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龍 安徽省淮南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
安全是指避免遭受傷害,生物安全也就是避免遭受生物危害,在實驗室檢測中涉及生物因子的操作均可能造成生物安全隱患。食品檢測前處理過程會用到大量有毒有害的試劑,這些試劑具有致癌性、易燃、易爆等特性,稍有不慎,就會給實驗室人員、周邊環境和居民帶來不可估測的損害。食品中微生物的檢測也會存在許多生物安全問題,動物性和植物性食品本身就存在感染性生物因子,加工后食品也容易遭受微生物的入侵。微生物菌種培養、接種、純化、鑒定和保存等檢測過程中生物因子也侵害實驗室工作人員,此外,紫外燈消毒可引起人體不適,甚至引發癌癥。
實驗室生物安全隱患存在于實驗室的各個環節中,稍不注意就會威脅到實驗室生命財產的安全,因此,工作人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防范這些隱患。第一,配備安全防護設備,及時更新陳舊設備,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從而起到有效防護的作用;第二,實時監控微生物檢測流程,加大質量監督的力度,避免操作中遭受生物因子的侵害;第三,微生物檢測中實驗人員應穿生物防護服,實現高級別的人身防護,徹底隔離生物因子。
①環境。實驗室測試需要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實驗室微生物測試必須遠離可能影響結果的物理因素,譬如電離輻射、噪聲和沙塵等,同時還要防止老鼠、蚊子、蒼蠅和蟑螂等易攜帶感染性生物因子的動物進入實驗室。②人員。首先,實驗室檢驗人員應具有微生物專業基礎或曾經從事過微生物檢測工作的經歷;其次,檢驗員應熟練掌握實驗室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識,熟悉微生物檢測流程;再次,實驗人員熟悉全套檢測設備,且會熟練操作,還能獨立完成微生物檢測工作;最后,實驗者應定期去參加測試設備和測試技術的培訓,并熟練掌握微生物測試的基本技能。③設備。為使實驗人員免受生物因子的威脅,實驗室應專門配備生物安全柜和高壓滅菌器,以及噴淋、洗眼等安全防護設備。④試劑耗材。微生物檢測用培養基應該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準備,培養基的配制所用溶劑和耗材也應嚴格按照標準的規定執行。此外,操作過程也需嚴謹,防止混入影響檢驗結果的雜質。創造干燥、低溫、密封和零空氣的條件來保藏菌種,一方面確保菌種存活,不受污染;另一方面避免細菌泄露,保護實驗室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食品檢測實驗室應該嚴格按照強制國家標準GB4789.1-2010的要求單獨建立微生物實驗室,具體要求有以下幾點。第一,實驗室布局要合理,辦公區與試驗區應分開,試驗區應按照試驗步驟要求分區,主要分為操作區、培養區和無菌區等。操作區可進行培養基的配制、樣品的前處理、器皿的洗滌、器具的滅菌、一些生化試驗、顯微鏡觀察和細菌的計數等,菌株的接種、純化和移植需要在無菌區進行,微生物的培養當然必須在專業培養區進行。第二,實驗室布局時要注意整個檢測流程的連貫性,區與區之間不宜設置過遠,避免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避免操作過程中的交叉污染。第三,配置微生物檢測的一系列設備,建立無菌操作的專用實驗室,配備生物安全柜,確保實驗室人員的生命安全。
食品檢測實驗室比較側重實驗檢測的流程與結果,往往忽視生物完全方面的日常管理,這樣會大大增加生物因子的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工作人員需要加大食品檢測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監管力度。第一,禁止非檢測人員進入無菌室,無菌室應保持整潔,定期對無菌室進行消毒處理,定期檢查無菌室空氣狀況,保證微生物檢測有一個相對無菌的條件;第二,規范實驗人員的行為準則,嚴格規定微生物實驗室的使用;第三,完善實驗廢棄物安全處理制度,加強監管,確保制度運行有效。
一是建立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生物安全監管管理隊伍,對實驗室每一環節進行質量監督,確保完全監督完全覆蓋整個實驗室。二是指定實驗室生物完全責任人,提高實驗人員的責任感,使實驗室人員權責分明,也能有效約束相關實驗人員。三是定期開展生物安全培訓,提升實驗室人員的生物安全防護意識,從而確保微生物檢測工作正常有序進行。四是健全獎罰機制,鞭策實驗人員自覺遵守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實驗室生物安全是實驗室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給實驗室帶來重大安全事故,即使是食品檢測實驗室也不可避免存在許多生物安全隱患,因此,食品檢測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意義深遠。食品檢測實驗室可以采取防范生物安全隱患、加大生物安全監管力度、構建標準微生物檢測實驗室、控制微生物檢測條件和建立生物安全管理體系等五點措施來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食品檢測實驗室有責任加強生物安全管理,提升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