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創龍
慶陽市西峰區彭原衛生院中醫科,甘肅慶陽 745000
胃脘痛即胃痛,主要癥狀是上腹部與心窩相近處有疼痛出現,并伴有脹滿、反酸、噯氣等癥狀。在中醫學中,胃脘痛又名心下痛,認為此病的發生與脾胃虛寒、肝氣侵犯、氣滯血瘀等有關,依據不同引發原因,胃脘痛被分為多個證型,脾胃虛寒型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約占40.0%[1]。近年來,對脾胃虛寒這一證型的胃脘痛展開治療時,該院對參附黃蒲湯進行了應用,為對效果進行進一步探討,該次研究分77例患者為2組,分別以奧美拉唑、參附黃蒲湯展開治療,現對照分析2組治療過程與結果,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共納入77例患者為對象,均為胃脘痛(脾胃虛寒型)出現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依據治療用藥,分組如下:中醫組(41例),男 19例(46.34%),女 22例(53.66%),年齡24~75 歲,均值(49.6±7.8)歲,6 個月~8 年的病程,均值(4.3±2.7)年;西醫組(36 例),男女各半,年齡 25~75歲,均值(49.7±7.6)歲,6 個月~9 年的病程,均值(4.6±2.6)年。77例患者胃脘痛均經中醫、西醫相關臨床檢查明確確診,中醫辨證分型為脾胃虛寒型,已將有其他嚴重疾病合并、過敏體質、妊娠與哺乳期女性等患者排除,客觀對比2組上述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比較。
中醫組以參附黃蒲湯展開治療:黨參30 g,制附子 15 g(先煎),蒲公英 30 g,炒香附、陳皮、木香、炒大黃、甘草各10 g,炒白術、炒山藥、延胡索、烏賊骨、炒神曲各15 g。以500 mL的清水進行煎煮,取汁400 mL,早晚分別進行1次溫服,1劑/d,持續4周。西醫組以奧美拉唑展開治療:口服,20 mg/次,2次/d,持續4周。
①分別于治療前后對癥候積分進行評價:癥狀主要有胃脘疼痛、舌脈異常、腹部脹滿、噯氣、納差幾個,無記0分,輕度記1分,中度記2分,重度記3分[2]。②依據癥候積分、胃鏡檢查情況判定療效:全部癥狀、潰瘍消失,癥候積分有95.0%以上的減少為治愈;潰瘍、癥狀有明顯減少,癥候積分有70.0%以上的下降為顯效;癥狀、潰瘍面相較于治療前有所改善,癥候積分有30.0%以上的下降為有效;癥狀、潰瘍未見明顯改善,癥候積分下降在30.0%以下或病情加重為無效。通過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來計算總滿意度。③統計藥物不良反應。
研究數據處理通過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中醫組癥候積分是(8.34±2.17)分,西醫組是(8.33±2.16)分;治療后,中醫組、西醫組癥候積分分別是(3.10±1.02)分、(5.52±1.37)分。2 組治療前癥候積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癥候積分均有下降,中醫組顯著較低(P<0.05)。
中醫組總有效率是95.12%,西醫組是75.00%,組間對照,顯著中醫組較高(P<0.05),見表 1。

表1 2組療效對比[n(%)]
中醫組僅1例出現腹瀉,不良反應占2.44%(1/41),西醫組惡心嘔吐出現3例,腹瀉出現2例,頭暈出現2例,頭痛出現1例,不良反應占22.22%(8/36)。兩組不良反應對比,中醫組顯著較少(P<0.05)。
胃脘痛屬于內科臨床常見病的一種,現代醫學中的慢性胃炎、胃潰瘍等均在此病范疇內。對于此病,現階段臨床上大多以藥物展開治療,所用西藥種類較多,雖可在短時間內對患者癥狀進行控制與改善,但治愈難以實現,患者病情時有反復。在中醫理論中,此病的發生由寒邪內侵、飲食所傷、情志不調等導致,主要病機是氣機不利、胃失濡養等,病變雖在胃部,但發病還受脾、肝、膽等影響[3]。對此病展開治療時,中醫臨床上往往會先進行辨證分型,脾胃虛寒是胃脘痛常見的一種證型,脾胃虛寒的引發原因主要是寒邪、氣滯、熱郁、濕阻、胃陰虧虛等,治療需從溫胃健脾方面入手[4]。對此,該院以參附黃蒲湯對脾胃虛寒型的胃脘痛患者展開治療,方子由多味中藥組成,黨參、炒山藥、陳皮等可健脾益氣,可使患者脾胃得到有效調理。延胡索可化瘀止痛,炒大黃可活血、行氣,蒲公英可解毒散癤,此三藥合用,在實現鎮痛、活血效果的同時,可對潰瘍面的愈合進行促進。烏賊骨可止痛抑酸,甘草可實現和中補虛的效果。全方可實現良好的理氣止痛、溫中和胃、理氣健脾功效,可使患者癥狀從根本上得到改善,使復發減少。
該次研究,2組患者分別以西藥奧美拉唑、中藥參附黃蒲湯展開治療,結果顯示,中醫組治療后癥候積分顯著較西醫組低,中醫實現了95.12%的總有效率,相較于西醫組的75.00%明顯較高(P<0.05)。可見,對于脾胃虛寒這一證型胃脘痛的治療,相較于西藥,參附黃蒲湯療效更為優越。此外,中醫組僅2.44%出現不良反應,與西醫組的22.22%對比顯著較低(P<0.05)。可見,相較于西藥,中藥的藥物不良反應更小,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對于脾胃虛寒這一證型的胃脘痛,臨床上可積極以參附黃蒲湯展開治療,以促進優越療效的實現,使患者癥狀從根本上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