員要經過專業培訓后方可上崗操作。培養箱、冰箱、高壓鍋等影響實驗準確性的關鍵設備要在其運行使用過程中對其關鍵參數如溫度、壓力進行連續觀測和記錄,以免造成檢驗結果偏差。另外,實驗室還應定期做好一些容易污染微生物的儀器設備如水浴鍋、培養箱、冰箱和生物安全柜的清潔和消毒。
微生物實驗室所用的儀器應根據日常使用的情況進行定期的校準,并記錄和做必要的評定。微生物培養的溫度不但對實驗結果有直接的影響,還對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轉和正確操作起關鍵作用。相關的溫度測量裝置如培養箱和高壓滅菌器中的溫度計、熱電耦和鉑電阻溫度計,應具有可靠的質量并進行定期校準,以確保所需的精確度,溫度設備的校準應遵循國家和國際標準。
天平、重量稀釋器和標準砝碼應定期進行校準,天平、重量稀釋器使用過程應采用標準砝碼進行校準,以確保稱量的準確性。每次使用完后應及時清潔,必要時用非腐蝕消毒劑進行消毒。
容量測定設備如移液槍、移液管等應進行檢定或校準,以確保儀器準確度。對于一次性使用的容量設備,實驗室應該從具有相關質量保證的公司購買。購進后對儀器適用性進行驗證,要對其精密度隨時進行檢查。必要時應該對每批購進的定容設備進行適用性檢查。
微生物實驗室應具有進行微生物檢測所需的適宜、充分的設施條件,實驗環境應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微生物實驗室應專用,工作服區域與辦公區域應分開。
微生物實驗室應按相關國家標準制定完整的潔凈室(區)和環境監測標準操作規程,環境監測項目和監測頻率及對超標結果的處理要有書面程序。監測項目包括對空氣懸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溫度、相對濕度、換氣次數、氣流速度、壓差、噪聲等的有效控制和監測。
微生物實驗室應制定清潔、消毒的標準操作規程,實驗室在每次實驗使用前和使用后應進行消毒,并做好記錄。
因為微生物檢驗工作比較特殊,它的檢驗對象都是一些活的微生物,再加上受到外界影響因素也比較多,因此檢驗結果分析也是比較困難的。在日常檢驗工作中影響因素主要如下:①微生物存在的廣泛性,它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空氣、水、土壤等;②采集和實驗人員在樣品處理過程或其他操作步驟中樣品可能有微生物污染;③采樣人員在樣品的運輸過程中未嚴格按樣品的貯存要求貯藏樣品,造成微生物的繁殖或者死亡;④微生物在樣品或環境中分布不均勻以及微生物在原料、輔料或試驗環境中存活的可能性。這些原因很有可能造成實驗結果的誤差大和重現性差。因此,實驗室在檢驗時應盡最大程度地避免被檢樣品的污染。對實驗結果要進行全面的分析,在檢驗中發現實驗結果不符合標準規定,應進行原因調查。
異常結果出現時,應進行偏差調查。調查時應考慮的因素如下:實驗室的環境、抽樣過程中樣品的貯存條件、抽樣區的防護條件以及本樣品以往的檢驗情況等等,都要進行一一排查。找出問題,對癥解決最終報告一個準確的結果。
以上是筆者多年來對做好微生物實驗室質量控制的一些認識。總而言之,微生物檢驗整個過程十分繁瑣,影響因素眾多,要做好質量控制在日常工作中就要不怕麻煩、嚴謹細致,嚴格按所制定的程序操作。工作中發現問題多思考,多方位尋找問題產生的根源,最終解決問題是做好微生物質量控制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