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堅 王 博 黑龍江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
隨著食品工業的不斷發展,食品添加劑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在提高食品品質的同時,也給人體健康帶來了威脅。加入了添加劑的食品在品質、保質期及感官評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一旦其含量超過一定的數值,就會給人體造成不利影響,長期食用該種食品就會導致人們出現各種疾病。因此,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就要對食品添加劑的含量進行有效控制。將離子色譜檢測技術運用于食品添加劑的檢測中,能有效提高檢測精度,為食品安全提供精確的數據支持。
離子色譜法是一種新型的液相色譜分析技術,其具有非常高的檢測精度,并且操作非常簡單。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不需要對樣品進行純化處理,能對樣品中含有的多種組分進行測定。由于離子色譜的靈敏度非常高,因此,其具有較低的檢測限度,能對高基體濃度下的低含量成分進行有效的檢測,這就彌補了傳統檢測方法在低含量成分檢測中的不足。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常用的離子色譜測定方式如下。
根據萃取方式的不同,萃取法可以分為固相萃取和化學萃取2種[1]。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要根據檢測樣品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選用。根據檢測樣品中不同組分在兩相中的溶解度和分配比不同,進而對樣品的添加劑進行純化、提取及分離等處理。當前比較常用的測定方式是固相萃取,包括離子交換、螯合樹脂及反相等,在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溶劑較少,整個萃取時間較短,工作效率高。
膜處理法的應用方式主要有電解中和、滲析、電滲析及濾膜過濾等,進而能將添加劑中的不同組分進行有效的分離,為保證檢測精度提供了可靠保障。膜處理法主要用于水溶液樣品的有效處理,在濾膜對樣品進行過濾的過程中,當樣品處于顆粒狀態時,借助微米級的微孔濾膜對樣品進行過濾分離后,直接進樣檢測。
除了以上2種常用的方法外,常用的離子色譜測定方式還有化學提取法、分解處理法及化學反應基體消除法等[2]。其中,化學提取法能直接對溶劑進行相應的提取操作,也可采用水、酸、堿及有機溶劑等對樣品進行充分溶解后進行相應的處理;分解處理法是通過將固體樣品中所含有的非金屬元素進行有效的轉化,將其變為酸根離子和陰離子,再對其進行相應的檢測;化學反應基體消除法是根據化學計量關系和化學反應特性,遵循樣品內待測組分和干擾基體的不同化學性質來進行質量測定,利用化學反應來分離待測組分和干擾基體。
由于食品主要是由分子構成的,而在分子中包含著不同的陰陽離子,因此,在食品添加劑的檢測過程中,通過對其中所含有的離子成分進行準確檢測,就可以間接獲取食品添加劑的含量。采用離子色譜法進行檢測時,選用CG50A+CS50A的色譜柱、ULimate3000Varible Wableng Detector紫外線檢測儀器。為了確保檢測精度,在整個檢測過程中,要將色譜柱的溫度始終控制在35 ℃,整個檢測過程相對簡單,并且能獲得比較高的檢測精度,為確保食品安全提供數據支持。
2.2.1 丙酸鈣
丙酸鈣具有非常優良的防腐性能,被廣泛應用于果凍、果醬、面包及飲料等多種食品的防腐中。在檢測過程中,選用C18固相萃取柱對食品樣品進行檢測,適用于絕大多數種類的食品,并且在檢測過程中對樣品所造成的污染較小,整個操作流程非常簡單,具有非常高的檢測效率。
2.2.2 雙乙酸鈉
雙乙酸鈉具有優良的抑制細菌與霉菌繁殖的能力,并且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與經濟性,常用于糕點、醬油及豆制品等食品中。采用離子色譜進行檢測時,為了提高檢測精度,可以利用雙乙酸易溶于水的性能,采用純水對其進行浸提,再對其進行過濾,進而確保檢測結果的有效性。
2.2.3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能提高食品的黏度,帶來良好的口感,部分企業為了提高食品蛋白的檢測含量,將其應用于食品的生產中,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利用離子色譜法進行檢測時,可以加入適量的冰乙酸將其中的蛋白質沉淀去除,進而避免蛋白質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這就能大大提高檢測精度,并且其操作非常簡單,可以廣泛應用于基層檢測工作中。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關注度的不斷提高,為了確保人們的飲食安全,就要對其中所使用的各種添加劑含量進行系統全面的有效檢測,進而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采用離子色譜法對食品中的添加劑含量進行科學合理的檢測,能獲得高精度的檢測數據,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