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馳
[摘要]本文根據沉浸式影視的特點,分析了沉浸式影視鏡頭表達、空間性展現、合成節奏。闡述了沉浸式影視顛覆性的藝術語言表達方法,為創新性的VR電影制作提供一個符合VR的新視角。VR技術的產生可以說為時代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如何迎合技術的發展改進電影的表達方法,是如今主要研究的問題。本文主要研究了沉浸式電影制作時的拍攝手法、剪輯方式、鏡頭角度的變化,討論了沉浸式電影如何運用立體的視覺特效表達全新的藝術語言。
[關鍵詞]沉浸式;影視;VR
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迅速發展,以虛擬現實場景、增強現實感受為主的沉浸式影視創作成為趨勢。影視作品從給觀眾講述故事轉變為引導觀眾進入影視虛擬世界參與故事,這個巨大的變化導致以往的電影語言、電影技巧都被顛覆。本文對VR電影的劇情構建、拍攝手法、鏡頭表達等進行探析,講述了新技術對電影語言帶來的創新性改變,為VR電影的制作提供一個理論性的新視角。
一、沉浸式電影劇情的空間構建
沉浸的本質是建設虛擬的空間場景,使觀眾融入在空間中。當觀眾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空間場景中時,就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臨場感導致電影劇情構建發生變化,跳脫的劇情設定或讓觀眾產生“出戲”的感覺,或給觀眾帶來驚喜與融入。在《盜夢空間》中,艾蓮涅正身處夢境時,突然周邊瞬間爆裂,可是人們似乎什么也沒有感受到。在這場戲中,“跳脫”的劇情構建,非但沒有讓觀眾“出戲”,反而讓觀眾產生刺激感,帶給觀眾超越現實的時空體驗。
沉浸式電影構建的劇情最主要是給觀眾構建時空感,劇情中恰到好處的“跳脫”方式,反倒會讓觀眾融入其中,提高影片的真實感。
如上所述,沉浸式電影劇情設定時,需要充分考慮觀眾的興奮點、視覺和情緒需要緩沖的時間點,以及觀眾處在不同的場景中所需要的視覺感受,最主要的是需要把握控制劇情的“跳脫”,在恰當的時間呈現給觀眾最愉悅的立體畫面空間,使觀眾沉浸于電影的世界中,沉浸在電影所帶來的真實而美妙的體驗中。
二、沉浸式電影鏡頭的表達
與傳統電影攝影主要依靠后期剪輯表達電影語言不同,沉浸式的拍攝手法是情景完整性再現。在沉浸式電影中,拍攝畫面的景別鏡頭會給影片營造空間感,是表達敘事功能的一個重要手段。《精神病患者》片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鏡頭,鏡頭從一棟居民樓推向其中的一扇窗戶,窗戶越來越大,最后充滿整個畫面,畫面一片漆黑。接著,攝影機帶著觀眾穿過窗戶進入房間,然后從黑暗的地方搖到躺在床上的女人,影片用一個連續不斷、逐步推進的運動鏡頭,給觀眾帶來臨場刺激感,帶來暗示。
取景、構圖、景深,這些在沉浸式電影里全都打破。拍攝視角的近、中、遠,拍攝鏡頭所構建的畫面距離感,能夠有效強調畫面造型,正是這種距離感讓我們體驗到了超乎人類感知的夢幻時空。
三、沉浸式電影的剪輯方式
電影的合成是電影藝術語言的總結,沉浸式電影也是這樣。但沉浸式電影并沒有合成的主要定位,影片效果主要以展現真實為主,如何展現原汁原味的事實是關鍵。在沉浸式電影里,剪輯不能太多次、太過刻意,不然會破壞觀眾好不容易形成的沉浸式體驗,在全球首部恐怖虛擬現實短片《11:57》中,影像以每一個場景為單位,場景之間要真實,攝制組采用了閃光,在最大程度上帶給觀眾恐怖的感受,營造恐怖氣氛。
虛擬現實電影需要弱化剪輯存在的痕跡,盡可能呈現真實,如何做到這一點,是需要我們多加思考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影視作品從給觀眾講述故事轉變為引導觀眾進入影視虛擬世界參與故事。這個巨大的變化給影視作品制作人帶來了一些顛覆性的影響。沉浸式電影通過模擬臨場感,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心理暗示,在某種程度上引導觀眾的行為。在這個過程中,觀眾具有多重身份,既是欣賞者又是整個過程的直接參與者,同時又是作品中的一部分,因為此時完整的作品離不開觀眾不斷移動的視線,觀眾的身份隨媒介構成的變化而變化,使其在虛擬和現實這兩個世界里自由穿行。虛擬現實技術正在為電影提供更多可能性,在不久的將來,沉浸式電影必然會引發業界的革命,電影藝術和電影語言也將發生深刻變化。endprint