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玲
(北票市三寶鄉農業技術服務站,遼寧 北票 122100)
北票市大三家鄉三家村科技示范戶李長海,利用節能高效節能溫室,采取一系列綜合技術配套措施,種植0.73畝越冬番茄獲得高產高效,共產番茄5164公斤,產值27138元,折畝產量7073.97公斤,畝產值37179.3元,連續多年成為北票市越冬番茄高效高產典型,現將生產經驗總結如下。
無限生長粉果番茄,長勢極強,高產,單果重300克左右,精品果率高,花量大,顏色亮麗,深粉紅色,硬度高,耐運輸,高抗性(抗TY、抗葉霉、耐線蟲),適合越冬春栽培。
清除上茬殘枝敗葉,地面撒施充分腐熟牛糞10立方米、羊糞10立方米、復合肥25公斤、氨鈣鎂10公斤,然后深翻20~25厘米,起壟,壟距1米,高20~22厘米,底寬70厘米,上寬35厘米,呈平滑狀,鋪設膜下微噴,覆蓋地膜,秧苗選擇穴盤無土培育的健苗,2葉1心,于2016年9月7日扎眼定植,株距40厘米,澆透定植水,曬苗3天用移栽靈1瓶+巴巴金1/8袋對15公斤水,灌根1次,每株藥液0.15公斤水,一周后用絡氨銅20毫升對15公斤水灌根1次,防治土傳病害,4天后澆緩苗水,進入正常田間管理。
前期晝夜大放風通風降溫,隨著外界氣溫下降,逐漸關閉前地腳風,改為頂風為主方式,后期溫度白天保持上午26~29℃,下午24~23℃,在冬季嚴寒季節,一般白天室內溫度不超過30℃不放風,中午適當進行通風排濕,為加強防寒保溫,采用一層草簾和一層棉被外加一層塑料薄膜,作溫室覆蓋物。
9月22日更換新棚膜,選擇EVA高保溫日光膜,番茄為喜光作物,為盡量滿足番茄對光照的要求,在后墻部位張掛1.3米寬幅的反光幕,用機械卷簾機放草簾,在溫度允許的前提下盡量早揭晚蓋。進入冬季每天早上采用植物生長補光燈補光4小時,彌補光照不足。
采用配有施肥器的膜下微噴澆水和施肥,在定植后的第5天澆透緩苗水,在第一穗果長有蛋黃大小之前采取十分缺水八分給,一般情況不給水的方法。此期根據番茄的長勢和葉片吐水情況確定是否澆水,如在早晨葉片吐水的情況下不澆水。在第二穗果長到雞蛋黃大小的時候,開始隨水追肥,每隔7天澆一次水,隨水追施平衡型摩尼卡每畝次4公斤,連續4次。進入果實膨大期后隨水高鉀型摩尼卡每畝次4公斤,連續6次。為提高番茄的抗病性和坐果率,用速樂硼1/3袋,對15公斤水葉面噴霧,共10次。流滴鈣1袋對15公斤水葉面噴霧20次,番茄于11月15日隨水沖施美國亞聯生物紅1瓶每畝次,增加肥效,克服連作障礙等問題。進入11月中旬開始補施二氧化碳氣肥每4米掛一個二氧化碳袋,30天后再換一次即可。
采用尼龍繩吊秧,單干整枝,每株留6穗果,在其上部留2片真葉摘心,及時摘除側枝,防止養分消耗,防止傷口過大,用CPM番茄豐收素噴花,每支對1.25公斤水噴花進行保花保果,促進果實膨大,每穗留5~6穗果。
田間每4米張掛黃藍板一張,進行誘殺成蟲。防治晚疫病:抑快凈1000倍液+克露8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烯先嗎啉1袋對15公斤水進行葉面噴霧。細菌性病害:用中生菌素1袋對15公斤水,可殺得3000一袋對15公斤水,農用鏈霉素1袋對水15公斤3個藥劑交替進行葉面噴霧。灰霉病防治:用露娜素10毫升對15公斤水葉面噴霧7~10天1次,共10次。棒孢葉斑病用撲海因1/2袋+世高1袋+中生菌素1袋對15公斤水進行葉面噴霧,10天1次,共6次。為防止美洲斑潛蠅和白粉虱等為害,用聯苯菊酯1瓶對15公斤水葉面噴霧,10天1次,共7次,薊馬防治用艾綠士1瓶對15公斤水葉面噴霧7天1次,共10次。
番茄2017年1月6日采收,3月2日采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