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福生 興國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 嚴秀華 興國縣農業執法大隊
我國是果蔬生產大國,可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但是,為了提升果樹的產量和口感,在果蔬種植過程中果農往往會使用一些農藥,導致果蔬內殘留一些化學元素,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同時,農藥的使用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果蔬農藥殘留問題,采用先進的檢測技術了解果蔬的農藥殘留情況,避免農藥殘留超標的果蔬流入市場,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保障。
我國農作物種植面積廣闊,生產的果蔬數量巨大。但與此同時,我國每年使用80萬~100萬t農藥,保障農作物可以健康生長,提高農作物產量,但是卻不利于消費者的身心健康。我國很多果蔬產區都會遭受嚴重的病蟲害侵襲,因此需要使用農藥驅蟲,在農藥的使用過程中由于使用時間、使用劑量和使用頻率不科學,會造成果蔬農藥殘留甚至嚴重超標,對果蔬產地環境也會造成破壞,而受污染的土壤和水質也是果蔬出現農藥殘留問題的重要原因[1]。
固相萃取方法是一種有效的樣品前處理凈化手段。該方法可以用固體吸附劑將樣品中的目標化合物與干擾化合物相分離,進而利用洗脫液進行洗脫。該方法需要根據待檢測的農藥化學性質選用微型柱與淋洗劑,最終達到分離、凈化化合物的目的。固相萃取法有著安全、高效、便于處理的優勢,使用時可以將濃度降為之前的1%~10%。
固相微萃取法是在固相萃取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微萃取分離技術,是一種集采樣、萃取、濃縮和進樣于一體的無溶劑樣品微萃取新技術。該技術具有如下優勢:①操作時間短;②萃取裝置輕巧;③攜帶方便;④便于現場取樣。在該方法的研究發展過程中,主要涉及探針的固相涂層材料及涂漬技術、萃取方法、聯用技術的發展、理論的進一步完善等方面。固相微萃取法幾乎可以用于氣體、液體、生物、固體等樣品中各類揮發性或半揮發性物質的分析。發展至今,已在環境、生物、工業、食品和臨床醫學等領域的各個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2]。
基質固相分散萃取方法主要適用于提取凈化多種分子結構,達到除去極性農藥殘留的目的,其原理是將多種聚合物的擔體固相萃取材料和樣品共同研磨,進而得到半干狀態的混合物,然后并將其作為填料裝柱,再用不同的溶劑對柱子淋洗,把各種待測物洗脫。該萃取方法具有操作簡單、使用高效的特點,可以減少樣品損失,因此在蔬菜和水果的農藥殘留檢測中得到普遍使用。具體操作步驟如下:組織勻漿→沉淀→離心→pH值調節→樣品轉移。
加速溶劑萃取技術主要通過升溫(50~200 ℃)和加大壓力(10.3~20.6 MPa)的方法實現溶劑萃取,可以實現自動化處理。該加速溶劑萃取技術對有機溶劑用量要求不高,但是回收率較為可觀。在高溫條件下,可以實現待測物的基體被有效解吸,同時動力學溶解過程流暢,使提取的時間被縮短,進而節省溶劑用量。此外,在萃取過程中通過壓力的加大可以提高溶劑沸點,始終保持液體狀態,讓操作環境更加安全[3]。
首先,嚴禁市場上銷售高殘留農藥,利用相關法律法規對農業種植過程和農藥市場加強監管,從源頭上治理污染,解決果蔬農藥殘留問題。在果蔬種植區,要本著無公害果蔬生產理念,按照科學的技術規程進行生產,打造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整體上做到綜合利用物理、生物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科學使用農藥等。其次,要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不斷完善果蔬質量標準體系,達到國際市場標準。當前,世界各國都意識到農藥殘留危害,并且制定法律法規來規范和限制農藥的使用。我國農業部也在近年頒布了綠色果蔬生產技術規程以及《農藥合理使用準則》《農藥安全使用標準》等法規[4]。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綠色安全的果蔬,相關部門要關注果蔬種植環節,采用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加速溶劑萃取技術等加大檢測力度。此外,還要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對果蔬種植者加強培訓,進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果蔬的藥物殘留,確保消費者的利益,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