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慧君 臨滄市甘蔗技術推廣站
云南省是我國重要的蔗糖產區,而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臨滄市,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一躍成為云南省重要的蔗糖產區。由于云南省產業結構的特點,為助力蔗糖產業的發展,當地政府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大了有關蔗糖技術的投入力度,并取得了顯著成果。
在臨滄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成立了臨滄市甘蔗技術推廣站。為緊跟經濟發展走向,響應國家計劃號召,在建設區域經濟理念的指導下,市甘蔗站憑借區位優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不斷地進行技術攻關和資源建設,為全省的蔗糖產業做出了貢獻。
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蔗糖作為云南省的重要產業,已經成為了云南省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2017/2018榨季,全市甘蔗入榨面積126.12萬畝(1畝≈0.067公頃);實際入榨甘蔗560.27萬噸;平均入榨單產4.44噸/畝;平均出糖率12.69%;生產食糖71.1萬噸。全市蔗糖業實現總產值64.83 億元,占全市工農業產值24.5%。其中:農業產值23.52億元,工業產值41.31億元,產量增加,農民增收4.43億元。在國家經濟計劃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指導下,臨滄市蔗糖產業已經能夠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在市場自發調節和政策的引導下,蔗糖產業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具體原因如下。
由于此前存在諸多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象造成了諸如原料供給力不足、生產效率低下和蔗糖廠經濟效益低下等變相的資源浪費問題。為此,有關部門進行了資源布局的調整以助力蔗糖產業發展,將不適合發展蔗糖產業的地區所占有的資源轉移至具有發展優勢的地區,使優勢資源集中,合理提高蔗糖產業資源使用率。
我國作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在公有制的基礎上存在著多種經濟形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指導下,當地有關部門靈活運用政策手段和經濟手段,將原本結構單一的純公有制公司轉變為多種形式所有制。與此同時,積極吸引投資,吸納外資經濟,借鑒相關的技術資源和管理經驗,使當地蔗糖產業主體充滿活力,良好發展。
由于蔗糖制作的原材料是甘蔗,所以在進行白砂糖、赤砂糖等商品糖料之外,還應該綜合利用原材料,進行甘蔗深加工。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肥料等,也應當進行合理開發:制糖后殘留的廢蜜液,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蒸餾加工,生產出清潔能源乙醇;酵母和廢液經過處理后可以當作植物養料進行還田,進行循環利用;生產剩余的甘蔗渣,可以用來生產再生紙張和可降解物品等環保產品。總之,綜合利用原材料,充分發揮產品本身優勢是蔗糖產業發展的趨勢,有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將其列入發展規劃之中。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通過對制糖技術和制糖設備的不斷投入,我國制糖水平已經達到了和國際接軌的水平。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大量節能、環保、高效的設備被引進我國。而且,在引進外國先進設備的同時,我國也在致力于先進設備的研發。所以,在制糖產業有了先進外國設備的助力后,我國相關的高精尖科學技術也對這些設備進行了改進,使我國制糖產業的面貌煥然一新。
雖然從整體上看,云南省的蔗糖產業已經頗具規模,但是如果把切入點縮小,不難看出云南省蔗糖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落實和承擔蔗糖產業的主體是各個制糖企業,但是由于資金等諸多問題,就造成了制糖企業規模小、資金少和企業實力不夠雄厚等諸多問題。因此,為戳破虛假繁榮泡沫,使制糖產業能夠腳踏實地的良好發展,企業間應進行聯合發展,進行技術和經驗共享,以提供共同發展平臺,提高整個產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企業還應當調整產品結構,生產出能夠及時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品,從而刺激消費,使整個產業更好地發展。
為促進蔗糖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立了臨滄市甘蔗技術推廣站來專門處理蔗糖產業遇到的技術難題。在臨滄市委的統一領導下,市甘蔗站在有關政策的幫助下,對于有關制糖產業的技術資源進行了整合,使制糖產業在技術上不斷進行創新。不斷加大甘蔗科技推廣力度,通過科技措施提高甘蔗單產,市甘蔗站按照“創新培訓模式、改進培訓方法、打造培訓兩點”的工作思路,精心組織,采取以集中授課、實地講解等方式開展科技培訓。同時,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展示云蔗08-1609、云蔗05-51、云瑞07-1433、德蔗09-78、柳城05-136、柳城03-1137等甘蔗新良種,并配套展示深松深耕及開溝機械化、健康種苗(溫水脫毒)、平衡施肥、全膜覆蓋抗旱栽培、高效低毒農藥綜合防控病蟲草害等技術。
在臨滄市甘蔗站不斷的努力下,近年來,多個以科技為核心的制糖產業有關項目得到了貫徹實施,例如“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現代農業云南省甘蔗產業技術體系”“旱地甘蔗輕簡高效集成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緬北1萬畝雙高甘蔗科技園示范”等項目,加強了行業內外的技術交流,促進了制糖技術的發展,集中表現了技術項目對整個行業的導向作用。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技術項目解決了諸多由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的問題。通過諸如上述項目的貫徹實施,行業內部和科研機構能夠進行及時交流,促進了項目成果的轉化,使前期投入的技術成本帶來了更多的回報。
蔗糖產業是有關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產業,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動蔗糖產業的良好發展。不論是政策引導還是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配合,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重視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促進制糖產業的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