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海
天津市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癥科,天津 300143
腓骨遠端不穩定骨折主要指踝關節骨折,踝關節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科疾病,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踝部腫脹,按壓有疼痛感,伴有骨擦音等。暴力可直接或間接導致踝部骨折,由于暴力方向和大小的不同,造成的骨折類型也不同。國際采用3種分類方法分類(Lange-Hansen分類法、Davis-Weber分類法、AO 分類法),Davis-Weber分類法根據骨折位置分為3類,A型:下脛腓聯合水平以下損傷;B型:經下脛腓聯合腓骨骨折;C型:下脛腓聯合以上損傷[1]。而踝關節支撐人體活動,行走,踝關節骨折后給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來嚴重不變,臨床醫學采用的手術方法有腓骨固定法、脛骨片滑動移植法等,但是臨床效果并不理想,該次于2016年8月—2017年5月分析腓骨鉤狀鋼板治療腓骨遠端不穩定骨折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在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腓骨骨折患者,按隨機數字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6:14,年齡最小21歲,年齡最大69歲,平均年齡(37.2±5.2)歲。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7:13,年齡最小23歲,年齡最大71歲,平均年齡(38.4±5.1)歲。兩組患者進X線片檢查,其中外踝骨折19例,雙踝骨折16例,三踝骨折14例,其他11例。排除身體臟器功能不全和嚴重殘疾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術前進項常規心肺功能檢查,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消腫,并用石膏為患者進行固定。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固定法,首先患者取仰臥位,進行麻醉消毒等常規處理后,在小腿外側縱行切入,進行骨折復位,復位滿意后采用常規鎖定鋼板內固定 。觀察組首先患者取仰臥位,進行麻醉消毒。在小腿外側縱行切入,逐層分離皮下組織后進行常規復位,針對患者的骨折類型不同選擇合適的鋼板進行固定,用鋼板遠端的尖鉤,鉤入骨質。鉤進腓骨遠端后用螺釘進行固定處理。滑動孔螺釘固定后,在固定遠端螺釘,最后固定近端螺釘。過程中要以復位腓骨保持外踝軸線為基礎進行固定。
采用Mazure踝關節評分分級系統為患者進行評分,共12項,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恢復情況越好。具體評判標準如下,優:高于90分,患者可自行活動,踝關節基本正常;良:87~90分,患者活動時踝關節輕微疼痛;可:65~86分,患者活動時踝關節疼痛;差:低于65分,患者不能活動[2]。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恢復時間以及手術時出血量。
該次研究中所有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進行骨折復位后,觀察組患者的優良率為8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優良率(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Mazure踝關節評分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和平均出血量均小于對照組患者,見表2。記錄兩組患者的骨折痊愈時間,觀察組患者康復時間為(11.4±0.5)周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的康復時間(14.5±2.8)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對比(±s)
組別手術時間(h)手術出血量(mL)骨折康復時間(周)對照組(n=30)觀察組(n=30)P 1.9±0.7 1.0±0.3<0.05 41.3±5.1 12.4±4.2<0.05 14.5±2.8 11.4±0.5<0.05
踝關節是人體重要的關節,支撐人體的日常活動。踝關節包括脛骨、腓骨下端的關節面和距骨滑車,而腓骨遠端不穩定骨折就是指踝關節骨折,人在行走時,滑車關節前部進入關節窩,此時踝關節穩定。在走下坡路時,滑車關節后部進入關節窩,踝關節不穩定發生扭傷。臨床表現主要為局部疼痛或者腫脹,經X線片檢查踝關節急性等。在進行檢查時應注意,切勿漏診,如腓骨肌腱、距骨骨軟骨損傷以及神經血管等有無損傷。臨床針對沒有位移的骨折,采用石膏固定治療。而對于有位移的骨質,根據骨折部位不同采用不同固定方法,外踝一般采用鋼板、螺釘進行固定治療,內踝一般采用張力帶鋼絲、螺釘進行固定治療[3]。而腓骨遠端不穩定骨折還需對脛腓骨進行固定,該次研究分析腓骨鉤狀鋼板治療。
相關研究表明,腓骨的長度以及腓骨遠端的旋轉情況,是保證脛腓關節正常活動的支撐[3]。而腓骨鉤狀鋼板能夠有效保證長度,并且維持穩定。在旋轉角度方面也可維持并且支撐外踝。采用腓骨鉤狀鋼板對患者進行固定治療能夠提供較為穩定的支撐力,并且可以使患者早日進行康復訓練,在腓骨遠端的骨折塊上可使用螺釘進行固定,可承受較大壓力并提供有效的把持力。兩組患者進行骨折復位后,觀察組患者的優良率為8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優良率(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和平均出血量均小于對照組患者。記錄兩組患者的骨折痊愈時間,觀察組患者康復時間為(11.4±0.5)周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的康復時間(14.5±2.8)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采用腓骨鉤狀鋼板進行固定的患者恢復時間快,且手術時間較短。
綜上所述,針對腓骨遠端不穩定骨折的患者,采用腓骨鉤狀鋼板進行固定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大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