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群華
我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姑姑嫁到城里,經常給我帶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糖果。姑姑說城里有高大的樓房,廁所都在房子里,有火車汽車,寬敞的街道,商店飯館,電話——實在無法想象這究竟是個什么物件,因為姑姑說通過一根長長的線就能和很遠地方的人說話。我心里納悶極了,看著外面的電線,又興奮又害怕,不知道電線里是不是有人講話,猜想他們都會講些什么。
語文課上,文中一句“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打動了我。書上一幅簡單的插圖給了我巨大的想象空間,我滿腦子都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美好畫面。當時大隊部雖然有一部電話,但我們很少見到;至于樓上樓下,我實在想象不出來是什么樣子,但知道那一定很美好。偶爾在大隊部看到大人把電話機搖了半天,然后嚴肅地“喂”了半天,覺得大人太神氣了,那個黑不溜秋的電話機,讓我羨慕不已。那時我的理想就是長大以后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
后來農村實行聯產承包,生活有了大幅提高。我也經常到城里的姑姑家,見識了高樓大廈、火車汽車,姑姑帶我到飯館給我點了一盤炸蝦片和一盤韭菜炒雞蛋。第一次見識到城里飯館的味道,以至于回鄉下好長時間,炸蝦片和韭菜炒雞蛋的味道還在舌尖縈繞。
生活好轉后,大家陸續購置了自行車、手表、收音機、縫紉機、電視機等。至于電話,還遙不可及。一則鄉下沒什么重要的事需要安裝一部電話,二則近萬元的初裝費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從前的大隊部改成村委會,有什么重要事就把電話打到村委會,然后再轉達到本人。當初笨重的黑色手搖電話機換成一部桔色的按鍵式電話機,輕巧便捷,看著就讓人稀罕。
參加工作后,我如愿住進了樓房。單位食堂宿舍都在樓里。借著改革的東風,青春的熱血在我心中激蕩,我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時候,在單位兢兢業業不敢有半點馬虎,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鄉下的父母家里這時也安裝了電話,每次和父母通話時,想象著他們在電話另一端的情景,回想起小學課本的那句話,一時心緒起伏,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幾年后我和愛人相識相戀,我倆攢了些錢交了首付,貸款買了一套自己的房子。那一刻,我恍若夢中。課本那句話給我留下的印象實在太過深刻,每次生活得到改變提升一個節點時,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句話。電話越來越普及,我也早就住進了樓房,曾經認為不可能的事如今得到了實現,令人感慨不已。
信息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手機橫空出世,出現幾年后不斷更新淘汰,昔日手機行業老大諾基亞一夜之間被智能手機取代,智能手機強大的功能刷爆一切,什么新聞娛樂游戲購物社交一應俱全。現在和鄉下的父親聯系也用手機視頻,每次透過手機看到父親帶著皺紋的笑容和院子里水靈靈的綠色蔬菜時,我的心頭就會涌起陣陣幸福和快樂。
前不久,我搬進了新買的一套躍層房子,真正實現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夢想。女兒高興地在樓上樓下跑動,看哪里都新鮮。女兒的身影讓我依稀想起四十年前一個農村女孩在讀到課本中“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時的情景,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我拉住女兒的手,讓她坐下來,給她講一個四十年前關于“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