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博
(東遼縣農機局農機技術培訓中心,吉林東遼136600)
檢查整機松動件擰緊規定值;油面檢查:油底殼機、變速箱、液壓、中央傳動和最終傳動及有無漏油;標準加注燃油、冷卻水和電瓶液,注潤滑油脂,通散熱孔;檢查輪胎氣壓和電氣線路;把四驅整機的分動箱操縱手柄放到工作擋位,準備啟動。
空轉磨合,啟動發動機,怠速運轉4~6分鐘,看運轉是否相對穩定,“游車”、三表(機油壓力、水溫、發動機轉數)、三異(響、味、煙)、四漏(油、水、氣、電)等,應立即停車檢修重啟。若怠速運轉正常,將轉速逐漸提高到額定轉速進行空運轉,并再次檢查,異常復查因排障再磨合。
動力輸出軸磨合,中等供油量獨立運轉4~6分鐘,然后與整機同步空運轉4~6分鐘,再檢查異常現象,磨合后把動力輸出軸放在空擋位。
液壓系統磨合,啟動操作分配器調節手柄,通過液壓傳遞,使懸掛機具提升、中立、下降幾次,察看液壓裝置各部分靈活性(頂、卡、滯、吸空、漏、壓力不足等)。然后,加負荷,掛上載荷重塊(根據機型的力矩而確定加載量的多少,如400~600公斤之間),在標定轉速下變動分配器位調節手柄,上升、中立、浮動、下降,10次以上。擋位由低到高,負荷由輕到重。在不加負荷和輕負荷磨合時發動機油門全開。
整機空負荷行駛磨合,發動機轉速控制在1800轉/分鐘左右。觀察各儀表讀數,傳動系的離合器“離”“合”常態、主副變速器換擋靈活性和有無自動脫擋現象、差速鎖“離”“合”常態;制動系的制動效果;轉向系的靈活性;行走系的驅動效果;以及整機的行駛常態。
負荷磨合:負荷磨合從小到大逐漸加負荷,速度由低到高逐擋進行。觀察程序為:從外到內;從低速到高速;從空負荷到輕負荷再到重負荷;從短時間到長時間;從發動機到底盤再到電器;從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油供給系、空氣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起動裝置依次檢查;從傳動系到轉向系、制動系、行走系;從發電機、蓄電池、起動馬達、調節器儀表、照明、信號到局部連線。從液壓分配位調節手柄到液壓油缸、油泵、油箱、油管等局部聯接。從整體到局部;從系統到機構;從總成到零件都要重視觀察,發現故障,及時停轉,查明原因,及時修復。
清洗。清洗潤滑系統,停車后,拆卸油底殼,趁熱放凈機油,取出機油濾網、吸盤、低壓油管,用柴油或油清洗油底殼、機油濾網及機油濾清器等,加入新潤滑油。打開放水開關,放凈冷卻水,再用清水清洗發動機的水箱、濾網、水套等。清洗燃油濾清器、油箱濾網和空氣濾清器。
檢查調整。檢查項目主要有:前輪前束、離合器、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必要時調整。檢查松動件(螺栓、螺母等),擰緊到規定力矩。檢查氣門間隙、供油提前角、噴油嘴,必要時調整。檢查電氣系統工作狀態,主要有發電機、蓄電池、儀表、信號等。
進行潤滑。首先趁熱放油,然后潤滑。放出各處內部機油,清理污物,向各箱內倒進適量柴油或煤油,用2擋和倒擋各行駛2~3分鐘,然后放凈清洗油;若較臟,需清洗2次后,加注新的潤滑油。放出液壓油,清洗液壓系統;倒進新液壓油。各注油嘴加注潤滑脂。
機手需經過安全技能培訓,并考取駕照。
機具在農機監理站注冊、領號牌(正確掛牌)、行駛證(隨機攜帶行駛證);并按規定年檢。
機手:身體狀況健康,衣著等不得有妨礙安全駕駛,熟悉機械常識和安全法規,并檢修好機具。勘察機具和作業場地周圍,非作業人禁入,清障設標。
機具:國家安全機構認證合格的,安全設施全、可靠;發動機運轉正常、底盤的離合器、轉向、制動良好;各聯結件無松動、損壞;配套機具及調整完好;預備消防器材,夜間照明完好。
啟動時,將離合器放到“離”位置、變速器放到空擋位置。啟動后空轉時間少于5分鐘,滿負荷時間少于15分鐘。
電動機啟動,每次連續啟動時間少于5秒,每次間隔2~3分鐘,連續啟動不能超過3次。
禁止不正常方式啟動。如溜坡、進氣管內加汽油、金屬件搭火、明水烤車,緩慢加熱水預熱要少而慢。
主機啟動后要低速運轉3~5分鐘,觀察各儀表讀數和有無漏水、漏油、漏氣、漏電,傾聽有無異常聲音。
發動機啟動需空轉預熱。到水溫和油溫達標、運轉正常再起步漸增負荷。
起步緩慢結合離合器,逐漸加大油門。手拖起步時,不準在松放離合器手柄的同時,分離一側轉向手柄。
拖拉機和農具上除規定座位外,嚴禁乘人,且駕駛人和輔助人有聯系信號,觀察周圍,非作業人員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