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海燕,李 偉,張 蘭
(1.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汽筑工程系,甘肅蘭州730070;2.重慶交通大學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重慶400074;3.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技術開發中心,重慶401122)
動力型閥控電池使用廣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電池早期的容量損失會導致循環中容量下降,板柵會因嚴重腐蝕而斷裂以及活性物質軟化脫落等[1]。目前還難以找到性能更好的合金代替鉛鈣合金。本文對Pb-Ca-Sn-Al四元合金的金相組織結構進行研究,在某特定電解液濃度下,用恒電流對合金樣品進行電解腐蝕實驗,并檢驗腐蝕后的樣品金相,發現該合金的腐蝕主要是沿晶界腐蝕,并且腐蝕過程會伴隨晶粒析出。
選取四塊鉛基合金,控制其Sn、Ca的含量不同并且對其編號,將它們制成直徑10 mm高度20 mm的試樣。用金相磨拋機磨制式樣,采用800 r/min左右的轉速,先用300#、600#金相砂紙進行粗磨,再用1500#、2000#砂紙細磨,用水作為潤滑劑和冷卻液,避免試樣因受熱而發生組織結構變化和晶界的滑移。
磨制完試樣,利用高分子合成織物對試樣拋光。因鉛基合金具有硬度較低的特點,因此在拋光時避免使用拋光劑,防止合金組織中夾雜拋光劑的顆粒,進而影響實際金相組織的真實顯示。拋光完成之后對合金進行二次沖洗,并用雙氧水和分析純醋酸(體積比3∶1)混合的溶液進行揩擦刻蝕,然后用無水乙醇對其進行浸泡清洗,最后用電吹風吹干,用型號為Leica DM ILM的倒置式偏光金相顯微鏡觀察其組織結構[2]。圖1所示為含有不同含量的Sn、Ga的鉛鈣四元合金金相組織結構,其中r值表示Sn、Ca所占質量分數之比。從鉛鍋中取兩個試樣,一個試樣用水快速冷卻,另一個試樣在室溫下慢慢冷卻,然后對樣品做金相檢驗,驗證不同狀態下合金的金相組織結構變化。實驗結果如圖2和圖3所示。

圖1 不同成分含量的鉛鈣四元合金金相組織結構

圖2 快速冷卻的金相組織

圖3 鉛鍋取樣室溫慢慢冷卻的金相組織
從圖1~圖3可以觀察到,間斷的沉積反應導致合金的金相組織結構呈現出不規則的晶界(鋸齒狀或迷宮狀),合金晶粒的大小與結構都與合金中Ca、Sn的含量、冷卻的速度以及合金的工作方式有關。當合金中鈣的含量高、冷卻速度快時,會使粗晶粒產生。當r值升高時,合金晶粒也會變大。通過能譜分析可以發現,圖1中的試樣1有Pb3Ca析出,析出相中有Ca、Al、Sn元素的富集。因為鈣屬于比較活潑的金屬,在330℃的溫度下鈣在鉛中的溶解度為0.1%,而當溫度降低時,鈣的溶解度也隨之下降,當溫度達到室溫時,溶解度會降為0.01%。包晶轉變在此反應過程中發生,產生了晶界向過飽和固溶體內移動,Pb3Ca沉積斷續地以片狀粒子的形式析出。由于Pb3Ca金屬間化合物的存在容易形成堿性環境[3],從而使活性物質界面和板柵鈍化加速,會導致電池的循環性能較差,因此要控制合金中鈣的質量分數在0.1%以下。實驗還發現:錫在合金中的質量分數與鈣在合金中的質量分數之比r會影響鉛鈣錫合金的性能,當r<9時,合金的晶粒較小,抗腐蝕性能較弱;當r>9時,合金的晶粒較大,耐腐蝕性能較強[4]。

圖4 試樣的形狀及尺寸示意圖
將合金樣品2和樣品3熔化,并用模具將它們澆鑄成T型試樣,尺寸和形狀如圖4所示。室溫下,在密度為1.35 g/cm3的硫酸電解液中放入T型試樣,以40 mA電流對其進行電解腐蝕,持續21天。然后將試樣表面的腐蝕層刷掉,檢驗試樣橫截面的金相組織。
圖5和圖6是鉛鈣合金腐蝕實驗樣品橫截面金相組織的圖片。Pb-Ca-Sn-Al四元合金的微觀腐蝕呈現鋸齒狀,屬于沿晶間腐蝕并伴有晶粒的均勻腐蝕。沿金屬材料晶粒界面發生的腐蝕為晶間腐蝕,雜質在晶界上偏聚或合金元素的富集與貧化造成了晶間腐蝕。晶間腐蝕對金屬材料的危害很大,它會導致金屬材料沿晶界分離,失去強度。通過能譜分析對晶界進行分析,發現金屬元素Ca、Al富集在晶界內部。

圖5 腐蝕后2#試樣金相組織

圖6 腐蝕后4#試樣金相組織
目前使用循環及固定用途的閥控式鉛蓄電池正極板柵合金,主要是選取鉛鈣合金為主,含Ga量較低,含Sn量和含Ag量低的合金。因為在循環使用過程中,這些合金的抗腐蝕能力較強,力學性能較好,也能達到較高的蠕變極限或抗板柵伸長,能夠產生極強的導電性,對深放電電池的再充電性能好,并且自放電速度低。總之,在配置和使用Pb-Ca-Sn-Al四元合金時,Ca和Sn的含量控制十分重要,應該精確控制其含量并且加強管理制程工藝。
[1]張賓,郭連兌,李宏義,等.電動汽車用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PNGV模型分析[J].電源技術,2009(5):417-421.
[2]李萬千,唐有根,宋永江,等.添加鈰對鉛鈣合金在硫酸溶液中電化學性能的影響[J].化學學報,2008,66(16):1857-1862.
[3]黃建靈,邱樹君,褚海亮,等.電解質的改性對稀土合金電化學性能的影響[J].電源技術,2016(4):219-222.
[4]王德全,陳吉海,張建勇,等.Pb-Ca-Sn-Al正極合金貯存期間腐蝕機理的試驗[J].蓄電池,2012,49(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